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三不烧,烧了子孙福气消”,清明至,3不烧是指啥?

“清明上坟三不烧,烧了子孙福气消”,清明至,3不烧是指啥?
2024年04月04日 11:27 锄禾园农事

清明节临近,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祭祀先人的时刻,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与家族情感的寄托。

记得小时候,锄禾君最不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这清明节了。毕竟所有的节日都和喜庆、团圆、欢聚相关。唯有清明节,是一个纪念死亡,让人悲伤的日子。直至到现在,锄禾君也没改变自己骨子里那不愿面对死亡,更不会面对死亡的“毛病”。记得曾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出现过如下这般的语句“有婴儿出生,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长命百岁,主人家一定会欢天喜地;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会死,则肯定会被暴打出门。”

但和春节一样,清明,让不论是在远方奔波的人,还是在附近县城打拼的人,都会抛开一切阻挠,只为了去故乡看一眼亲人的名字,亲人们的埋骨之处,而能做的,除了添一捧土之外,其实只剩下了无限的记忆。

人,总会长大,长大后,总会衰老。但有一种血脉和亲情,是割不断,舍不去的。这可能就是清明的意义吧。那些曾经进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们,不管是不是身材伟岸,不管是不是太过于平凡,都曾经爱过你,陪伴过你。而当他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想念他们的时候,能做的也仅仅只有一捧土而已。

祭祖时候,按照农村的习俗,有着“清明上坟三不烧”的说法,有农村老农这么说“清明上坟三不烧,烧了子孙福气散”。这“三不烧”指的是什么?为啥“烧了福气散”呢?

首先,在清明上坟时候,不烧衣物。

在古代,衣物被视为逝者在世时的日常穿着,是家人对逝者深情的寄托。因此,焚烧衣物被认为是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可能会影响到家族的凝聚力和子孙的福祉。现代人不再焚烧衣物,是因为在葬礼时已随葬衣物,留存在家人心中的记忆和情感。在更多现代人的感情世界中,衣物更是逝去亲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为数不多的留存之物,若再“送”去,思之无物。

其次,清明上坟不烧清明伞。

清明伞,并非是一种真伞,而是用纸做成的对逝者表示深情祈愿的礼物。代表着对逝者的深情祈愿:在清明时节,雨水滋润大地,家人们赠予清明伞于祖先,远离风雨侵袭,风雨来时,有伞庇护,为子孙带来福祉。

最后,就是不烧不烧重复纸钱。

农村俗语说:“一坟不烧二纸”。在清明祭祀时,同一坟墓不可重复焚烧纸钱,这是为了尊重逝者,也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团结和和睦。在古代,多次焚烧纸钱,非但不是一种祈愿,而是对逝者的不敬之举。

在这个清明节里,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怀念祖先,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祝愿大家清明节快乐,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