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行,地方上又在给中央“上眼药”

真行,地方上又在给中央“上眼药”
2024年04月19日 21:50 人生资本论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大国的政策,确实很容易被地方走歪。

这两天,安徽芜湖出名了。

当地一家码头企业老板向上级政府举报,其码头企业一年被执法检查200多次交通、城管、环保各种部门轮番上门“轰炸式”检查

不堪其扰,生意完全做不下去。

原因很奇葩:是芜湖当地的一位极具政府关系和资源的同行想收购老板手里码头企业的股份,老板不肯,这位同行就放话:”信不信天天来查你,别想有好日子过”。

一年扣除周末节假日也就250来天,执法检查就查了200多次

真就“天天来查”呗,这位大哥还真是说到做到……永葆初心是吧?

而根据大象新闻的报道,芜湖政府的回应也很有意思,就是检查、指导、宣传等加在一起是100多次,而不是200多次

…………

咱就是说,这重点是1开头还是2开头么……

不过后来也补充了:会对检查的必要性合规性进行核实。

小小一桩码头企业的收购案就能调动环保、交通、城管等众多部门进行轰炸,一句“过度执法”很难解释吧?

见微知著,不仅此事件,过去一段时间,地方公权力的滥用成为阻碍中央三令五申的建设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小事重罚老人卖自种蔬菜获利14块,却被重罚10w元

比如以罚代管河南夫妇过高速因驾驶的货车超载被重罚而愤然服毒,酿成一死一伤悲剧

比如以罚增收某地对当地中药材企业罚款常态化,甚至推出“罚款月票”“包季套餐”

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了?

这完完全全与党中央的二十大精神背道而驰啊。

老百姓不满意,中央肯定更不满意。

而一切滥用的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边界的划分不清

简单说,具体的政府事务中,信息复杂多变,模糊地方过多,政府事权有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权力和责任都会高度个人化团体化,继而形成滥用

我们深入地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举个例子,比如大学老师考核学生一般两种方式:考试和论文

如果是标准化考试选择题,那么老师虽有出题的权力却不能决定最后的得分,如果是考试的主观题,那老师给分的权力就更大一些,但还是有正确答案的范围限制;

但如果是第二种写论文的方式,那基本上就没有任何严格标准,老师手里的权力会非常大,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去留。

所以,如果一件事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即使局内人再不喜欢,也很难太过分。

但政府里的大多数事务不可能如此简单清楚

因为所谓权力,就是在这些关键事情无法说清时候,由谁最终来拍板定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