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万店!锅圈食品成功上市

七年万店!锅圈食品成功上市
2023年11月03日 14:00 野草君_李白

锅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火锅烧烤食材连锁”赛道。

作者:张九陆、陈登彪

11月2日,锅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17.HK),发行价5.98港元/股,华泰国际与中金公司是联席保荐人。首个交易日,锅圈股票交投活跃,全日最高股价每股6.22港元,涨幅达4%,最终日成交额2674.11万港元,以5.98港元/股收盘,对应市值163.78亿港元。

按照最新的招股资料,锅圈是中国领先且快速增长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公司成立于2015年,提供即食、即热、即煮和即配食材,并专注于在家火锅和烧烤产品。

招股说明书显示,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及生产能力、精心策划的产品组合和广泛的社区商店网络,公司使用锅圈食汇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服务于不同的用餐场景,使他们能够在家中享用方便、实惠及美味的餐点。

自创立以来,锅圈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2年间,锅圈的年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9.6亿元以及71.7亿元人民币,毛利润分别为3.3亿元、3.6亿元以及12.5亿元,其2022年实现净利润2.4亿元。在2023年,截至4月30日止,锅圈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净利润达1.19亿元。截至今年10月11日,锅圈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0025家零售店的全国性网络,覆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是一家在极短时间内即达成万店连锁,并实现盈利的现象级消费明星企业。

如果从2017年开出第一家品牌门店算起,锅圈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火锅烧烤食材连锁”赛道。不仅如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零售店数目计算,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已经成为了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如果按2022年零售销售额计算,锅圈也是中国最大的在家吃饭火锅及烧烤品牌。其2022年全年订单超过1亿份,在极为分散且多样化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锅圈位居第一。

公司表示:“未来,我们将扩大及深化我们的全渠道销售网络,以进一步直接触达消费者;不断延伸至露营、一人食等更多消费场景,进一步迎合消费者需求;加强我们的研发能力及上游供应链以拓展业务覆盖面,巩固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数字化水平,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持续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及收入;持续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及加大营销力度,以扩大消费者触达面及增强黏性。”据介绍,锅圈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依托全球资本,推动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取得优异业绩的同时,回馈股东、回馈社会、回报大众。

锅圈也是黑马创业企业中的代表,创始人杨明超与合伙人之一安浩磊曾先后加入过黑马营20期、黑马营21期,以及李祝捷•模式进化、卫哲•创业效率、冯卫东•品牌创业、刘纲•深蓝创业、王岑•消费冠军等多个黑马实验室,与多位导师和同学企业达成了合作,并得到了3位黑马实验室导师的投资。

在锅圈上市之际,《创业家》&《i黑马》也采访了这几位黑马导师,他们回顾了发现锅圈、投资锅圈,见证锅圈成长的过程,并对锅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期许。

万店只是新起点

锅圈上市后各方寄语

(投资人寄语以投资时间先后为序)

01

不惑创投李祝捷:

把更多美食带到千家万户

模式进化黑马实验室导师李祝捷是锅圈的首轮投资者,并持续投资了4轮,他还帮锅圈进行了模式升级与壁垒建立。

李祝捷最早识别出锅圈模式的先发优势和未来依托供应链升级的价值,为锅圈注入了首轮融资,并协助公司引进了不少后续轮投资机构,而且在几乎每一个轮次上都投下重注支持,累计投资了3.5亿人民币,成为IPO之前依旧是公司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

他主张锅圈在先发优势具备的前提下,通过团队加速、门店加密、快速融资、布局上游建立规模壁垒,促使锅圈快速从300家店突破到3000家店,陆续实现优势区域的密度,上游布局形成超级单品,快速融资有效获得竞争优势,以及在C端实现了心智抢占。

左起:杨明超,不惑创投创始合伙人-李祝捷

我是在2018年底参加创业黑马的一个论坛时,认识的锅圈创始人杨明超,也邀请了他加入了不惑在黑马平台开设的模式进化实验室第4期。当时的锅圈刚开到200-300家门店,业务还处在发展的早期,彼时采购的规模效应尚不显著,虽然有先发优势,但亟待构建业务的壁垒。

不惑投资锅圈时,他们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在业务方面,我们建议锅圈团队加速、加密、快速融资、布局上游。要求他们加速,是因为我们判断,锅圈当时已经具备了快速拓店的必要因素,必须在大机会面前舍命狂奔,迅速跑到3000家门店以上,形成强大的规模优势,公司才安全;加密,是锅圈需要在扩张中尽量集中力量,在优势区域开出门店密度,再去扩其他区域,形成在C端的品牌心智认知;快速融资,是当时的资本环境支持公司作为行业头部,迅速拿到足够多的资本支持,形成对其他可能进来的竞争对手的有效威慑;布局上游,是提醒他们在扩张中注意可以迅速在上游形成资源优势的大品类,例如重庆老炮底料、虾滑等,我们认为锅圈需要逐步布局形成超级单品。

