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买保险|网购“奶头乐”保险,失足一时,后悔一生

如何买保险|网购“奶头乐”保险,失足一时,后悔一生
2018年08月17日 16:45 唐僧保

百度或微信一下

唐僧保

让精算师帮助每个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本文以相对含蓄的原标题《警惕“奶嘴”类型保险产品》首发于我的财新专栏。

2017年底我和几位保险业自媒体朋友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线下分享活动,我做了一场《全球四大寿险市场产品大比拼及启示:粗略观察:美、中、日、英》的主题演讲;其中,我根据我对全球保险产品的粗略观察,提出了“奶头乐”保险的概念,希望藉此“哗众取宠”的概念提醒广大朋友谨慎投保、为家庭配置适宜的保险保障,希望藉此为中国寿险业“保险姓保”助力。

《全球四大寿险市场产品大比拼及启示》演讲截图

说一个美国“碎片化”保险的笑话:美国某公司员工经常出差飞行,公司给员工投保了在机场由于心梗导致身故的“碎片化”保险。某员工太太得知后,对她丈夫说:如果你突发心梗请一定提前告诉我,并且要坚持住,我立即开车送你去机场。

再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事:每次我从香港到内地,手机上不能用境外可用的搜索引擎而只好用国内某搜索引擎,而这个搜索引擎的搜索框下方经常跳出具有情色暗示的图文,我截屏发到朋友圈“吐槽”,反被朋友开玩笑质疑我平时搜索的内容有问题,说是“定向推送”。

以上的笑话和小事都和一个传说中著名的政治战略相关,都是这一传说中的政治战略被运用到商业世界的典型案例。这个战略就是大名鼎鼎而又出处存疑的“奶头乐战略”。

据1996年出版的德国畅销书《全球化陷阱》(The Global Trap)记录,1995年一个汇集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界精英的大会上,近代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奶头乐战略”,用以解决参会精英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带来的“二八现象”:世界上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80%的大多数却被不断“边缘化”,阶层固化、阶级冲突、社会动荡的风险剧增。

“奶头乐战略”的核心是给被边缘化的大多数一个“奶嘴”,让他们在色情业、网络游戏、肥皂偶像剧、“小鲜肉”真人秀、明星八卦、政治口水战中获得即时快感和情绪宣泄,“停止哭闹” ,安静得做一个逐渐失去理性思辨能力、叼着并不流出乳汁的硅胶奶嘴的小婴儿,“快乐”地安守现状,虚掷人生。

虽然畅销书《全球化陷阱》中提到的会议并没有被西方主流媒体和严肃出版物所引用,但是日、韩等国其实早就推行过类似“奶头乐战略”的“3S政策”(screen,sports,and sex),其中“screen+ sex”的色情影视业不仅影响了他们本国人,更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输出到中国。

无论“奶头乐战略”是不是布热津斯基在1995年提出的,类似的战略至少都已经在商业世界中被肆无忌惮、毫无掩饰的运用。例如,搜索引擎下出现的情色暗示图文,例如让人算不过账来的“网购节”折扣券,例如风靡各年龄阶层、让许多人欲罢不能的全民网络游戏,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东西都是能刺激流量、带来转化、令大多数人被吸引的“奶嘴”。

“奶头乐战略”如此有效且威力巨大,让价值观平平、以逐利为首要考虑的企业趋之若鹜,包括部分保险公司。

“奶头乐战略”在保险世界里攻城掠地,却令我担心,因为所有“奶嘴”类型的保险产品和其他所有“奶头乐战略”所使用的“奶嘴”一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似是而非,吸引人却不能提供真实满足;二是征收“智商税”,用虚幻的满足感令人逐步失去反思和求真的能力。

《全球四大寿险市场产品大比拼及启示》演讲截图

削足适履地减低保额、拆分保险责任的低保费、低保额、碎片化承保责任的保险,不能有效对冲通胀风险的长期储蓄型保险,短期内预期收益高但底层资产同样风险高的短期理财险,等等,都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然而,这些产品并没有提供实质意义的死亡、病残、通胀和长寿风险保障,因此难言真正保障风险的保险。

道理非常简单:保险,是用来保障风险的金融工具;不提供显著风险保障,而迎合或刻意利用民众金融无知的保险产品,在我看来,都是“奶嘴”类型的保险产品。

其问题在于,有关机构为了赚快钱而把风险保障缺口留给了客户和社会,给客户虚妄的“有保障了”的感觉,但是实质上客户还处于没有保障(uninsured)或保障不足(under-insured)的风险裸奔状态。

“奶嘴”类型保险产品对真正提供简单完整的死亡、病残、通胀、长寿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形成了替代和挤出效应,卡住了好产品的脖子,“卡你脖”(cannibalization)效应非常显著。可惜,市面上充斥者这类产品,并且由于其“奶嘴”特性非常热销。

《全球四大寿险市场产品大比拼及启示》演讲截图

如何鉴别一款保险是否属于“奶嘴”类型的保险呢?我个人的建议还是要从“险”出发,明确保险的作用是对风险进行管理和保障。

例如储蓄型保险,乃至任何储蓄功能的金融产品,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货膨胀风险,不能提供通货膨胀风险管理功能的长期储蓄产品,本质上都是“奶嘴”类型金融产品。

又如死亡风险保障保险,如果一款保险的最高保额不及被保险人5-10倍的年收入,那么这款保险就难以供充足适宜的风险保障,即便由于最高保额低而不用体检、单价低、可以便捷购买,其本质上也是一款“奶嘴”类型保险。

再如开篇提到的所谓的“碎片化”保险产品,市面上类似的保障责任被刻意碎片化以降低单价、促进交易转化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我看来也可归类为“奶嘴”类型保险。

对于保险客户而言,“奶嘴”类型保险产品会给客户虚妄的“有保障了”的心理满足感,但客户实质上仍在风险面前“裸奔”。

对此,我只能给大家一个小小建议:在投保之前,刻意提醒自己要警惕“奶嘴”类型保险产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被征收金融“智商税”,要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多问问题,按自身风险状况、风险偏好和财务需求谨慎选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