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财富传承,别让你的财富无处可传

做好财富传承,别让你的财富无处可传
2018年03月06日 21:02 云妹盘金融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兴起和紧接其后2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诞生了不计其数的高净值人士和高净值家庭。可以说,在过去的数十年,考验的是这些人群创造财富的能力。而在未来的数十年,考验的则是他们保全和传承财富的智慧。

如今,中国本土的财富传承问题的现状是怎样的呢?2017年7月6日,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了《中国财富传承市场发展报告:超越财富 承启未来》。报告表示,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第一批以企业家为主的高净值人群,伴随这批创富一代集中步入退休年龄,中国“财富传承”的需求日渐凸显。

增长的不止财富,还有财富传承的需求

━━━━━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已超过210万户,拥有54万亿元可投资金融资产。未来5年,预计年龄超过50岁,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在3000万以上的超高净值家庭将增长至22万户,可投资金融资产累计超过20万亿元,以及可能数倍于此的投资不动产和企业股权。

然而,与高净值家庭资产量的快速增长无法匹配的是,过半的华人私营企业家是没有财富观念的,他们的生活重心、思想重心都放在如何继续拓展事业版图上,关于家族财富的观念很单纯、很薄弱。

他们认为,自己的钱花不完就给下一代,这种想法非常原生态。如果被问到如何给到下一代,很多企业家都是一知半解。

其实,很多西方高净值人士的财富观念也并不是非常成熟和清晰,但是西方社会普遍信奉专业人士,他们认为这种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律师、会计师或者家族办公室去做,而中国本土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使得企业家们对此类机构的信任感不够,加之“财不外露”的社会传统观念,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就这个问题去求助专业人士,这导致中国大部分高净值家庭在即将面临传承的当下,都还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

传承财富需要考虑什么?

━━━━━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高净值家庭应该从何时开始,如何开始做财富保全和传承的规划呢?首先,在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观念是:传承需求其实与年龄、职业等都没有多大的关系,真正核心的问题只有两个:第一,有没有财富可传。第二,是否愿意最大限度地节省本家族财富传承成本。

我们从第一个核心问题出发,先确定有财富可传。传承的一切前提是把现有的财富留住,因为如果不能在传承之前就现有财富进行合理的保全设计,有可能造成家族财富在传承之前,就因为某种风险而全部或部分灭失,那么再好的传承规划都是无意义的。

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中型企业家,他们在财富保全方面面临的主要风险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家业不分,权属不清。

首先,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多是白手起家,在企业发展初始阶段,往往是举全部身家,全心投入经营,企业资产、家庭资产和个人资产往往混杂在一起,中国企业家从心态上也未将企业和家业进行明确分离。

其次,中国的市场环境在过去40年中处于动态发展完善中。在资本原始积累期,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创富一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也遗留了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资产/负债权属问题,如亲戚间资产代持、朋友间互保及其可能导致的隐性负债等,在财富传承过程中可能面临风险。

最后,由于企业和家庭财富积累均处于发展初期,中国高净值人士资产往往过于集中在企业本身或相关房地产投资,财富配置分散化不足。“家”、“业”难以进行有效的认定和区分,以及企业股权和房地产处置的复杂度,给财富传承带来很大挑战。

第二,家事复杂,重视隐私。

中国高净值人群经历了时代和家庭财富的快速变化,容易出现一些家庭关系问题,并引发财富分配矛盾。

一是很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创始人、配偶及家族成员多人持股或参与企业经营,为未来资产的认定和分割带来隐患。

二是一些高净值人士自身经历了婚姻变化,甚至需要处理非婚生子女等复杂家庭关系,导致围绕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出现的争端、官司屡见不鲜。

三是出于对中国“80后”、“90后”独生子女一代婚姻稳定性的担忧,很多高净值人士希望能够对子女婚姻分割财产的风险做出妥善安排。

最后,由于上述家业关系的复杂性,中国高净值人士往往非常重视隐私保护,这本身也是财富传承筹划的挑战。

第三,代际差异日渐明显。

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传承是从创一代到富二代,与欧美“老钱”已经经历了多代传承有着鲜明的差异。加上时代剧烈变迁,中国两代人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个人兴趣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对于家族企业和财富管理的目的、方式和未来规划容易产生分歧。

例如,针对家族企业管理,是否接手家族企业、是否坚守传统行业、采用何种管理方式等都是近年来企业传承讨论的焦点;针对家族财富管理,两代人在风险偏好、产品与服务需求、海外资产配置等领域也呈现出日渐明显的分化趋势。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调研显示,尽管多数企业主仍然希望由子女来继承企业,但富二代的接班意愿并不高,14%的家族企业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高达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

因为第一代家族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企业传承可能与企业转型同时起步,年轻一代对此既缺乏经验,也没有兴趣,大量富二代甚至直接放弃父辈从事的原有产业,直接投身于金融市场,在新的领域打造自己的企业和财富。

其次,由于富二代大多在海外接受教育,其对企业管理的理念与父辈及企业元老有着较大差异,即使接手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传承财富?

━━━━━

当企业二代不愿意或不适合继承企业的时候,企业家们就必须通过企业股权结构设计和法律及金融工具的运用来解决传承问题,其中既包括财富的传承,也包括企业的传承和家族精神的传承。

做传承规划之前,要确保企业存在的风险已被解决,企业应该是“干净的”。所以第一步是要解决企业和个人资产混同的风险问题,在理清之后才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是需要传承给下一代的,哪些是这一代就需要解决的。

第二步是解决各类资产传承给谁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权和具有决定性份额的股权给到有能力、有意愿接班的二代继承人。

不愿意接班的二代,或者多位子女中不具备接班能力的那些,使用小额股权分配、信托或人寿保险等形式保障他们的生活品质和与家族的联系及归属感。

当没有合适的二代担任企业继承人的时候,更要设计健全的股权结构,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保留家族控制权。

第三步是解决怎么传承的问题。现有的法律及金融工具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情况。要根据本家族和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适用的传承工具。

要注意的一点是,单一工具的功能有限,传承工具的组合运用才能起到真正保护家族资产基业长青的目的。

北京牛投邦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