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不解之缘,当名画碰见科学,会碰撞出怎样烧脑的问题

艺术与科学的不解之缘,当名画碰见科学,会碰撞出怎样烧脑的问题
2018年12月19日 14:39 仁仁阅

在咱们的印象里,科学是十分严谨和严肃的,而艺术就正好相反,尤其是画画。人们可以把自己漫无边际的脑洞,通过画笔等工具展现出来。

所以,我总觉得他们的创作都是信手拈来,随便涂涂抹抹就能创造出来一幅作品。

但是,在今天为您介绍的这本书里,理工专业出生的林凤生先生却说,艺术家们可不是那么随便的人。

许多著名画家在绘画的时候,都体现出了他们对科学原理的认识与应用。

下面,我们就跟着林凤生先生一起,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世界名画吧。

西方世界对绘画的审美和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有一个——“写实”,而且大部分画家画的都是“历史画”和“宗教画”。

时间长了,大家渐渐开始审美疲劳了。

19世纪相机的发明,是压倒西方写实绘画的最后一根稻草。

绘画的宗旨从“求真”转向“求美”,一些锐意创新的画家们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当然啦,这些勇于尝试的画家们开创的新技法,也与自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批印象主义画家特别热衷户外写生,为了捕捉到变幻的光线,一个个都练就了一番迅速作画的技能。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莫奈,他算得上是印象派的旗手人物。

莫奈曾说过,要用眼睛画画、要画出照相机拍不出来的画面。而且在写生的时候,要忘记眼前的东西,所看见的只是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他本人也在实践中体现着这样的态度。

比如,为了客观记录大自然的光色变化,他常常同时架起好几块画板,根据光照的不同分别写生记录。

连看起来很平凡的“干草堆”,都能被他画25遍,还不重样呢!

不过,问题也来了。

之前西方画家们在二维平面上制造出三维空间的法宝,主要是几何透视法,就是把近处的物体画得比较大,远处的物体画得比较小。

就好像两条伸向远方的平行线,它们看起来相互靠近,最后汇聚到一点。

这种方法靠的是单眼视觉,用视觉神经科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叫做“单眼线索”。

印象派的画既不写实,画面里的参照物又少,看上去朦朦胧胧的,但为什么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画面里的立体感呢?

这个谜题在19世纪中期,被物理学家查尔斯·惠特斯通爵士给破解了。

原来印象派画家们利用了人体的“双眼视差”来制造立体感!现在我们观看的3D电影也利用了这个原理。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人在观察近处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的视网膜成像会有一些不一样。

大脑会把视网膜上这两张稍有差别的图像融合起来,生成三维立体的图像,还能顺便帮人们确定距离该物体有多远。

印象派画家常用彩色的斑点构图,这些斑点组成了相似的视觉效果,在观看者的大脑里,就融合成了层次丰富的立体画面。

除此之外,有些画家还能让人在静止的画面里感受到运动感,比如波光粼粼的水面,随风摇摆的花田。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咱们的视觉系统竟然还有点像立体声音响,是通过两条平行通道来传递信息的。

一条通道主要负责传输色彩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皮层的中脑区;另一条则负责把空间位置、形状、运动等信息传到大脑视皮层的高级区域。

大脑通过有机融合这两方面的信息,产生完整的视知觉。

所以,如果第一条通道出了问题,人就会患上色盲症。

如果是第二条通道出了问题那就更不得了了,世界在人眼里将会变成静止的,连过马路都很难!

在印象派突破了传统写实画法后,1905年的巴黎,变革又出现了。

当时巴黎正在举办秋季沙龙,前来参观优雅的艺术作品的人们惊讶地发现,怎么会有那么多“辣眼睛”的画呢,这是怎么回事?

这锅呀还得印象派来背。

印象派发展到后期形成了更为奔放的后印象派,其中,最著名的画家就是我们熟悉的梵高和高更。

他们画作中明亮的色彩触动了许多青年画家内心的狂热。

于是,这群血气方刚的小伙们干脆啥都不管了,疯狂地使用红、绿、黄、蓝等醒目且强烈的色彩作画。

同时,用粗犷的笔触、充满动感的线条画出夸张的形态。借此表达张扬的个性和复杂躁动的内心。

您还别说,因为当时没人见过色彩那么强烈的画,这种画作还吸引到了追求别致的收藏家,当场买了一幅呢。

由于画风实在太奔放,这批青年画家就被人们戏称为“野兽派”了。

不过,从科学角度来说,野兽派绘画能吸引观众眼球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的色觉非常棒,对颜色有着十分敏感的辨认分析系统;其次,色彩和人的情感关系密切。

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认为,色彩最容易引起人的两种心理活动:联想和移情,而这两种心理活动正好是启动人情感活动的金钥匙。

比如人们常把绿色看成生命与自然的象征,其实就是一种移情,起因是明亮养眼的绿色让人的眼睛很舒服。

可是为什么颜色会引起人的心理活动,又如何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研究来验证这些问题。

不过,野兽派的画作却启发了科学家们对颜色成像的研究。

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这种说法使得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物体呈现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最强的电磁波的波长。

法国科学家蒙日等人始终质疑着这种观点,因为他们发现,某一个色块的颜色和它周围色块的颜色有很大关系。

为了验证蒙日的发现,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做了个实验,叫做蒙德里安色板实验。

中间繁琐的实验过程我就不赘述啦,简单来说,这个实验最后证明,物体的颜色不单是由它反射的最强光的波长决定,还受到周围物体反射光波长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发现,科学家们继续研究起了人类色彩视觉的生理过程。

他们选了一些因为生病,失去了视觉、只保留了一点对颜色的感觉的病人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病人们对色块的感觉,不再受周围物体影响,只受色块本身的强反射波影响。

可惜,这样的研究因为缺少合适的病人做研究对象,难以大规模地进行,获取更精准的实验结果。

这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了野兽派画作的特点:颜色和形状分离!

野兽派艺术家采用了一套违背生理认知的方法绘画,把物体涂上和它本身不相符的颜色,如此一来,颜色就可以从形体中解放出来了。

于是,科学家们通过显影实验,直接测试人们在观看正常和异常颜色的物体时,大脑内部的活动有什么差异。

最后,通过一系列研究,找到了人类色彩视觉形成的过程。

人类历史上,艺术和科学的碰撞可不止这一次,每一次都擦出了明亮的火花。

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感叹说:“艺术家以他们特有的技巧探究视觉脑的构造,所以艺术家其实就是神经科学家。”

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和作者一起进入艺术家们的世界,发现其中暗藏的科学定律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