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创业板上市,却因发不起工资而放弃经营,新三板“无人机行业领跑者”凉了!

说好创业板上市,却因发不起工资而放弃经营,新三板“无人机行业领跑者”凉了!
2018年08月14日 22:48 犀牛之星

文|犀牛君

这年头创业不易,企业在发展瓶颈中一旦转型失败,很可能一切努力就“付之东流”。这不,号称“无人机行业领跑者”的新三板公司莱盛隆(835826),由于经营困难,突然宣布“放弃经营”!

1

无力支付员工工资 放弃经营

8月14日,有知情人士向犀牛君爆料,新三板公司莱盛隆宣布“放弃经营”。具体情况为,莱盛隆贴出一纸公告称,公司经营不善,拖欠全厂员工5月份部分及6、7、8三个月全部工资,公司无力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并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图片,莱盛隆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胡汉明在上述公告签字,且已加盖公司公章。

犀牛之星APP显示,莱盛隆是一家集手机配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移动电源、电池、充电器等手机零配件。

2016年莱盛隆开始转型,当年7月,公司成立无人机事业部,并在2017年设立了河南莱盛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龙江莱盛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从事无人机研发及销售业务。

在2017年报中,莱盛隆表示,“2017 年度,公司在产品上进行了战略化调整,削减了手机配件利润低的产品,如保护膜,充电器等,并开拓了无人机市场……无人机植保服务的利润空间较大,市场空白度较高,公司产品定位准确,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转型后莱盛隆业绩并不如意。

2014年至2016年,莱盛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04.12万、8051.98万、1.15亿,归母净利77.56万、519.23万、764.41万。换句话说,转型前的莱盛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营收年复合增速67%,净利年复合增速213.9%。

而转型后的第一年,2017年,莱盛隆营业收入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滑。所幸,无人机服务费收入达到754.72万元,占营收的7.20%。且植保无人机毛利较高将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增长3成至1052万元。

据了解,莱盛隆在黑龙江(东三省)、新疆、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全线启动“三一”工程,并成功在东三省占领了制高点,植保无人机4S店开始崛起。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有的三款产品为:3WD-LSL-6-15L、3WD-LSL-8-30L、3WD-LSL-18-65L。

除此之外,莱盛隆还在年报中称,至今为止,植保无人机行业里飞机药液载重最大限度为10L,而莱盛隆第一代产品便实现了技术突破,3WD-LSL-6-15L型号无人机载重15公斤;3WD-LSL-8-30L型号无人机30公斤药液载荷让效率更高,实现了技术领先;3WD-LSL-18-65L型号无人机全国首创80公斤药液载荷和自助巡航定位系统,成为行业标杆,至今无人突破,并成功申请到电机专利,承重能力更强。

按道理说,转型第一年,公司产品尚未完全打开市场,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也算是件稀疏平常的事,况且转型后,产品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毛利大幅提升,公司前景应该不错。但坏就坏在公司植保无人机产品品质出现了问题。

2

“炸机”事故频出  遭代理商集体维权

据媒体报道,7月初,来自东北的14名农户带着27台总价140多万的植保无人机来到莱盛隆总部东莞协商退货。

其中,魏华东、范金索等人代表黑龙江农垦集团辖区下的30多个代理商,千里迢迢到东莞,是因为莱盛隆生产的无人机产品无法按时交付、高管失联、频繁“炸机”。

据魏华东提供的合同,他一共向莱盛隆订购了3台无人机,总金额为22万元,根据合同莱盛隆需要在4月份交付3台负重15升的无人机,同时配备3台备用机,以备代理商在农忙时刻使用。

但是到4月份后,逐渐进入农忙时间。魏华东等代理商始终没有收到设备,与莱盛隆负责人联系后,对方的说法就是需要等。“期间有部分代理商收到了设备,但是作业起来飞不了多久就‘炸机’,可能是质量问题,莱盛隆一直没办法交付。”