在锅圈的融资过程中,不惑创投不但协助公司引进了不少后续轮投资机构,而且在前几轮每一个轮次上都投下重注支持,累计投资了3.5亿人民币,在IPO之前依旧是公司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

之所以长期重仓锅圈,是因为我们看好锅圈的团队:首先,团队老大杨明超是有行业领袖气质的人,他对产品有深刻的认知,学习能力、纠错能力都远超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在创立锅圈之前,整个团队都在火锅食材供应链赛道摸爬滚打超过17年,联合创始人在门店拓展及运营管理方面有卓越的能力,17年的创业合作没有分过家,再加上后加入的高端人才,组成一个强大的复合型团队,最终才能领导锅圈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拓店万家的商业奇迹。

我认为,已经开到万店,不是锅圈的终点。期待上市后的锅圈保持专注,把全国门店数再上一个台阶。中国有18万个千户级住宅小区,期待锅圈先开到3万家门店,为国民带来更高品质、更低价格的优质食材。

不惑创投在黑马的平台上,一直坚持投传统行业里有充分积累的聪明人。除了锅圈,不惑创投在万店连锁赛道,还投资了塔斯汀中国汉堡、猪角闽南猪脚饭等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不惑创投是这三家企业的首轮融资投资方。它们也都符合不惑创投对未来的三个大趋势判断:食品行业的新型工业化、连锁行业的品牌化,以及优秀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 

未来,期待锅圈将更多全球美食,带给中国的千家万户。

02 

嘉御资本卫哲:

做好“三拓”,走向千亿市值

嘉御·创业效率黑马实验室导师卫哲参与了锅圈的B轮以后投资,并助其完成了组织升级与万店战略。在黑马实验室课程上他发现了锅圈,课后亲临锅圈门店和供应链端做调研,后续进行了B轮投资。

投后帮助锅圈把总部搬到上海之后,吸引一批中高级人材加入,完善了组织。同时帮助锅圈制定了万店战略,并且通过压力测试的方法,帮他们找出组织短板。在合作六个月以后,锅圈就稳定地实现了从每月开300家店,到每年开店数达到3000多家,通过组织和战略的梳理,帮助公司比较快地实现了万店连锁。

左起:嘉御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海龙,杨明超,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卫哲

2019年,我们是在与黑马合作的创业效率实验室中发现的杨明超,当时他作为所有学员中最后一个发言的人介绍锅圈,给我们的团队和我本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锅圈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门店,已经走出了河南,做到了多省覆盖。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它的门店关店率非常非常低,证明其单店模型非常好,也证明他们给店主带来了很好的回报,是个健康的模型。而且,他们做的又是一个全新的品类,可以说是一个品类的开拓者,与此同时又非常注重供应链方面优势的培养。加之杨明超和锅圈团队又是开连锁火锅店出身,对产业熟,对连锁业也很熟,从人、事匹配度的角度来看,也非常的匹配。当然,当时他们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管理团队、组织不够完整,发展战略也不够清晰。但我们还是坚决地投资了锅圈。

其实不仅是在投资后,在投资前,我们就和杨明超团队梳理出了一个万店的战略,这在当时是超出团队的想象的。投资后,一方面,我们建议锅圈,在组织上,不仅要在河南郑州有总部,也要建立上海总部,更便于吸引一些优秀的中高层人才。杨明超杨总对此也非常认可,他们把总部搬到上海之后,迅速地有一批中高级人材加入,完善了组织。另一方面,我们也帮助锅圈清晰地明确了如何实现万店连锁,并且通过压力测试的方法,帮他们找出组织短板。在合作六个月以后,锅圈就稳定地实现了每月开300家店,每年开店数达到3000多家,通过组织和战略的梳理,帮助公司比较快地实现了万店连锁。

在消费这一赛道,我认为锅圈提出的“好吃不贵”是一个非常好的诉求。如果锅圈未来能实现万店、2万店、3万店连锁,是“好吃”证明了其产品力很强,是“不贵”证明了他们有很高的效率,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带来很大价值。嘉御一直倡导,中国现在迎来了国民品牌的时代,锅圈就是要成为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国民品牌的节奏。

