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贷款套路,金融黑灰产备受关注

315曝光贷款套路,金融黑灰产备受关注
2024年03月26日 09:03 图解金融

编辑 | 楚济慈

刚刚,央视“315晚会”曝光同程金融App礼品卡套路,“借4万多元,到手只有2万多”。

据投诉人小李介绍,他在网上听说购买同程金融App的礼品卡,然后通过商城回收卖掉,填写收款账户,就可以收到钱。但实操后发现,购买礼包的价格一共是40000多元,而回收到手只有28000多元,同时还需要为礼包强行搭售的其他商品买单。

同程金融随即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将立即下线相关产品,同时对公司所有产品进行合规性检查,并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整改要求。

网络上对同程金融App的投诉也非常多。仅在一家投诉平台[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关于同程金融App高利贷、捆绑销售等投诉就高达36755条。

而在前一天,广东“3·15晚会”也曝光了不法贷款中介问题。

根据晚会内容,记者卧底广州“恒诚按揭”、“摇钱树商务”、“恒生普惠”等贷款中介公司发现,这类公司的员工冒充银行员工,通过办理假资料、假流水等方式,给客户申请经营贷、装修贷,并从中收取高额服务费,这些被贷出来的资金则流向了民间借贷、股市甚至赌场。

这类不法贷款中介公司会以“银行签约中心”、“个人信贷业务中心”等名头,让人误以为这是银行的下属部门。公司导师也会要求新入职员工冒充银行员工,全方位造假包装自己。

消费者则会被这些冒充者联合忽悠,不仅会付出更高的服务费,包括电话、住址、单位、公积金缴存基数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还会被泄露,甚至二次贩卖。晚会曝光的“摇钱树商务”公司的一员工声称,帮客户贷款30万,收取了7万多服务费,占比超过23%。

近年来,贷款营销广告频繁出现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大量非法贷款中介冒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名义,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旗号,反复进行电话营销,拉到客户后又在贷款过程中搞AB贷、违规转贷等各类套路。

贷款中介充当银行职员,

低息、高额度诱惑  

综合各地监管发布的关于警惕非法贷款中介侵害的风险提示,常见的非法贷款中介“陷阱”有以下几种: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与xx银行合作”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需要特别指出,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任何关联,完全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且维权困难。

陷阱三: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这种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陷阱四: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多地监管提示风险,银行“撇清”关系

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到一些非法中介打着“征信异常也能办理贷款”的旗号,专门瞄准征信“黑户”,哄骗消费者提供“保证人”,大搞AB贷。

据山东监管局介绍,消费者A提供征信报告、账户流水等资料后,非法中介告知因征信异常需要提供征信正常的担保人,并承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A便找亲朋好友B提供担保。非法中介带领A及B前往银行办理贷款,事前教授B应对银行贷前调查的话术,实际由B作为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发放后,非法中介收取高额服务费。此类诈骗给消费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等权益。

山东监管局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非法贷款中介:一是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融资服务;二是如实提供贷前调查资料;三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免遭泄露。

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七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风险规范金融营销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不法贷款中介名为低息免费,实则通过高额手续费加重借款人融资成本,个别年化成本甚至高达200%。此外,一些不法贷款中介还存在贷款骗局、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情形,造成借款人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受损。

上海监管局提示,市民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套路陷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在贷款中介的网页、APP、小程序上填报“姓名”“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不轻信所谓“低息、免费、快速、无抵押”等虚假宣传。

多家银行也密集发声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近日,武汉众邦银行发布《未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的声明》称,众邦银行未与不法贷款中介开展合作;在贷款业务办理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信息咨询费、介绍费、贷款手续费、代办费;严禁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客户宴请和任何礼金、礼品等,请广大客户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湖南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也在《关于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第三方开展信贷业务合作的声明》中表示,如客户发现该行信贷工作人员以任何理由宣传、收取“中介费”“好处费”等违规、违法行为,可保留证据,及时与该行联系,该行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除众邦银行、湖南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之外,山西介休农村商业银行、河南滑县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新沂农村商业银行、福建莆田农村商业银行等均在近期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在贷款办理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代办费等费用。

数字金融时代,必须注重信息安全

多地监管局还提示消费者应注意个人金融信息安全,如山东监管局表示,妥善保管重要个人信息,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有些非法中介诱导客户告知手机银行密码后自行进行转账。对索要个人信息的要询问清楚,提高辨别能力,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当前,金融消费者个人隐私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零壹智库《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不少互金平台、金融科技企业过度采集客户数据,甚至从事个人信息数据倒卖、租用、更改、重复使用等违法违规活动,造成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商业利用,与消费者对其个人信息有效控制之间产生冲突,对金融消费者公平隐私权造成侵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而发展数字金融就更需要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从技术处理规则角度提出了两条个人信息保护途径:

首先,降低数据的敏感性,采用令牌技术等,有效解决数据脱敏问题,用临时生成的信息来完成支付,以保证金融消费者交易秘密,并使得商务端传输数据变得对侵权者毫无价值。

其次,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开发识别和欺诈交易的解决方案,消除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限制信息优势一方欺凌盘剥弱势消费者的渠道,逐渐改善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监管方式相对滞后之间的不协调,帮助金融机构更好抑制侵权行为发生,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隐私权。

金融黑灰产已形成产业链,

打击需靠“组合拳”

事实上,近年来除了非法贷款中介,征信修复、债务优化、职业背债等金融黑灰产呈多发趋势。

以非法代理维权为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有关机构发布的《“非法代理维权”治理调研报告(2023)》指出,2020年以来,“非法代理维权”产业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全国目前有超过万家以“债务咨询”“法务咨询”“停息挂账”“个人债务重组”“征信修复”为名头的公司,仅2021年成立的公司就是过去10年总和的5倍以上。

此外,近几年出现的新词“职业背债人”,也属于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房价下跌、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部分业主急于抛售套现,出现了房产中介、贷款中介、黄牛、银行职员、背债人等各方联合骗贷的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黑灰产还在不断“进化”。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黑灰产快速适应和应用新技术,其专业化程度和隐蔽性都在不断加强,增加了行业识别和治理的难度。只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才能系统性地打响“反金融黑灰产突围战”。

首先,要促进相关制度规则的完善。目前,针对金融黑灰产的概念、特征、范围等还缺乏明确界定,要尽快推动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约束。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业务规范、提高业务标准、提升业务透明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最大可能地减少客户走“偏门”。

第三,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智能风控体系,有效识别各类黑灰产活动,降低黑灰产风险。

第四,行业联合治理,需要打破黑灰产的信息孤岛,研究解决黑灰产信息的行业共享、阻断黑灰产信息网络传播等难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