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近日,李想在一次采访中回应了不想造车,要做人工智能企业的相关问题。李想称,人类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要选择一个森林,要做那个森林里最大的,无论它多么难,无论它需要经历什么样的困难,绝对不只做一棵树了。
一时间,李想的这一番话迅速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固态电池一旦到来,理想的增程优势就没有了,而纯电产品力目前又跟其他家是有差距的,感觉是想提前给自己找后路。
另有网友指出,做企业是要有长远眼光的,李想这几个月的沉淀肯定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尤其是对于造车方面的,与其说不想造车了,不如说是不想以现在这种形式造车了。
众所周知,今年是端到端大火的元年,很多车企的智驾团队大规模削减,规控人员甚至直接裁撤,拉高了大模型训练的优先级。这不单单是一种降本策略,也是一种对于大模型掌握程度的测试。同时,很多车企的进度开始触及了AI大模型的真正价值,有能力的企业开始纷纷转向全面科技型企业,而非纯粹的车企。
知名汽车博主云锂君同学表示,如果以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智驾层面,都能够在黑盒中迭代出可以量产、符合标准的端到端智驾,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大模型能力可以深入到汽车的其他架构中去,甚至是汽车以外的其他领域。这里最具代表性的车企就是小鹏,智舱、智驾、智能机器人、乃至于操作简化的民用飞行器全线推进。
“事实上,现在智驾走在前面的车企,都提出了类似一元大模型的概念,这是一个庞大的黑盒系统,大家都在朝着彻底的E2E进发。”云锂君同学认为,这并非一家车企决定转不转向的问题,而是一家车企有没有能力的问题。只要有能力,行业和资本市场都会推着你去做,而不是让你在那边思考要不要做。
《财圈社》编辑注意到,事实上,李想对于转向人工智能的想法早有端倪。早在今年2月,当苹果宣布放弃造车转而专注于人工智能时,李想就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支持,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时机也恰到好处。
他认为,如果苹果成功开发面向消费者的AI产品,它有可能成为一家市值10万亿美元的企业;反之,如果在这个领域落后,则可能只保持在1万亿美元左右。李想强调,人工智能将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和交易的核心入口,对苹果而言,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即使苹果在汽车制造上取得巨大成功,也只能为其增加2万亿美元的市值,但这一切的前提仍然是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汽车的电动化只是上半场,真正的决赛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李想还指出,手机衍生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于数字世界,即比特的世界;而汽车的人工智能则扎根于物理世界,即原子的世界。这意味着人工智能跨越了虚拟与现实两个层面。要实现人工智能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关键要素:人才、数据和算力。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已于日前离职,并作为联合创始人,与地平线前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成立维他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负责具身智能的产品化和市场。据悉,维他动力聚焦AI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研发,将打造面向用户的机器人产品。
李想不想造车,意图转AI之举是否具有前瞻性呢?毕竟当年别人做纯电时,李想反其道做增程,结果大获成功,现在很多人转增程了,他又不想造车了,要做人工智能企业,这一次他又能否再次押注成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