锅圈上市后,或者说发展到万店之后,我觉得他们还需要做三件事:第一,从1万家门店走向2万家到3万家门店,这是横向的扩展;第二,丰富场景,锅圈要从火锅到烧烤发展到在家吃饭,在家吃饭是最大也最难突破的一个场景,因此拓场景是拓门店数以外第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三,我们认为今天的国民品牌靠的是供给侧的改革,必须要增强在供应链方面的能力和优势,也就是说,要有更多的、可控的自有品牌研发和生产能力。

如果说美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瑞幸,A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绝味食品,那么锅圈就是港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我们依然坚信,中国的万店连锁事业现在刚刚起步,嘉御所投企业中,未来还有三四家万店连锁的企业,也将逐步登陆资本市场。万店连锁的核心是要成为国民品牌的代表,要能够覆盖山河四省,由北向南打通全国,而不仅仅只是在北上广深,要永远关注消费者利益,永远关注店主的利益。让消费者好吃不贵,这是把品牌做好的重要内驱力。

最后,我要对锅圈说,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万店连锁也只是一个国民品牌的起步,在未来,要进一步实现“三拓”——拓门店、拓场景和拓供应链,期待锅圈能从上市时的百亿市值走向千亿市值。

03

天图投资冯卫东:

要成为中国社区新零售的领头羊

品牌创业黑马实验室导师冯卫东参与了锅圈的C轮投资,并帮助锅圈实现品牌升级。他在黑马实验室的跨班交流中,接触到了锅圈这个项目,识别除了锅圈的规模优势、团队经验,以及精准的定位,在完成尽调后进行了C轮投资。对锅圈的在强化品牌方面的传播提供了指导,以及强调门头的露出,品类要清晰,作为一个新型的食材超市,就要按照新一代的食材超市去扩大、丰富其品类,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在家做饭需要的高效率食材供给。

左起:杨明超,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冯卫东

我是在2020年与创业黑马合作的品牌创业实验室上,发现锅圈这个项目的。当时火锅烧烤这个赛道是比较热门的,有好几家企业都拿到了风投,竞争非常激烈。对于锅圈来说,既要保持高速增长,还要保持有效率的增长,不能够光烧钱,是他们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锅圈当时处在比较有利的位置,它的规模领先,团队也富有经验,从火锅食材,尤其从在家吃火锅切入,定位也非常精准。

于是,我们在锅圈的行业领先地位已经基本稳固的C轮投资了锅圈。投资之后,我们也给了他们一些建议,比如要加强品牌方面的传播,以及强调门头的露出,品类要清晰,作为一个新型的食材超市,就要按照新一代的食材超市去扩大、丰富其品类,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在家做饭需要的高效率食材供给。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我们非常看好锅圈这个团队,因为他们过去有很丰富的餐饮、连锁方面的经验,所以对顾客的需求、对连锁企业运营,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团队的结构也比较好,执行力非常强大。天图喜欢投资这种符合长期趋势,且有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创新的项目,而且我们认为,锅圈团队跟这个大机会是匹配得比较好的。由于我们是在PE阶段的投资,也需要看他们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是不是稳固,是不是有足够的护城河。

对锅圈的投资,体现了天图一贯的投资风格:对趋势的判断、对团队的判断,以及对竞争格局的判断,当然还有在合适的阶段介入。介入太早则风险大,介入太晚了可能估值过高,难以创造好的投资回报,也就是说,在投资中控制回报和风险的平衡。

零售始终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它有各种各样的趋势,但便捷性和高性价比是永恒的追求。因为作为一个渠道,它肯定要精准地去找到未来的消费趋势,同时也要有足够高的效率,要尽一切可能去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我们称之为降低交易费用。当然,由于原有的渠道发育不全,比较零散,也导致上游的供应商比较零碎,当你自己发展成比较大的渠道之后,可以利用规模化的力量,对供应链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强化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性价比,给顾客创造更多实惠。

我们认为,锅圈上市之后,也应该进一步加强渠道对社区的覆盖,进一步精选、丰富产品组合,同时加强对供应链的优化。

期待锅圈成为中国社区新零售的领头羊。

04

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

锅圈不用像谁,锅圈就是重做典范

创业黑马加速顾问团队,按照黑马重度垂直与产业重做的加速主张,为锅圈创始人及联创团队规划了一条清晰的加速路径:在实验室阶梯式完成对模式、资本、组织与品牌的认知升级,由多位实验室导师接力帮助完成认知加速、资本加速与资源加速,在黑马实验室获得导师们的直接投资。

