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怎样补短板?发改委:从这三方面入手

基础设施怎样补短板?发改委:从这三方面入手
2018年08月15日 13:1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5日电 在15日国新办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丛亮表示,补短板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将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在技术领域和民生领域补短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有短板要补。

丛亮指出,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经济在多数年份外需的实际拉动是负的,主要依靠内需保持了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丛亮表示,要把加快结构调整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一是要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这不是说一定要非常大的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切切实实补短板。比如一些路网不通的地方,公路都已经修成,但是相互之间连接不够,这样城网效应弱一些,真正的效应很难发挥;再比如一些民生基础设施,像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有短板要补。

二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顺应整个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增加相应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国消费的增长一方面可能受制于收入,另一方面可能受制于供给,我们有一些中高端的供给确实跟不上,特别是一些服务领域的供给,在这方面也是所谓的“一举两得”,既通过投资增加了中高端供给,又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要,这样整个经济才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否则的话,单纯扩大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会很高,所以要有精准投资的概念和有效投资的概念。

丛亮强调,与此同时,特别要把握好政策推进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精细化、综合性衡量投入和效益,坚决杜绝形成新的潜在风险,要有效防止可能形成新的地方政府债务或者隐性债务。

在回答如何解决再次加大基建力度可能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增加、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这一问题时,丛亮表示,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如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整个在建项目就可能成为“半拉子”工程,可能损失会比债务增加、杠杆增加更大。所以我们着力解决在建项目特别是确实需要的一些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快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推动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收效,这样对于整个杠杆水平和债务水平缓解也有好处。

二是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加强重大项目储备,重点是在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等领域,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所说的“短板”和“弱项”,比如技术领域、民生领域的一些短板,这些领域的短板实际上跟最终需求是非常贴近的,所以既扩大了有效投资需求,也满足了消费需求,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这不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和新的债务问题。

三是进一步巩固民间投资向好势头。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使民间资本能够参与进来,这也有利于降低整个政府的债务负担和债务率。(中新经纬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