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收购“网红”贝拉米, “填坑”还是“贴金”?

蒙牛收购“网红”贝拉米, “填坑”还是“贴金”?
2019年09月16日 19:30 时代财经

蒙牛正在试图通过并购来填补君乐宝“单飞”后腾出的缺口。

蒙牛乳业(2319.HK)今日早间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以每股12.65澳元 (约人民币61.55元)收购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 BELLAMY’S AUSTRALIA LIMITED )的全部股本。此次交易总价不超过14.6亿澳元(约人民币71.04亿元),交易完成后,贝拉米将成为蒙牛的全资子公司。

对蒙牛来说,收购贝拉米将与蒙牛现有业务形成互补,同时填补出售君乐宝对蒙牛经营体量的缺失。此外,蒙牛的收购对贝拉米来说也称得上是一种“解套”,后者的业绩因一直未能通过中国奶粉配方注册而大幅下滑。

“填坑”还是“贴金”?

三聚氰胺事件曾将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拉至谷底,但10年过去,国产奶粉重新洗牌,渐有抬头之势。

据尼尔森数据于2019年3月公布的《2018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环境洞察》报告,2018年国产奶粉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0.7%上升至43.7%,销售额增速从2017年的14.5%上升至21.1%。

有两组围绕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数据让人深思。

一方面,国家市场总局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近3年抽检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以上,许多关键指标优于进口奶粉。

另一方面,尽管国产奶粉仍占市场供应的主体尤其是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但是一二线城市的大量消费者倾向选择进口奶粉。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增速达29%。

此前时代财经曾采访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多名奶粉消费者,他们也大多回复称:依然偏爱和信赖进口奶粉,“只要有可靠的渠道,首选依然是进口品牌”。

一边是国产奶粉品牌日益提升的产品质量,另一边则是其在国内市场,特别是一线市场偏低的品牌声誉,两者之间倒挂明显。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蒙牛方面希望借助贝拉米外资的声誉,为自家品牌“贴金”。“蒙牛奶粉板块的体量和品牌力偏弱,贝拉米作为澳洲网红品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蒙牛奶粉的品牌高度,以便其更顺利的进入一二线市场,”朱丹蓬表示。

另一方面,蒙牛此次的收购之举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填补君乐宝出走后的空缺有关。

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贝拉米是澳洲上市公司,业绩可以并表蒙牛,贝拉米整体市值约为50亿元(人民币,下同),弥补了君乐宝“离开”后造成的营收数字损失。

今年7月,蒙牛发公告称以总代价40.11亿元“低价”抛售其所持有的君乐宝51%的股份,引发市场震动。

君乐宝属于蒙牛的优质资产,自9年前投入蒙牛怀抱之后,君乐宝将营收从十亿拉升到了百亿大关。而在蒙牛2018财年的700亿营收中,仅君乐宝一项就贡献了130亿元,君乐宝的单飞,意味着至少拿掉了蒙牛两成的营收。

同时,君乐宝还是蒙牛奶粉业务和低温酸奶业务板块的重要支撑。

2018年,君乐宝奶粉业务销售额突破50亿,同比增长超过100%。在低温酸奶市场君乐宝也颇具优势,系列酸牛奶市占率高居全国第四位。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收购贝拉米之前,蒙牛手中一直还持有另一有机奶粉品牌arla,收购贝拉米后,两个品牌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可能。

宋亮认为,对于有机奶粉这一品类,蒙牛在有了arla之后,其实没必要再有一个类似的产品,其收购的主要意图应该还是利用贝拉米这一相对优质的品牌。同时,结合蒙牛在澳洲收购的burra工厂,蒙牛可以进一步加码婴儿食品,同时打开澳洲跨境电商”。

朱丹蓬则认为,随着高端有机奶粉将成为未来市场增长和竞争的核心,多品牌战略的布局也有利于企业方抢占市场的长期规划。

对于本次收购,蒙牛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市场需求的增加。他们表示,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儿童的开支增长等因素的带动,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中国的所有乳制品板块中最大、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与此同时,贝拉米在澳洲、新西兰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营运与蒙牛集团扩展海外市场战略——以短期内聚焦扩展东南亚和澳洲等市场——一致,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儿食品产品也比蒙牛集团现有的业务板块能收获更高的利润率。

存在预亏风险的收购标的?

与竞争对手伊利的全品类战略不同,蒙牛近几年明显加强了投资并购频率,开启了“买买买”的战略。为扩大自身体量和经营范围,蒙牛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收购雅士利和现代牧业,并在2018年12月购买了圣牧高科51%的股份。

其集团总裁卢敏放曾在业绩会上公开表示,“收购、并购是公司千亿战略的重要一部分,目前公司现金流很充裕,无论是国内、国外,只要有好的机会,符合蒙牛战略及核心业务的,我们看好了就会去做。”

资本运作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地扩大和加强弱势板块,缺点则是伴随着能否有效消化和整合的不确定性。虽然贝拉米在去年实现了扭亏,但其近期的业绩表现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存在预亏风险的收购标的。

据贝拉米2018年的财报数据,该年度公司利润为4327万澳元(约2.1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但在2018至2019财年上半年,贝拉米的营收下滑26%至1.3亿澳元(约6.34亿元人民币),利润同比下跌63%,从同期的2260万澳元(约2.11亿元人民币)降至840万澳元(约4096万元人民币)。

对于业绩的下滑,贝拉米曾在公告中表示,一大原因就是还未获得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发的配方注册证。其官方数据显示,受配方注册影响,贝拉米中国线下渠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不到6%。上述原因也使得贝拉米在中国的销售打起“擦边球”,即只能以跨境购的方式进行销售,几乎所有的线下渠道均不能公开销售该品牌产品。

宋亮认为,在中国经历了政策风险后,贝拉米业绩下滑明显,此时蒙牛算是助其解套,同时也可以让贝拉米迅速获得中国配方注册,规避政策风险。而在收购贝拉米后,蒙牛能够利用在澳洲收购的burra工厂,为贝拉米代工。

不过,对于蒙牛而言,从现代牧业到圣牧高科,每次出手并购,遇到的阵痛也很明显。以2018年为例,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合计亏损就达到27亿。这样的不确定性,对蒙牛千亿战略目标的掣肘同样明显。

但好消息是,从目前来看,蒙牛的收购对象们业绩也都趋向好转。除了早已扭亏的雅士利外,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的业绩也均有所增长。

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实现营收25.70亿元,同比增长4.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4亿元;中国圣牧发布的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为14.21亿元,同比增长1.5%;亏损额也由去年同期的12.78亿元缩减至2080万元。

2020年实现千亿目标的时限就在眼前,在出售君乐宝后,手握大把现金的蒙牛自然不会停止资本运作。业绩不佳的贝拉米还算不上是“烫手的山芋”,但对于蒙牛来说,能否复制其此前收购雅士利、现代牧业等之后“妙手回春”的功效,继续玩好这场资本的游戏,才是关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