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百万医疗产品污名化

警惕百万医疗产品污名化
2018年06月20日 00:20 慧保天下

6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文,提示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已经是近期监管部门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又一次发声,此前,天津保监局也曾有过类似的风险提示。

监管此举不难理解。自2016年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以来,效仿者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类似产品已达上百款之多,而在短短的两三年间,更是已经有上千万消费者投保该类产品。

如此火爆的一类产品,又事关上千万消费者,监管自然会予以关注。随着市场上有关“连续投保”概念不清、产品存在停售风险等舆论的逐渐发酵,监管高度重视,接连发布风险提示。

紧接着,媒体纷纷关注和解读,这其中,一种倾向全然否定和推翻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有待商榷。百万医疗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健康险,其以巧妙的产品设计,填补了市场空白,使消费者得以低端医疗险的价格享受中端医疗险的保障,在提高健康险保障覆盖范围、推动商业健康险高速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需要正视,但是污名化的趋势却也值得警惕——将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却只能将问题推回原点。

下探客户群,中端医疗险填补市场空白

在所有的人身险产品种类中,报销型医疗险是相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大险种,理论上,无疑是普及商业保险理念、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最佳手段,但恰恰是这样一种消费者最有可能用到的产品,长期以来却在健康险发展中充当配角。

波士顿咨询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国内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从680亿元增长到2410亿元,其中报销型医疗险保费从190亿元增长至720亿元,占比仅三成左右,使用频率较低、一次性给付的重疾险才是主流,占比近七成。

彼时的商业保险市场上,面向个人销售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保费一般只有数百元,保额一般也只有几万元,且只能和主险捆绑销售;另一类是高端医疗险,保障范围广,保障额度高,保费却也动辄上万元。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要想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额度的报销型医疗保险保障基本是一种奢望,报销型医疗险长期发展缓慢原因也正在此。

直到2014年,这一情况才开始出现转机。这一年5月,平安人寿推出的一款安享医疗险,定位为中高端医疗险,赔付范围扩大至社保以外,连续投保期间累计赔付最高可达150万元;同年7月,又推出一款安康医疗险,将目标客户群体下探至中端客户。至此,“百万医疗产品”雏形初现,但由于这两款产品都没有设置1万元免赔额,所以导致保费较高,维持在数千元水平,未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快速普及。

直到2015年10月,众安保险首次在中端医疗险产品中引入1万元免赔额的设置,推出“尊享无忧”住院费用医疗险,在保障范围同样涵盖社保内外的前提下,将风险发生概率大为降低,保费水平也因此大幅下拉,“百万保额、百元保费”成为现实。

2016年,尊享无忧迭代版产品尊享e生,借助互联网渠道迅速走红,百万医疗险自此开始赢得成千上万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年时间发展,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百万医疗产品已达上百款,覆盖的人群也都已经达到上千万,老牌保险公司,平安、人保健康等纷纷跟进,一些以稳健著称的外资险企也投入到其中来,例如安联、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等等都先后推出类似产品。

百万医疗产品凶猛发展,刺破了报销型医疗险长期的温温吞吞,成为近年来健康险市场中增长最高、最具活力的业务板块。

有调研数据表明,2015—2017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在当年健康险市场总保费中的占比从0.2%提升到1.8%。而据有关人士预估,2018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还将再度翻番,达到200亿元,2020年更是将达到800亿元,在健康险市场中的占比也将达到6.9%。

快速发展之下,保费低、报销范围广的百万医疗产品,成为了普惠保险中的一款典型产品,帮助保险公司网罗大批年轻客户的同时,在提高保险保障覆盖范围,普及保险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陷入“百家争鸣”,百万医疗“沾染污名”

借由一个巧妙的构思,一款产品引爆了一个市场,而在这火热的市场背后,是商业健康险供给侧顺应需求侧变革的缩影——国内基本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95%,老百姓基础医疗需求基本可以通过社保体系得到满足,然而,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医疗需求,尤其是涉及社保范围外的进口药、自费药,且金额巨大时,仍会给普通家庭造成较大经济压力甚至“因病致贫”的风险。

百万医疗险,恰恰是针对这一保障缺口设计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针对重大疾病和意外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以百元级保费提供百万级保额,且不限制医疗手段及药品范围,快速在网络世界引发一股投保热潮。

但正是在中端医疗险发展如火如荼之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真的可以连续投保吗?1万元的免赔额设置合理吗?会不会停售……针对消费者的反映,天津保监局以及银保监会先后就百万医疗产品的保证续保问题提示风险之后,一些媒体甚至称其“跌下神坛”,到处是“坑”……曾经的国民医保,似乎有“名节不保”之忧。

