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纳古墓群:不在阿斯塔纳,而是在中国

阿斯塔纳古墓群:不在阿斯塔纳,而是在中国
2020年02月13日 11:29 游戏直播的那点事

提到阿斯塔纳这个名字,你会想到什么?

对于世界地理或者中国邻国有比较多了解的朋友,可能会想到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哪怕你打开地图,以“阿斯塔纳”为关键词搜索,地图也会将你指向哈萨克斯坦境内。

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努尔-苏丹(Nur-Sultan),原名阿斯塔纳(Астана),是这个国家第二大城市,伊希姆河穿城而过,生态环境良好,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铁路交通枢纽。虽然早已改名,但很多人标注的还是阿斯塔纳,就像是很多人在胡志明市也说是在西贡一样。

然而,这里要说的阿斯塔纳,并非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而是中国新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它位于吐鲁番市市东南40公里左右。由于吐鲁番年降水量少、蒸发量高,这里曾出土过许多保存较为完整的文物和干尸,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所谓“阿斯塔纳”,在维吾尔语中是“首府”的意思,据陈为晋唐时期各族居民的公共墓地,映证了丝绸之路重镇多民族融合的状况,但根据之后在吐鲁番博物馆和自治区博物馆内对阿斯塔纳出土文物的观察,这里埋葬的居民在当时应该算较为富足,可能相当于如今城市的中产阶级。

阿斯塔纳墓葬多为斜坡墓道洞室墓,一座完整墓葬平面大致呈“干”字形,下阶梯进入木门往里,设有两个较小的耳室,之后才是主墓室,这样的构造也为墓葬内部隔离出一个干燥的保存环境。

根据景区介绍资料称,此处出土的文书最早为西晋秦始九年(公元273),最晚到唐大历十三年(公园778)前后五百年之久,这些文书有契约、籍帐、官府文书、私人信件等,大自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小到纯属个人生活琐事,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一走进阿斯塔纳墓葬群景区,就能看到一座上身相拥、蛇尾相交的人首蛇身塑像,它的原型为1965年在40号墓出土的唐代彩绘伏羲女娲绢画,现藏于乌鲁木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

虽然发掘墓葬文物数量众多,但对外开放的墓葬并不多,我们参观时仅有72TAM216、72TAM215、72TAM210三座而已,均为唐代斜坡墓道洞室墓。

72TAM216墓葬曾出土文物《唐天宝元年(742)残辩辞》《唐玄宗某年残籍帐》文书等,主墓室后壁绘制有欹器、金人、石人等内容的六曲屏风壁画,极具现实生活感,据悉为我国先秦两汉以来产生和流传的“列圣鉴诫”的儒家观念故事。墓内夫妻合葬的尸体已朽,故而未见。

72TAM215墓葬全长31.98米,深5.26米,曾出土《唐冯盛等夫役名籍》《唐残书牍》文书等,主墓室后壁的壁画为中原风格的六曲屏风山水花鸟画,具体内容为鸭、野鸡、鸳鸯、野鸭等鸟禽,兰花、百合等花卉,山峦、流云、飞燕的远景,运用色彩红、黄、蓝、绿为唐代常见的鲜艳用色,总长约3.75米,高约1.45米。墓葬内部夫妻合葬的尸体同样已朽。

72TAM210墓葬全长20.05米,深5.55米,曾出土木碗、木罐、木梳、铜镜柄、泥塑水井及辘轳模型、泥俑、草俑、葫芦片、麻布等,还有《唐太夫人随葬衣物疏》《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安西都护府户曹关维车脚价练事》《唐显庆三年(658)具注历》等文书。与前两个墓葬不同,这一墓葬内部尸体保存非常完好。

由于参观范围受限且不能在墓室内拍摄,很多物品也早就挪到别处的博物馆里,我们在15:20离开了阿斯塔纳古墓群遗址,前往久负盛名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途中,经过了胜金口石窟,此地也曾出土过陶器、木器,纸质汉、回鹘文及吐蕃文文书,壁画内容丰富,既有佛教、摩尼教等多宗教特征,又融入了不少当地元素,但由于不对外开放,只是在路边下车拍摄了石窟远景及其所在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出山口一带洪积台地自然景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