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汉酱,看见汝瓷里的古老中国

随汉酱,看见汝瓷里的古老中国
2024年05月12日 23:49 茅台时空

文/今时品牌实验室 清月

以瓷盛酒,以酒问心。酒与瓷,缘起古老的中国风尚。

5月11日,“匠心传承·中国瓷话”汉酱·非遗探中华行至汝瓷故乡,河南平顶山。

汝瓷,始于唐,盛于宋,以釉中加入玛瑙为特点,所得成品色泽柔润莹亮,代表为天青色,素雅自然,以一抹颜色呈现一种东方韵味,更显一种浪漫情怀。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汝瓷的故地,在河南平顶山。它因产于汝州(今平顶山境内)而得名,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誉。

以瓷器为名的国家,以瓷片作为历史线索。时间、地域、社会演进,共同在瓷器中投注了超出想象的文化重量。

这一次,汉酱来访,瓷酒重逢。

酒与瓷:

文化的碎片,历史的缩影

从如今出土的汝瓷文物来看,在汝官窑运作的短短二十余年时间内,出产量少而精的汝瓷器具当中不乏温酒器、斟酒器等。饮酒的需求在唐宋已蔚然成风。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万波致辞

以瓷器盛酒,一种古老中国的生活形貌跃然眼前。

宋朝,经济文化发展极为繁荣、璀璨,宋人饮酒普遍,于是酒成为当时税收主力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陶瓷产业就是其一。

在汝官窑遗址上,我们仿佛看见九百年前,炉烟袅袅,窑火熠熠,工人们遵循天气规律,避雨而作,打造出朝廷钟爱的汝瓷器具。这是农耕社会中的工业火种,与酿酒类似,需仰赖自然条件,做到“顺天应时”。

在赤水流域,酿酒技艺出现得远远早于汝瓷。始于先秦时期的古老民族“濮”,在今天的茅台一带有所分布,他们对于酿酒有独特理解,酿出了带有酱香风味的蒟酱酒,被唐蒙将军献给汉武帝,获得“甘美之”的赞许。

汉酱由此而来——源于汉的风华,将汉代之韵穿着其身。瓶身有来自中国传统装饰花纹的“云气纹”、来自汉代竹简篆书的“汉酱”字体、来自传统点章形式的“匠心传承”字体、源于古代青铜器文物的“凤鸟纹饰图”,以及由著名画家何二民先生进行创作的“武帝甘美之”画作。

汉酱,将一种古老中国的文化刻画在身上。汝瓷,将一份古老中国的品味塑造得具象。

酒与瓷,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酒与非遗:

技艺的品格,文明的使命 

演绎匠人、匠心,酒与瓷皆为上品。

历经选料、制坯、素烧、施釉、烧制等环节,13道工序、108个工艺,是汝瓷对艺术的追求。制曲、制酒、贮存、勾调、包装五大工法、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是汉酱对历史的致敬。

茅台酒酿制技艺与汝瓷烧制技艺,先后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成就了“中国茅台,香飘世界”和“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嘉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是历史馈赠的礼物。

既为非遗,汉酱将匠心注入社会担当中,主动向历史寻根,开拓“非遗探中华”行程,完写酒的“瓷话”。

首站景德镇之后,平顶山站活动延续了汉酱的公益事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向平顶山博物馆捐款30万元,进一步助力文保事业。

2021年,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了“汉酱·匠心传承”公益基金,致力于文物修复和人才培养,至今累计募集资金2401万,致力于文物修复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尽显其美的品牌内涵。

由“汉酱·匠心传承”公益基金助力修复的殷墟文物在此次活动现场展出,将一瓶美酒的公益担当呈现给大众。

“汉酱·匠心传承”公益基金捐赠仪式

得到汝瓷的灵感,活动发布概念设计“汝瓷酱韵”,瓶身由国家级非遗大师李廷怀先生手工拉坯,甄选平顶山当地的天然矿料作釉,再经一次素烧、二次入窑,最终呈现出“似玉非玉胜似玉”的汝瓷汉酱酒瓶。

这份设计,是汉酱对“瓷话”的美好注解。

酒与瓷,穿越了千百年时间来到我们眼前,至色与至味相逢,匠人与匠心合一。回到那个风雅的宋朝,苏轼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酒就已经开始等待它的“瓷话”。

以此传承古老文明的结晶,文化与文化联结,永不萧索,古老中国的“瓷话”可以一直写下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