未来十年投什么?《我不是药神》给了答案

未来十年投什么?《我不是药神》给了答案
2018年07月27日 16:12 鸣金网

作者:张生

药神少有,穷病难医?

“癌症”、“高价药”、“仿制药”、“看病难”,一直以来都是这个社会沉重的话题。近来,借由一部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下至黎民百姓,上至政府高层,引发了公众关于医患关系、医疗制度、药物研发等深层次问题的议论和思考。

片中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更是振聋发聩,令无数人深思。

天价药的背后,终于道出实情

在疾病面前,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

影片上映之后,一时之间,观众出现近乎一边倒式的批判,“印度最低能只卖200,你凭什么卖几万块!”、“天价药不管人的死活,这钱挣的能安心吗?”,矛头直指药品生产商,似乎他们就是只为了挣钱的嗜血恶魔。

好的仍然有部分媒体道出了实情,为这些药企的“委屈”说出了公道话。

对此医药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抗癌靶向药之所以要卖几万块,那是因为你能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了,而第一颗药的价格是数十亿美金。”

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依据福布斯发布的(1997年-2011年世界著名医疗公司)新药研发成本情况,每种新药的平均研发费用最低也在37亿美元,格列卫的研发成本在40亿美元,相对来说算很低了。同时每一款新药平均研发耗时10年以上,诺华对格列卫的研制始于1988年,期间耗时13年,2001年5月才在美国上市,其成本可想而知。

可 以说,每一款新药面世的背后,都经历过科学界和制药公司耗费难以估量的人力财力和漫长的时间成本。巨额的研发成本分摊下来,价格昂贵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否 则如果制药公司在专利保护期里收不回成本,哪里来的资金和动力,进行更多药物的研发?而不用投入研发的仿制药公司去哪里仿制新药?最终无药可吃的患者何去 何从?

药神只是“引子”, 未来正变得更好

“为了买药续命,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可不吃药,就只能等死”说出了大多数患病家庭的心声。为了避免这种悲剧不再发生,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

2018年5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所有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将原先17%的增值税减按3%征收。

从2017年2月至今,已有19个省市将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纳入医保,报销比例达80%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相较于降税对药价降低杯水车薪般的影响,2015年就已开始的药品价格国家谈判制度,在2017年取得重大突破,44种拟谈判药品最终有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平均降幅44%,最高降幅达70%。

国家在不断降低药价的同时,对制药企业研发新药给与大力扶持。

2017年10月,国家开展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创制度试点,对因临床试验和审评审批延误上市的时间,给予适当专利期限的补偿;今年4月,国家明确对创新化学药设置最高6年的数据保护期,保护期内不批准同品种上市。国家同时批示有关部门,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

说到药神,程勇当然不是,他被舆论形象的称为“药引子”,只有国家对百姓的保障体系才是。展望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管控、扶持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完善,一大批生物制药公司将受益于新的医药利好政策加持,医药行业的黄金发展将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穷病”刷屏,未来十年如何预防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无数人的心被这句话扎痛,我们除了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外,剩下的只有多努力赚钱了。因为你能保证你脑袋硬,短期之内不生病,你能保证兜里的钱一直够用?

一部《药神》,被视为推动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一剂良药,高层下达特别批示,顶层设计密集出台,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政策利好频出,有关部门加速落实,医药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已成共识。

问题是明知道医药行业会爆发,你不投资,别人也会去投资,这钱为什么不赚?

从投资角度而言,在当前不济的宏观经济及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确定性”与“安全性”是市场今后一段时间的两大主题,而医药板块恰恰具备明显优势:

确定性——医药拥有消费板块中数量最多的持续增长型公司;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医药是整个消费板块中的“压舱石”。

安全性——绝大部分医药子行业拥有良好的可持续现金流,可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是理想的避风港。

而涵盖药品、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医疗模式等版块的创新医药领域则是医药行业未来的投资主线。

一方面在于供给加速: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本质和灵魂,人类尚有诸多疑难杂症,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找到治病良方。近年来顶层设计密集出台,鼓励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比如豪森此次通过评审的伊马替尼,即将面临巨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在于支付加强:创新药虽贵,但不是全由患者承担;“医保+商保”成为我国未来医疗保障的确定性模式。

总之,创新药企业肩负战胜人类疾病的重任,顶层设计从供给端和支付端打开创新药发展瓶颈,优秀的创新药公司必将在业已开启的医药投资“黄金十年”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什么是它,可以成为治穷的 “药引子”

世上没有药神,却有治病的“药引子”。

截止今年上半年,在大盘持续走弱、迭创新低的形势下,汇添富旗下医疗服务、全球医疗保健两个医药基金逆势大幅上涨,年内涨幅更是高居同类基金榜首,在医药投资方面可说是不可多得的药引。

作为从事医药投资时间最长的基金公司,汇添富可谓其中翘楚。凭借前瞻性的布局和专业化的长期投入,汇添富目前掌管3只主动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基金规模和产品数量均居行业第一。规模总计150.23亿元,占公募基金主动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总规模的31%。

值得一提的是,2018上半年医药板块涨幅前20名的股票中,有7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均有汇添富的身影。汇添富医疗服务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最近1年平均涨幅达80%,更有3只股票涨幅超100%。

汇添富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实力雄厚的医药研究团队支持,核心成员拥有平均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多名成员都是医药科班出身,同时也离不开医药投资专家郑磊、刘江两位基金经理的强强联合、共同管理。郑磊具有15年医药相关研究投资经验,复旦大学医学硕士,长期深耕医药行业,曾管理的2只医药基金过去2年业绩均排名同类前2名。刘江对国内、国外医疗投资均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管理的汇添富医疗服务、全球医疗保健今年以来涨幅均位居同类第1。

世间本没有巧合,一切偶然都是必然。

正如《我不是药神》上映的当天,江苏豪森生产的伊马替尼成为首个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的“格列卫”药品。

也正如你刚好发现,这里有一份关于未来十年如此清晰赚钱的“药引子”摆在眼前——汇添富创新医药主题混合基金,7月30日起,盛大首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