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13年华为终端CEO履历 究竟给华为带来了什么?

余承东13年华为终端CEO履历 究竟给华为带来了什么?
2024年05月17日 16:35 趣写观点

相比于雷军、黄章等科技界传奇人物,余承东可谓是后起之秀,虽说他并不是华为的创始人,但在大多数公众面前,他在一定程度也代表着华为。从2011年开始,他就已经是华为手机、IoT设备、汽车等等业务的掌舵者,华为这些业务能取得如今的成功,余承东也绝对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不过5月初的“一纸调令”,让余承东从过去的终端BG CEO升职成了董事长,CEO则是由以前的首席运营官何刚接替。这也引发了众人的讨论,有人认为,余总这是升职了,以后肯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也有人认为,这是余承东想要退居二线的信号。我们并不打算分析余总到底要去哪里,而想盘盘余总在位近13年,华为的终端BG业务和鸿蒙智行有什么变化,未来又会何去何从。

从手机到汽车,余承东带领华为一步步变强

其实相比于如今来说,余承东在过去明显在互联网上声音要大得多,除了会日常与友商高管在微博上高强度“互动”,特别是隔壁小米的雷总,当年两家隔空喊话,相信很多人都还是记忆犹新。除此之外,他有时候还说出一些语出惊人的话,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这让余总被人送外号“余大嘴”。

可如今我们回头来看,余总说的这些话,还真不是吹牛,三年超苹果,华为真的做到了,如果不是因为制裁的原因,超三星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他的外号从“余大嘴”变成了“余诚实”,而他本人的口头禅“遥遥领先”,也逐渐被广大网友和用户所熟悉,甚至一度成为了华为品牌的民间slogan。这句Slogan出现在手机发布会上的频率更多一些,鸿蒙智选车上更多的是“领先一代”。

近些年来,余承东的业务重心也从过去的手机,逐渐转向了汽车,你别看华为目前汽车业务搞得如火如荼,但余承东在刚刚接手华为汽车业务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都不为过。

在最开始的时候,华为并不是走的如今智选车模式,而是走的HI模式,也就是给其他车企提供智驾软硬件,最开始的时候,华为找到了北汽、广汽和长安进行合作,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和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结果一整年的时间,这台车都没有卖到过上万台,甚至和华为合作的HI版还要加钱近十万,那更是销量惨淡。

华为和长安的合作也算是声势浩大,还拉来了宁德时代,三方共同创立了阿维塔品牌,但从结果来看,也绝对是对不起之前那强大的宣发阵容,好在后续随着华为汽车业务的起势。才带动了一部分阿维塔的销量。

至于最后一家合作的广汽,本来两家一起搞的埃安AH8项目,都快正式投产了,结果广汽中途退出了,准备自己单干,所以华为和广汽的合作计划算是基本破产。

所以在这个时候,余承东被调过来负责汽车业务,算是临危受命了。余承东刚来的时候,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看好的,毕竟此前掌管华为汽车业务的,可是华为的首席架构设计师苏箐,这可是妥妥的技术大牛,余承东一个对技术并不是那么精通的人,来掌管技术创新优先的汽车部门,怎么看都不合适。

接手汽车业务后,遥遥领先不只是口号

正所谓技术或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余承东在就任汽车业务CEO之后,直接改变了打法,主导了除HI模式外的另一模式,那就是我们如今熟悉的智选车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华为的技术与车企一起研发产品,并且借助华为庞大的销售渠道进行售卖,而这个模式第一个吸引过来的车企,就是赛力斯。

毫不夸张的说,华为赋予了赛力斯二次生命,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全品牌月销不足1000台,已经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所以与华为的合作也有赌的成分,只是赛力斯这次算是赌对了。

两家公司共同创立的子品牌问界,推出的首款汽车产品M5,可谓一炮而红,仅仅87天就突破一万台,后续的M7和M9的销量更是夸张,特别是均价50万的问界M9,上市不到半年大定就突破8万台,硬是从过去传统豪华品牌BBA手里,啃下一大块肉。

如今但凡有问界的新车上市,市场上都会掀起相当高的关注度,可以说如果不是余承东那一声声的遥遥领先,那恐怕也不会问界的今天,只是随着余承东的卸任,他还会再公众面前亮相几次,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不管余承东卸不卸任,华为肯定都要在汽车业务上加码,毕竟华为不想造车,只想做新时代的博世,所以不太可能止于赛力斯这一个合作伙伴,未来智选车这个模式能否在其他车企身上跑通,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余承东是否会再次出现在手机、汽车的发布会上,我们或许会在接下来新问界M7的发布会上一见分晓,但从职位变化来看,余承东并未远离“中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