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出“内鬼”!

支付机构出“内鬼”!
2024年05月17日 08:01 支付之家网

前不久,杭州警方侦破了一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

王某是电商平台基础岗位的一名运营人员,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多万元,受贿情节可谓触目惊心。

无独有偶,支付行业的“内鬼”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上个月,一起涉及POS机“切机”的案件被官方披露,也揭开了华智融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苏某某利用职务之便编译生成切机程序疯狂敛财的不法行为。

前几日,又一起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鬼”被曝光。

四川省公安厅对外发布近年来侦破的10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其一是眉山市公安机关破获鲁某某等人特大地下钱庄案。

2021年4月以来,鲁某某、林某等人非法购买大量空壳公司,通过袁某某等“中间人”勾结第三方支付机构工作人员,以购买的空壳公司为主体制作虚假购物网站,向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取支付接口,构建非法资金结算通道,为电信网络诈骗、境内外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提供洗钱和非法支付结算业务,并按照资金流水比例收取费用,涉及开设的虚假商户1059个,涉案资金流水220亿余元。

2023年8月,鲁某某、林某等14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至6年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

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通过扫码方式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进行网络消费,但如果这面网络消费资金“防火墙”“失守”,你的资金将面临极大风险。

数年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鬼”事件也曾登上了央视荧屏。

彼时,江苏警方破获了一起第三方支付平台与诈骗团伙相勾结的案件。警方介绍,这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内鬼”,已不限于提供接口的经理和业务员,就连处理客户投诉的客服部门、保证资金安全的风险控制部门,也有人参与其中

在接到投诉电话后,客服不会帮受害人冻结这笔钱,反而会打电话给相勾结的其他的工作人员,并告知受害人已经来投诉,赶快把钱转给犯罪嫌疑人。

据多名嫌疑人交代,如果某个接口投诉太多,目标过于明显,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会建议诈骗团伙废弃这个接口,重新再买一个接口,继续从事网络诈骗的非法勾当。而在接口被封之前,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还会提前通知诈骗团伙,将接口中的资金全部提现。

警方在侦破过程中发现,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追求一些业务量,因为平台靠业务量的提成来增加它们的收入,所以业务员利用这种管理上的不足跟犯罪分子相勾结。

为诈骗团伙大开方便之门,第三方支付平台工作人员得到的好处也不少。

警方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将严厉惩处与打击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人员和犯罪分子相互勾结的行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