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财政收入为何不行了?

这些地方财政收入为何不行了?
2018年08月14日 20:02 海汇观潮

在上一篇《中国经济下半年该怎么走?》里,我们就提到了,多个省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比其经济增速还要快。

这就意味着,不少地方的税负似乎还上涨了,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但这不意味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就是好消息,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现在高效的减税方案还没有出台,有些省级行政区的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可能另有隐情。

很多省级行政区披露了其2018年上半年经济情况,观潮君因此得到了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挑选出天津、湖南、重庆、广西、内蒙古和黑龙江六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较为突出的例子。

上半年,天津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20.9%,湖南增长0.17%,重庆增长2.7%,广西增长3.8%,内蒙古增长4.5%,黑龙江增长5.3%。

根据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不同原因,我们把这几个省级行政区分为了以下三类:数据掺水类、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类和原因复杂类。

数据掺水类

前些年,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经济数据掺水比较严重,这几年严厉控制这一现象,导致不少省级行政区的经济数据都露了原形,相当不好看。

内蒙古自治区是较为主动挤水分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看看其2017年的经济情况就知道了。2017年内蒙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比2016年增长4.0%,明显是因为前些年的数据有水分,所以2016年数据保守得多。再仔细考察其2016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一结果更明显了:2017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上年下降14.4%,如果剔除2016年虚增因素,比上年增长14.6%。也就是说,2016年公共预算收入虚报太多,完全包不住了,不得不补充一句“剔除2016年虚增因素”。

作为对比,我们发现2016年内蒙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32.6亿元,比2015年增长7.2%。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0%。

也就是说,至少内蒙古2016年虚报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百多亿元!这个水分可不小。

这么大的水分可不好挤完,所以内蒙古的公共预算收入今年上半年继续挤水分,只增长4.5%。

提到挤水分,怎么能不提天津呢?去年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挤GDP水分,将2016年GDP从万亿调整为6654亿,缩水约33.5%。一时间,滨海新区变“宾每新区”。

体现在今年上半年,则是惨无人道的数据回调。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9927.60亿元,同比增长3.4%,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20.9%。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类

其实天津公共预算收入滑坡的另一大原因是,其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就发生了大滑坡,导致经济增长也减缓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会受到连累。2017年,天津生产总值18595.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274.69亿元,增长仅有0.5%,这还是挤过水分的结果。如果按照2016年未挤水分的数据计算,天津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则是下滑了22.93%。

与之相似的还有重庆,观潮君曾经在《天津的今天就是重庆的明天》里说过重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与天津不同的是,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是一两年突然增加的,而是循序渐进逐渐增长的,其强大在于持久,能够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去年增速却缩减到了0.46%

在稳杠杆的今天,重庆不可能像以前一样继续大规模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21.09亿元,同比增长6.5%,只能说表现差强人意。而考察其上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只有2.7%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是类似的情况,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高。

只不过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重庆,还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但这种拉动经济的办法显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支持。今年上半年,广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很高,达到11.5%,但是经济增速也只有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也就只有3.8%。

原因复杂类

还有些省级行政区的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减缓是因为复杂的或还没有披露的原因导致的。

比如黑龙江,早在2016年经济数据就曾经挤水分,2017年能够做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公共财政收入1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似乎已经不再挤水分,而且其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有点太快了。

等到今年上半年,黑龙江数据一下子怂下来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只有5.5%,公共财政收入增长只有5.3%。有可能又开始挤水分了?这才没多久啊。在有进一步新闻之前,不敢对黑龙江的财政收入增长减缓下一个明确的判断。

另一位则是湖南,在《中国哪些中心城市GDP数字比较真实?》一文里,观潮君就曾提到过,长沙的经济数据有掺水的可能,但至今也没有挤水分的迹象。2017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4590.6亿元,比2016年增长8.0%,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5.7亿元,比2016年增长7.4%。

不过无论是去年,还是2016年,湖南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都是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2016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31244.7亿元,比2015年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2.1亿元,比2015年增长6.0%。按照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的说法,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33.9%,比上年同期下降9.7个百分点,主要是各地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大力气规范财政管理,狠抓收入质量改善,成效明显。

如果因为减少非税收入,导致湖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只有0.17%,也是有可能的,这是规范财政管理的好事,应当值得表扬。

然而,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超过10%的省级行政区就有十五个,在《中国经济下半年该怎么走?》里面,观潮君就提到了,不少省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远超过其经济增长速度。

这就意味着,不少地方的税负似乎还上涨了,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要知道,去年上半年湖南地方收入中非税收入占到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值的43.6%,显然这么高比例的非税收入是不合理的。严格压缩非税收入,就能降下不少的负担。

另一方面,减税也应该提上日程了,不然如果不减税降幅,任由某些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飞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中小企业不堪重负,经济发展失速,未来公共预算收入也会受到拖累,变成天津、湖南、重庆、广西、内蒙古和黑龙江目前的状况。

为了方便大家讨论经济生活类话题

观潮君组建了一个微信群

想入群的朋友请扫这个二维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