不能否认,产品层面的创新最终都难免陷入到低水平重复性的竞争中去,当先发的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大量同质化产品很快面市,为了营销,每个参与者都绞尽脑汁赋予产品更多“卖点”,消费者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与不同产品的比较中,难免感觉眼花缭乱。

也必须承认,险企广泛使用的“连续投保”概念,也确实容易给一般消费者造成误解,监管针对热点问题发声,非常及时且必要,长期来看,一个规范的市场才能最终获得长足稳健发展。

但因为监管发布风险提示就彻底否定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是值得警惕的,毕竟,百万医疗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是一款可以切实满足消费者保险保障需求的产品。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将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因为很多问题,解释清楚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关于“1万元免赔额”的问题。实际上这正是“百万医疗”产品设计中的“神来之笔”,其确实是将险企赔付概率大为降低,但同时也将消费者保费支出水平大幅降低,小病和意外产生的住院费用消费者自留,从而可以集中资源以更高杠杆撬动重大疾病和意外的住院费用保障,数百元保费,数百万元保额才最终得以实现。在百万医疗产品出现之前,投保没有1万元免赔额设置的中端医疗险产品,年保费基本都要达到数千元。

关于保证续保的问题。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其中,最主要保证的是按照约定费率和原定条款继续承保。

事实上,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险种,其产品特性决定其费率、条款会伴随医疗环境、技术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所以事实上,没有险企敢于承诺报销型医疗险终身保证续保,常见的长期医疗险也只是5年内保证续保,5年后则需要根据年龄等因素提高费率。不只百万医疗产品如此,低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方面的情况都是类似的。

至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的产品停售风险,这在理论上确实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稳妥的方式则是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不同期限的产品,并与重疾险、寿险等产品进行搭配组合——好的保险市场不会只存在一类保险,而是有着丰富的产品品类,才可以满足更多客户、更全面的保险保障需求。各类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者说“优势”与“不足”,百万医疗产品也是如此,但价格低、保障范围广的优势也不容忽视,根据实际需求,或单独投保,或组合投保,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告别同质化竞争,健康险服务生态生长发育

其实,与一些百万医疗险产品夸大宣传相比,另外一个问题也亟待解决。甚至可以说解决了这第二个问题,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以至于夸大宣传频现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服务。

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高频险种,相对于寿险、重疾险等,其对于相关医疗健康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而服务能力也才是真正体现险企健康险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

可是就目前而言,所谓创新大多停留于浅层次的产品条款创新,而这又是最容易被模仿的,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创新,尚未真正出现,最直观体现之一就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发展热火朝天,却至今不能在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直付。

当然,目前的这种现状,并非百万医疗产品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商业健康险市场面临的共同困境,由于不能深度介入医疗付费环节,不能掌握相关数据,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控费,险企在健康险方面创新方面难免受到掣肘。推动环境改善,还有赖于所有险企的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存在着高度同质化的问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特征:

在产品创新方面,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例如微保推出的“微医保·住院医疗”险,在提供一般疾病及意外医疗保险金之外,还将10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且将重大疾病免赔额降至0元。

例如,近期蚂蚁金服与人保健康合作的一款百万医疗产品,除提供高额一般医疗保险金以及重大疾病保险金外,还承诺6年保证续保、期间费率不变。

此外,为提供更加丰富的附加服务,险企,尤其是没有分支机构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正积极与第三方达成合作,一个以中端医疗险为出发点的健康险服务生态闭环正在悄然发育。

例如,众安的尊享e生在近三年从保障范围到服务上,多达9次迭代升级,成为目前市场上连接服务最广的百万医疗险。其中包括围绕二级以上医院的重疾绿通、医疗费垫付服务,以及康复医院、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医疗服务等。

体检中心、预防接种中心、医疗机构、医疗平台、康复机构、护理机构、药品批发零售商、基因检测服务机构等纷纷成为险企合作伙伴,在不断的磨合之中,保险公司与不同平台之间的理解也都在逐步加深。

据悉,此前国内的TPA业务(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为保险机构开展的医疗保险计划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多为国际巨头所垄断,所服务产品,也多为高端医疗险,但近年来,在中端医疗险的带动下,一批专门服务中端医疗险的TPA机构也开始出现。

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之下,商业健康险真正介入付费环节尚有待时日,但前进的步伐已经开始。

发展的问题终归还是要在发展中予以解决。虽然在快速发展中,百万医疗产品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监管予以规范,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创新不就是要在市场以及监管的双重考验下历经反复淬炼的吗?

作为一款普惠产品,百万医疗产品在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普及保险知识方面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而随着监管对此类产品的不断规范,其势必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轨道,在与其他健康医疗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助推健康险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