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政策正式“松绑”一年,上市公司究竟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本来,这不是个有太多争议的问题,毕竟事实已经摆在那里,绝大多数公司都已如约回购。看具体数据,沪市91%的公司已完成到期回购承诺,实际回购金额超过560亿元,远超计划下限。不少公司更是“真情实意”地多次回购、大额回购、快速回购。深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但是,时不时有一些声音,从零星个案或片面数据中,解读出“回购落空”“忽悠式回购”等耸动的标题,引起市场波澜。而那些本该被肯定和表扬的“好人”,却成了热搜文章里的“背景板”被视而不见,不免让人感叹。
不知何时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A股市场似乎成为一种习惯。好像正能量就意味着没流量,任性批评却披上了针砭时弊的“外衣”。实际上,“爆雷说”“韭菜论”虽然不时冒头刷刷“存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相和主流就是如此。不仅股份回购,股份增持也有类似的际遇。市场关于增持“变卦”“爽约”的讨论也不绝于耳,实情却是95%的沪市公司股东依约完成了增持计划,合计增持金额超过345亿元。这样看来,“沉默的大多数”里,守信的公司是主流。
其实,那些或许并不时常在“聚光灯”下,但却实实在在深耕主业、负重前行的“大多数”们,才是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完整图景。今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已实现营收26.6万亿元,占同期GDP的约三分之一。近八成公司连续3年扣非后实现盈利,也就是说,八成公司连续3年靠主业挣到了钱。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公司占比也达到八成以上,其经营成色也比较健康。这些公司中,有20年深耕主业、成长为行业巨头的海螺水泥;有连续5年分红比例超过50%的伊利股份、福耀玻璃;有锐意进取,在自己的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的恒瑞医药和汇顶科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有趣的是,三人成虎的故事虽然谁都懂,但每当市场有所波动,有些负面消息还是会“漫天飞舞”,吸引大众的视线、影响市场的判断。还拿回购和增持来说,虽然实际执行情况不错,真正没有按约履行的也是少数。但那些拿着“表面工夫”“忽悠”等字眼来批评的言论却抓人眼球,堂而皇之地在自媒体、朋友圈里流传,被相信、点赞和转发。相关正面报道却寥寥无几,做得好的案例就更是鲜见报端。更让人不解的是,那些已经完成回购或增持,实实在在拿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的“大多数”们,却以一种韬光养晦的默契集体失语。很少积极站出来表态,也没有主动同那些“毁了一锅好汤”的“极少数”们划清界限。仿佛自己只是看客,一切与我无关。
为什么许多好公司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认真分析,可能还是在于好公司没有好价格,公司主动站出来说话的动力不足。成熟市场上,企业经营业绩越好,就越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获得更高的定价。这样,价格就会天然成为引导公司主动发言、挖掘价值的“指挥棒”。毕竟没有哪家公司希望自家的股价永远垫底、无人问津。当前,A股的市场化仍在推进之中,价值中枢还有待进一步确立,大多数公司的股价还没有真正回归到价值本源上。很多优质公司没有获得与其本身质地相匹配的定价。缺乏“好价格”的吸引和约束,“好公司”难免就会气馁,对市场的认可和参与度也会有所下降。
另外,好公司没有得到好待遇,可能也是导致其不太关心市场的重要原因。分类监管已是2019年的一大关键词,但实际效果离好公司的期待可能还有一些距离。在上市公司普遍关注的再融资、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是否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还需要在制度上积极的探索。就好比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评“三好学生”时,还得要跟一帮“坏孩子”PK,无奈中难免有点委屈,获得感自然就少,参与市场建设的积极性也就打了折扣。
如何让好公司不再“沉默”?找到了原因,解决办法也就呼之欲出。核心可能还是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制度的创新,让好公司真正得到好价格、好待遇。当然,好价格和好待遇也不是简单安排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如果那些自我期许为“好公司”的企业只是背着手充当看客,恐怕市场风气也很难得到改变。作为市场建设的中坚力量,上市公司也需要主动站出来,与媒体交流、与投资者沟通,不断通过信息披露传递公司价值。尤其是对一些明显失实的报道,要敢于在聚光灯下讲真话,为自己也为市场发声,辩明是非、弘扬正气。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形成市场参与者共同建设资本市场的良性文化。这也正是证监会今年以来大力推动优化市场生态、凝聚多方合力的题中之义。
这其中,舆论媒体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发言平台。有不少报道深挖细究,揭示出个别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隐患和问题,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但也有些报道为了博眼球、引关注、吸流量,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制造杂音,动辄冠以“数万股东彻夜无眠”“又一个康得新”“爆雷频频”等噱头性的标题,耸人听闻、煽风点火,冲击着市场的承受力。如何保持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是每个媒体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其实,个人也好、媒体也罢,如果在每一次发言的时候,关注的不仅仅是点击率和引流量,也想想如何帮助建设好这个市场,或许我们渐渐习以为常的混淆视听和以偏概全就会越来越少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