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一直在试错,却唯独少了一丝坚持

中国的房地产,一直在试错,却唯独少了一丝坚持
2018年06月09日 10:57 三楼地产

最近,有关深圳的住房问题,讨论的足够多了。很多人都看清了,这是要继续走新加坡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住房保障制度。一种是提供公共租赁房,另一种是给租房补贴。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自有率并不高,但以上两种模式在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上还算成功。

但新加坡不同,新加坡通过大量新建廉价“组屋”卖给居民,截至目前,至少有82%的居民居住在“组屋”里,而该国整体住房自有率超过了90%,新加坡房价虽高,但普通民众并不会为房价所累。

新加坡模式有两个优势:

一是“组屋”的是通过土地划拨的方式实现的,价格不高,民众购买“组屋”可使用公积金和低息贷款。此外“组屋”有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高效而廉洁的新加坡政府确保了“组屋”分配的绝对公平。

二是纯商品房的土地出让金纳入储备金,不归政府支配,断绝了土地财政的可能。

中国显然看到了新加坡模式的长处,特别是部分地方城市,更加迫切希望通过引入新加坡模式来解决高房价问题。深圳已经先行了。

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四者的比例是4:2:2:2,商品房被定位为“豪宅”,未来只少量提供给富人,而人才房、安居房和公租房,分别对应优先保障型人才,普通收入者和低收入人群。

这个安排,将目前深圳楼市的绝对主角的商品房比例压缩至40%。总住房供应是170万套。

效仿新加坡模式,在我看来根本行不通。至少有这几个问题。

1、新加坡已高度城市化,我们则不是

一个城市国家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大国中的一个城市,水土不服首先体现在人口上。

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总人口是相对稳定的。

而新加坡,所有居民都已经进城,土地价格虽高,房价虽高,但是只有富人要面对。新加坡没有土地财政,相关收入可以用来兴建大量的廉价组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住房自给率可以迅速提高。

我们则不然,不仅要解决存量人口的住房问题,更要解决源源不断的增量人口的住房需求。

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提高非常快,2017年的官方数据是58.52%,但必须要提醒的是中国还有近2.5亿的流动人口,实际户籍城镇化率只有42.35%。

深圳人口增速非常快。深圳预计到2035年总常住人口达到1800万,新增550万,三口之家一套房,则需要180万套,缺口大约只有10万套。但实际上,到2016年,深圳实际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人。18年后,实际人口恐接近3000万人,这点房子根本不够用。

三农问题是我们最大的国情,新加坡没有这个包袱。这个差别非常关键,被我们给选择性忽视了。

2、保障房的资金哪里来?

无论是当年的经适房,两限房,还是现在的人才房和安居房,本质都是来自于高价的商品房的反哺。

但现在悖论来了,只有商品房价格稳住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反哺人才房和安居房,所以商品房的供应必须收紧,就像现在深圳压缩商品房供应比例至40%。但如果减少高价商品房的供应,收入规模又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人才房和安居房建设。结果是房价越来越高,人才房和安居房又不够,进城人员无法获得住房。

而新加坡之所能成功,它靠的是土地收入完全用于组屋建设,我们的土地收入恐怕还得用来还债。不光是深圳,全国大批城市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保障房资金存在巨大缺口。这还没算大批进城人员的居住需求。

我们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比较严重的土地财政问题,拿不出足够的钱来盖足够的廉价保障房来覆盖绝大多数普通人。深圳存量人口中,住房自有率也只有21%左右,还有新增的人口,走新加坡模式太难。

任志强说的还是很对,土地国有这个大前提决定“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其实都只能是蜻蜓点水。

说到这,住房问题应该怎么做,其实很明显了。继续坚持市场为主,有足够决心来增加供应才是正道。

中国的房地产,一直在试错,却唯独少了一丝坚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