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挂牌后强监管来袭 金融科技边界加速“切割”

银保监会挂牌后强监管来袭 金融科技边界加速“切割”
2018年04月16日 20:47 互金咖

2018-04-16原创互金咖

2018年4月16日至17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挂牌以来的首场行业座谈会在京举行。

据媒体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将参加此次座谈会。会议旨在组织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研究和交流完善公司治理经验,推动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内控管理。

此前,银保监会刚于4月8日正式完成挂牌工作,强监管已频频来袭。4月9日,银保监发布2018年1号文,针对2017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了四项配套制度文件。

就在上述文件下发同日,国务院办公厅亦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这充分说明监管文件已经准备就绪,只是等组建部门挂牌后就会陆续择时发布。

此前,资管新规已经通过深改组审议,或将于近期落地,而新规的配套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类似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政策密集落地的一幕将再现。”当天,有业内专家对互金咖表示。“以金融科技为例,金融科技的边界将加速‘切割’。金融就是金融,科技就是科技,除非拿下了相应的金融牌照,否则,金融科技企业将很难再继续从事金融业务。”

另据互金咖了解,针对持牌机构,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此前表示,证监会鼓励证券期货行业抓住全球金融科技变革的历史机遇,引导行业机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应用的风险防控工作。

证监会已就行业金融科技发展进行了多轮次的调研工作,摸清了行业底数,正在积极制定行业金融科技发展的指导意见。

微观监管强化牌照特许价值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表示,微观监管从严将强化金融牌照的特许价值。在其看来,更严格的微观监管,最终将遏制各种跨界和监管套利的业务,本源业务的特许价值回升。

就金融科技企业而言,真正拥有科技实力、流量资源的企业将凸显价值,其所属的这些资源也将直接用于服务各类具有牌照的正规金融机构。

早在今年2月,中纪委驻央行纪检组组长徐加爱曾表示,当前,金融领域出现一些重大风险隐患,比如金融监管中的“猫鼠一家”、出现大量“无照驾驶”,以及众多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给人民群众带来重大损失。

金融监管的“双支柱+柱础”模式

此前,2018年“两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保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其中,后一句更为重要,它宣告了宏观审慎政策权限基本上已划入人行,双支柱更加清晰完备,并且对微观审慎监管也有参与。

银保监会、证监会则专职微观监管职能,包括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以及消费者保护等行为监管的内容。

而宏观与微观之间,以及“一行两会”与其他有关部门间的协调则由金稳委负责,共同构成“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系。至此,酝酿已久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告一段落。

董德志认为,微观层面,由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具体的监管措施落实,这是双支柱的柱础。而宏观、微观之间由金稳委等机构实现协调。

同时,银保监会主席兼任人行党委书记,也能从另一方面促进宏观、微观之间的协调。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三者明确分工又充分协调运作,金融监管的“双支柱+柱础”模式基本成型。新体系有望针对性地弥合长期存在的宏观、微观割裂等问题,使金融体系运行更为平稳。

统计全覆盖铺路统一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认为,《意见》将实现穿透监管、协调监管、统一监管的目标,推进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完善,成为后期强监管政策有效落地的保证。

《意见》指出,重点落实统计交叉性金融产品、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集团、普惠金融、债券市场、互联网金融等七大任务。交叉性金融产品统计排在首位,要求有效统计监测跨行业、跨市场、跨部门金融活动。

《意见》构建了覆盖全面的综合统计体系,涵盖金融业全要素、金融交易全链条以及金融活动全维度:

一是统计对象覆盖所有金融行业要素,涉及机构、基础设施和交易;二是业务覆盖金融交易的全部链条,穿透到最终资金提供方以及最终资金使用方;三是指标涵盖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存量与流量等多个维度。

强监管主要整治对象

在其看来,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并非临时起意,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判系统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重要保证。

“资管产品的统计只是金融业综合统计的阶段性目标之一,监管的要求和步伐比市场预期更领先。”周冠南表示。

此前,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四条明确,“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人民银行负责统筹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编码和综合统计工作,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拟定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产品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格式,逐只产品统计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终止信息。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产品的统计信息共享。”

而本次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要求则涵盖金融领域所有行业、机构、业务、产品、内容,可以说在统计上实现了真正“全覆盖”。

周冠南认为,数据统计方面真正落实“统一标准、同步采集、集中校验、汇总共享”的工作原则,是保证数据可用、有效,实现穿透监管的重要保证。

以资管行业为例,过去由于不同的资产产品统计工作分离,没有一一对应的识别码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对接,就算不同监管部门将已有数据共享,也难以真正的看到资金流向的全过程,实际难以落实穿透监管的要求。

而本次工作意见则要求“对基础统计要素制定统一标准,明确分类、定义和编码规则,形成基础统计标准”新增业务直接实现对接,存量业务则给2年过渡期实现平稳过度。

因此,在新的监管环境下,新增业务的监管实施力度将较此前有大幅提升,而过渡期后存量业务也要完成改造,对机构业务的影响不容小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