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买债,又要大放水了?

央行买债,又要大放水了?
2024年04月01日 12:35 石榴询财

周四,南华发了篇文章,说据传中国央行时隔20年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

然后一帮大V又开始,什么中国版的QE要来了,要大放水了。

听得老南手捂菊花,笑而不语。

老南周四上午第一就在“16号内参”分析了这事,今天再来写下。

01

先说下央行二级市场买国债,会是真的还是假的。

老南判断,这事大概率为真。

因为原因很简单,去年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文件中,明确提到了这个操作:

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这是公开发布的文件。

因为央行买国债,不说日本了,在欧美都是央行非常常规的操作。而中国过去20年央行没买国债,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因为90年代初,财政央行不分家,财政直接在央行透支或挂账,形成了赤字货币化,央行心有余悸。所以后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央行不能从一级市场买国债。

2000年中国入世后,外贸大幅增长,光是吸收外汇形成外汇占款,就已经导致货币超发了,当时也不需要购买国债作为投放货币的手段。

2013、14年之后,央行创造出了MLF等一系列工具,来应对外汇占款增量的不足问题。而MLF的底层资产,就是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有兴趣可以参考老南18、19年写的《房子为什么涨了十年?》、《慌!最近究竟怎么了?一文说清楚》。当时,4、5年前,也是很多人说大通胀要来了,老南就说需求不足,通胀概率很小。

所以,央行从二级市场上逐步购买国债,无论海外经验,还是国内现实、法律框架,本身并无问题。

02

下面聊第二个问题,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债,是不是QE,大放水?

正好最近老南在测试各种Ai,用这个问题去问了国产Ai,kimi的回答各位感受下:

流动性操作(狭义公开市场操作)、量化宽松(QE)、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现代货币理论(MMT)之间的区别。这些操作虽然都涉及到央行购买国债,但目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QE通常是在传统货币政策失效时采用的非常规措施,而YCC则是央行设定并维持特定期限国债的收益率目标。

有没有被惊艳到?这个回答碾压那些喊通胀来了的各路大V。

网上有句话,叫“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央行买债的目的、规模、持续时间、操作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差异非常大。

周四当天,摩根士丹利也发了个研报,认为中国量化宽松还不会发生。

中国央行基本没有持有国债,和美联储、欧洲央行差异巨大。

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国债的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机构就有钱去一级市场买增发的国债。

现在经济不好,居民和企业不愿意融资投资、扩大生产,给这个群体释放流动性,完全释放不出去。这也是我去年以来一直建议大家关注的M2、M1价差的原因。

而国债成本低,机构和居民也需要国债作为资产,定向释放给政府,政府来花钱拉动经济。

03

老南周四也问了位债券交易员朋友,反馈这事传了一上午,对债券盘面基本没啥影响。

他们认为是偏中性,即对这个事还是要看上面的目的,如果是觉得之前力度不够,要加强力度,那对债券是利好。

但目前看更像是觉得之前政策目标达不到,加个补丁,那市场已经定价过了,不会重复定价。所以目前更偏后者。

经济讨论的门槛很低,谁都能来说一句,只要说得够吓人,就有流量。但有价值的讨论,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基础常识。

如同今天公布的制造业PMI,更值得关注下:

—本文首发拾榴询财公众号,关注我们,发现更多金融真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