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公益,第七届贵州大曲杯征文大赛携手中国作协启动

文学+公益,第七届贵州大曲杯征文大赛携手中国作协启动
2024年04月19日 22:46 茅台时空

文/今时品牌实验室 清月

4月19日,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全国征文大赛暨《村寨志IV》启动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一期一会,酒伴诗文,贵州大曲杯走进第七届,活动水平再拔高,影响力又扩大,品牌文化属性更加强。

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中国文艺家》总编辑向阳,民族文学杂志社 副主编陈亚军,《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贵州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冉钰烽,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馆长、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王小梅,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强,贵州大曲·点滴有爱公益基金管委会会长单位、山东新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忠,贵州大曲·点滴有爱公益基金管委会监事会主席单位 石家庄市旭东糖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建刚等出席活动。

七届大赛

回顾品牌足迹,致敬记忆

贵州大曲,贵在怀旧。

活动现场,无论是极具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情的舞蹈表演,还是畅叙贵州大曲馨香内涵的诗歌朗诵,都在极力展现贵州大曲与时代记忆和地方文化的情感关联,让人快速融入其艺术氛围。

活动高潮部分,一段贵州大曲老酒、贵州大曲70年代、贵州大曲80年代、贵州大曲(甲辰龙年)、1.5L贵州大曲酒似水流年的产品展示之旅,依贵州大曲的历史时序,由远及近,带观众穿梭进入大曲的醇美记忆。

陈宗强致辞

陈宗强认为,贵州大曲走过的路,就是怀旧之路,就是筚路蓝缕之路。

贵州大曲,源于1963年的红梁窖酒,是当时茅台仅有的两个品牌,同时也是茅台酒厂员工内部福利酒。在小小的茅台镇上,与通往外界的路一样,贵州大曲面临的市场十分狭窄。六十余年来,历经起伏,贵州大曲焕发出新的面貌,带着闪光的记忆而来,与大众相遇,成为了亲民的酱酒优质品牌。

从茅台酒厂到市场,从茅台镇到贵州省城,从贵州到北京,贵州大曲走到的地方越来越远,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广。

2017年,茅台酱香酒公司举办首届贵州大曲杯征文比赛,从品牌记忆出发,形成与大众关联的文化记忆面,至今已是第七届,用文学记忆灌注品牌印象,“记忆里的味道”愈发浓郁。

携手《中国作家》杂志社

赛道升级,文化属性进入新层级

贵州大曲,贵在乡愁。

上世纪的贵州大曲,串联的是人们记忆深处的小小温存。在那个年代,无数国人留下了自己平凡简单而珍贵的生活片段。

“记忆里的味道”IP一经推出,征文投稿量逐年增加,参与者的专业度不断提高,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梦·初心”全国征文大赛中,92天,4026份投稿,征文主题与参赛规模双升级。

来到第七届,茅台酱香酒公司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携手,这是首次与国家级文学专业顶级平台合作,将致力于吸纳更多文学人才,创造更具含金量的赛道平台。

阎晶明表示,今年贵州大曲与《中国作家》杂志社合作举办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全国征文大赛,将进一步拓宽文学创作的交流渠道,构筑起一座更高规格、更具影响文学殿堂,激励更多的文学青年投入生活生产,扎根人民的土壤当中,以自己的笔墨描绘神州大地的风土人情,唤醒潜藏于民众心灵深处的乡土记忆。

阎晶明讲话

越来越多的投稿和越来越专业的选手意味着贵州大曲杯逐渐成为业界的知名赛事,而其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文化赋能,为大众留下具有时代精神与人文价值的文化IP。

与此同时,第四期《村寨志》的编撰工作将开启,希望通过系统挖掘和梳理特色村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公益

文化自信,践行担当 

贵州大曲,贵在公益。

这个品牌从山里走出去,应对山里回报贡献。

在贵州大曲杯征文比赛开展至第四届时,《村寨志》项目随之启动。

陈宗强提到,文化自信就是由基础单元的村和寨组成。

《村寨志》项目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村寨当地历史文化进行详实的记录,更在于社会面在地方文化的保存与推广中得到启示。

贵州大曲携文化属性而来,自有其积淀深厚的品牌内涵,担当起为社会创造文化影响的使命。

携茅台感恩四老的基因,2019年11月,酱香酒公司联合贵州省慈善总会及贵州大曲全国经销商共同发起“贵州大曲·点滴有爱”公益项目,专项用于爱老敬老、易地扶贫、乡村振兴、赈灾救助等相关活动,让点滴善意凝聚成人间大爱。

“贵州大曲·点滴有爱”为《村寨志》项目投入资金,对乡村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源和精神动力。《村寨志》项目以传统方志、田野史学、民族志、口述史等工作方法,对特色村寨进行系统调研。通过对自然资源、村情村貌、经济发展、民间文化等资源进行系统整理,撰写村寨志,为村落文化建档,生动地展示村寨文化,强化村民集体乡愁记忆,加强村民对自身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

2021年至2023年,《村寨志》项目已累计开展三期,投入资金175.52万元,编制30个特色村寨《村寨志》。一期《村寨志》编撰项目共印刷5000册村寨志文本,编撰村寨志130多万字,采集口述史文本135万字,口述史音频资料近90小时,采集图片8815张,完成10个村VR、航拍、地图制作;二期《村寨志》编撰项目编撰村寨志110多万字,采集口述史文本140万字,口述史音频资料近80小时,采集图片4000多张,完成10个村航拍、地图制作;三期《村寨志》编撰项目截止目前收到村寨志初稿共计120多万字,采集口述史资料80多万字,录音资料100多小时,收到图片3000多张,完成航拍地图制作。

如今,在每一届贵州大曲杯征文比赛启动的同时,《村寨志》项目同步启动。在贵州大曲的文化属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村寨志》项目所涵盖的地方,不仅得到了详实的文化记录的,也传递了其“贵在乡愁”的价值影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