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言、市场波动,真的假的?

突发传言、市场波动,真的假的?
2024年03月28日 17:29 博闻财经

原创 刘晓博

再次跌破3000点,岌岌可危的A股,今天上午如同服用了兴奋剂一样,出现了一波比较强劲的反弹,最终守住了3000点。

恒生指数的走势就更典型:上午的走势沿着45度角向上。

究其原因,是一篇“小作文”在坊间流传:中国版的QE(量化宽松)要来了,央行可能打破多年来的惯例,将直接购买国债!

央行买国债,就是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这个利好堪称“王炸级”,它真的会来吗?

先来看一下央行和国债的关系。

国债,是一个国家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一般来说发行人是财政部;允不允许央行购买国债,或以什么方式购买,标志着货币的宽松程度。

如果允许央行直接从财政部购买甚至包销国债,则是最宽松的政策。比如美联储就可以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

其次是允许央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但不允许直接从财政部购买。这是次一档的宽松,中国的法律目前允许这样做。

不过,中国央行极少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历史上曾买过几次,至今仍然持有1.52万亿。比如从央行最新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可以看到这些国债。

虽然央行已经有很多年不怎么交易国债,但在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债一直在发挥作用,成为印钞的锚。一般操作方式是,大银行拿着国债到央行抵押,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或逆回购等方式获得资金。

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在列举的工具中第五条就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不过,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还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央行直接包销国债,被认为是“赤字货币化”,会带来严重通胀。

如果央行买国债真的变成现实,也只能先从二级市场上买,而不可能直接从财政部买。

从财政部买,意味着更大力度的宽松,但前提是要修改人民银行法。

在二级市场上买,法律本来就允许,只是过去20多年央行尽量避免这样做。如果突然这样做了,是符合法律的,也会向全社会传递出货币宽松的信号。

大摩认为,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太大。

从今天国债市场表现看,大资金对这个传闻比较淡定,市场里闹得比较厉害的是散户和小机构。

中国会走到“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国债”那一步吗?如果真的做了,会带来哪些影响?

我个人认为,央行常态化在二级市场买国债、卖国债,这是历史的必然。未来,这将成为中国新的印钞方式。

目前央行印钞,主要是三个方式:第一是中期借贷便利,也就是MLF,抵押物是国债、地方债和其他高等级债券;第二是抵押补充贷款,也就是PSL,抵押物也是上述债券;第三是降准,把2014年6月之前通过外汇占款超发的人民币释放出来,这些人民币被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

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1.5%左右,目前降低到了7%左右,未来还有一些降准空间。等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稳住不动。

到那时,央行恐怕会学习美联储,在二级市场上买国债、地方债,或者卖出。

当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不再使用的时候,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有扩表、缩表的实际意义。到那时,央行印钞的时候就会购买国债和地方债,回收货币的时候就可以卖出国债、地方债。

央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国债,可以直接在市场上买,也可以跟大银行做“大单交易”。比如央行想买1000亿国债,但担心直接入场带来市场波动,就前提向大银行预约,由这些大银行悄悄买够一定的量,然后大单卖给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1.52万亿国债,其实就是通过大银行为中介买来的,未来这种方式相信会继续使用。

下图是近年来M2(广义货币)的同比增速,以及社融存量同比增速。

可以看出,无论是标准口径的印钞速度(M2同比增速)还是宽口径印钞速度(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都是持续走低的。

之前我也分析过:改革开放以来,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往往大水漫灌。这有利于经济快速回暖,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比如落后产能、高杠杆率等。

到了这一轮经济周期,国家没有大水漫灌,一直在印钞上比较克制,不搞QE,希望通过“过几年苦日子”,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出清。

在这个背景下,中途突然改变策略、搞QE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但继续在宏观政策上轰油门,以避免经济变冷,这完全是有可能的。事实上,今年1月以来,宏观政策的确有再次轰油门的迹象,比如两倍降准、双倍降息,宣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以目前“股市的弱”和“楼市的冷”,必须要有新的大招出台才能。近日国常会宣布“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是一个信号。

要想在需求端发力,把楼市托起来,只就楼市出台政策肯定是不够的。必须继续大力度降准、降息,把堆在银行体系里的钱逼出来。

长远看,央行改变印钞方式,在市场上常态化交易国债、地方债,这应该是大势所趋。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谈论中国央行的扩表和缩表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