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13亿票房背后:进口药遭层层加价,靠给患者找医生年赚1000万

药神13亿票房背后:进口药遭层层加价,靠给患者找医生年赚1000万
2018年07月10日 08:53 AI财经

“一人生病,全家拖垮”,票房破13亿的《我不是药神》戳中无数人的生存痛点。电影中,正版格列宁一瓶售价近4万元,而与其药效基本无异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售价仅是前者的1/20,约为2千元。现实中,癌症患者花销庞大:2016年一个癌症患者年平均花费31万元,2015年是25万元。大多数人并没有如此高的支付能力,没钱的患者可能一年只花几万元。抗癌药为啥卖这么贵?

以片计算,更加能感觉到抗癌药的昂贵:罗氏制药的“特罗凯”售价约为689.57元/片,诺华制药的格列卫售价约为216.67元/片。看完电影后,很多人将抗癌药的暴利归结于“专利”的锅。但实际上,药企研发、生产完抗癌药后,还要耗费巨资在销售上。据了解,2015年贝达药业销售费用共计3.38亿元。除此之外,正版抗癌药要落到患者手中,还要经过层层利润不菲的加价。

曾任职罗氏制药,现为易加医创始人的许逸在媒体中曾介绍:“外国药企研发一款新药都是十几亿美金往里扔,平均研发时间8到10年,可能投入一半发现苗头不对就终止了,几亿美金打了水漂。这些成本肯定要往肿瘤药上摊,但一款肿瘤药只对特定型号的病人有效,这个型号的病人有多少?摊到每个病人头上的价格肯定就高了。”

作为药企销售人员的医药代表,其主要负责为医生、经销商正确传递药品信息并将药品使用的信息收集并反馈给公司。据了解,2015年贝达药业的销售人员人均年薪达32万元,月薪2.67万元。而药企销售人员年薪百万不是个例。一位业内人士说:“做得好的肯定是年入百万,做得差的和一般白领差不多。” 2010年开始在贝达药业任职副总裁兼销售总监的沈海蛟,2015年薪资为24万元,奖金88万元,合计112万元。

医院关键人物是无法忽视的。据了解,抗癌药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医院,但售价高昂的抗癌药要进入医院并不容易,需打通科室主任、药事委员会等关卡。一名匿名人士透露:“北京大医院肿瘤主治医师月薪数千元,但正常情况下每月能拿到4~5万元,小10万也有可能。”而又一位某医院管理单位人员在创业家的采访中透露,“四五万元/月是偏低的水平,一个肿瘤科的副主任医生,月入至少十几万元”。

新药通关费用也不能忽略。新药通关最常见的公关手段是出费邀请医生、科室主任、院长免费参加学术会议,或赞助医生开学术会议。贝达药业招股书里描述了这一情况:销售人员会向专家、医生等介绍新药,当他们在临床上对产品产生需求时,再由医院向药企制定的经销商处采购。2015年,贝达药业用于各类学术会议的推广费用高达2.07亿元。

经销商也是重要一环。进口药要进入中国医院前,还要经过经销商的层层加价。据了解,进口专利药代理商拿货价格是零售价的75%,而国内仿制药省级代理商的拿货价是零售价的20%到30%。

如今,这个链条又加入了互联网玩家。除以上链条外,还有一些人在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提供抗癌服务以分得一杯羹。其主要商业模式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包括诊前筛查、找医院找医生、诊中找药、诊后康复等整体解决方案,盈利方式为撮合服务的分成或收取癌症患者服务费。抗癌卫士创始人姜作忱透露,抗癌卫士的客单价在840元以上,年初至今营收1000万元左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