到7月份,莱盛隆东北分公司开始将责任推给东莞总部,而当时负责签约的莱盛隆副总经理罗文星失去联系。

并且,魏华东当时向莱盛隆付钱的时候,对方没有出具发票,甚至没有收据。还有部分代理商将资金打到了据称是莱盛隆董事长胡汉明女儿“胡碧玲”的个人账户。

据了解,莱盛隆的无人机产品在2017年便出现在东三省农场。当时大疆创新和极飞已经开拓了市场,莱盛隆采用了比较激进的做法,在宣传上抓住两个痛点:

一是负载重,此前无人机负重都在10升以下,莱盛隆宣传的产品最少的负重15升,此外还展示了负重30升和80升的无人机。

二是承诺交付的备用机多,其他品牌大约30台无人机配备一两台备用机,莱盛隆大胆喊出了一台无人机配一台备用机。

魏华东表示,“当时莱盛隆的无人机只在场地试飞了一下,没有去农田作业试验。像大疆这样的无人机稳定性还不错,以为行业之间差距不大。热门品牌代理权拿不到,莱盛隆的代理权门槛低,起初要采购10台无人机才可以做代理,后来门槛降低到只要1台,我们几乎是抢着交钱的。”

“当时莱盛隆宣称自己是上市公司,信誉有保证,而且宣传承诺上比大疆还好,我们想怎么也能卖出去十台、八台的。”魏华东表示。

但最终,在经历了夸大宣传、推迟交货、高管失联、“炸机”等事故之后,魏华东等经销商选择踏上千里维权之路。

截至目前,莱盛隆未对公司所涉及的上述事件进行披露。

3

内忧外患 贸然转型酿苦果

魏华东等人的维权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但莱盛隆确确实实在吃贸然转型的苦果。

在外部方面,植保无人机行业竞争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打出植保无人机的概念。此外,新三板上同样有10多家公司涉及植保无人机相关业务。

另一方面,莱盛隆“杀入”无人植保机赛道的时间点正值行业寒冬。据前瞻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国内无人机企业进行了24次融资,拿到17亿元;2016年融资次数骤降至14次,融资总金额只有8.5亿元。

在内部因素方面,莱盛隆自有资金不足,无法支撑无人机技术研发所需要的资金。

要知道,无人机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而技术的突破则依赖与研发投入。“植保无人机似乎不存在什么门槛,但成本是制约它发展的主要因素”,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强指出在植保无人机行业想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仍取决于电池性能,“电池续航长、质量轻、价格便宜,对环境无害,这需要长期投入研发。”

莱盛隆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莱盛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048.94万、-2688.40万、-304.96万;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分别为7010.43万、9110.18万、8952.89万,公司并无过多资金投入研发。事实上,在2016、2017年财报中,莱盛隆也均未提及无人机研发相关的投入和费用。

在自身资金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如果能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莱盛隆并不受资本青睐。在行业内企业纷纷融资的2017年,莱盛隆并未获得融资。

2017年下半年,七维航测(430088)、无人机(832201)、中天引控(836713)、中讯四方(430075)、全丰航空(839329)等9家新三板无人机企业完成或启动募资,募资总金额超过9亿元。

但,莱盛隆却“不为所动”,仅有的一笔融资发生在2016年,定增对象为公司核心员工。

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莱盛隆迫不得已选择多次采用股权质押方式补充流动资金,累计质押比例为61.14%。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流动负债近亿元,对外融资也无门,资金紧张的莱盛隆在无人机研发上投入不明显,或许是导致其产品出现“炸机”的原因之一。

令犀牛君感慨的是,在其官网宣称“2019年实现全国第一家农用植保无人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莱盛隆最终连员工工资也发不出,只能宣布放弃经营。只能说,“跨行有风险,转型需谨慎”。

现已经入驻合作平台:

证券时报 | 东方财富 | 金融界 | 投资界

证券之星 | 中金在线 | 腾讯财经 | 雪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