在2019年与2021分别推选锅圈和锅圈创始人成为创业家年会年度黑马与年度创业家,帮助锅圈加速在创投圈的品牌认知度。在黑马营“一亿中流”加速计划中,帮助锅圈提升了在供应链平台方面的认知,同时分别促成了与华夏基石导师团队在组织升级,与分众传媒导师团队在品牌传播升级,与光源资本导师团队在资本战略升级等方面的加速。此外,创业黑马再过去的几年里,不断将锅圈作为重度垂直理论的标杆案例,阐释锅圈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价值。

左起:杨明超、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

我们其实很早就关注到了锅圈。在2019年上半年,在锅圈还只有几百家门店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评为十大黑马成长案例之一。当时,创业黑马刚提出“中国所有的产业都值得重做一次”不久,我们倡导“重度垂直”,希望创业者扎根产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用数字化的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那时,在供应链和消费产业的明星黑马是“两个杨”,一个是众能联合的杨天利,另一个就是杨明超。

我还清晰地记得初见杨明超时的情景他的表达、他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常接地气的“地派”创业者。在他身上,你初看感觉不到“天派”创业者那种“科技范”或者有爆发力的感觉,但实际上,恰恰是这种人,成为重度垂直、天地融合,就地升级的典范。

杨明超的光芒在黑马当中显现,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实际上从2018年、2019年开始,每年的创业家年会上,他都会作为优秀学员代表收到我们的邀请。我的很多次演讲中,也都曾提到他的案例,锅圈是我的授课PPT中的重点案例。我们也曾专门请杨明超来到北京,认真听他分享创业经历和思考,组织团队对锅圈进行案例访谈。在与锅圈的几位投资人见面时,我也是每次都会聊起他们。可以说,从锅圈进入黑马服务体系到现在,我们一直把它当明星来对待,它也果然不负我们的期望。

这些年,我亲眼看到锅圈从一个传统产业中的“地派”创业公司,穿越周期,成为中国消费和食材供应链领域的一个新的典范和样板,成为黑马中的“黑马”。

必须要说明的是,虽然杨明超是在黑马加速平台上完善了想法,但锅圈成长的第一动力还是来自于其团队自身。锅圈团队希望自我升级,他们自己想做这番事业,并形成了现在的模式。这不是某个人、某个平台或者某个导师塞给他的,我们从来没有把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模式塞给杨明超,要求他实行。我们只不过是帮他们完善自己的想法,黑马平台上的导师欣赏他、认同他,然后支持他,让他得到了加速的资源和方法论上的帮助,这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

假如杨明超不来黑马,也许不会这么快得到认同和支持,但我相信他也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他的目标也最终一定会实现。所以,一个有着升级传统产业梦想的创业者,和一个愿意给这样的“重度垂直的地派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机会的平台之间,是互相成就的。

在2019年,我曾专程去上海闵行,参加锅圈的供应商大会。那是我第一次去到锅圈的主场,当时他已经拿到了李祝捷的投资,并且已经将总部搬到上海。让我难忘的是,开场时播放了一个视频,最开始的三分钟或者五分钟,就是一家一家地播放供应链上的巨头或者小创业者的名字与logo。而且,整个供应商大会过程中,杨明超都没有上台讲话,他就是坐在台下,认真地倾听供应商和同事们的发言。

当时我被深深震撼到了,锅圈能够把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伙伴,从千亿级上市公司到普通的小供应商,用同一个节奏一家一家地展示,而且创始人能够忍住发表意见的冲动,倾听大家的发言,让我看到了杨明超对于供应链的重视,以及他甘为平台,做供应链上其他人的背后推手那种精神。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杨明超的朋友圈。我发现,在前几年,他朋友圈的内容永远是来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又开始建厂,又有哪家工厂已经投产;后来,他的朋友圈开始出现各种创业方法论,比如怎么管人、怎么升级模式,以及对于商业本质的思考,唯一能看到的私人生活,就是他带着团队一起去藏区团建。这是一个典型的奋斗者、坚持者,一个自我磨砺、自我升级者。

这几年我一直有个遗憾——没能找到机会,跟杨明超喝一次大酒,一醉方休。

希望未来20年,锅圈能一直保持当前这种对中国供应链和整个食材产业进行升级的态势,不要太在意你是谁。经常听到有人讨论“锅圈像谁”、“锅圈是什么”,我希望锅圈永远是锅圈,是中国食品产业的锅圈,它不需要像任何公司。

今天的上市,对于锅圈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希望未来锅圈能够始终跟中国的食品产业升级站在一起,成为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