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作,在北京畅听新浪潮回声!

大师之作,在北京畅听新浪潮回声!
2019年04月07日 21:22 科技创造明天

对于迷影者来说,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的“新浪潮回声”单元一定备受瞩目。

60年前兴起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其意义在此毋庸多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映并没有像惯常的那样,只以戈达尔、特吕弗这两位影迷圈人人皆知的导演作品为主,还选择了同样伟大、丝毫不比前两位逊色的新浪潮导演代表作,让人眼前一亮!

单元中,既囊括了同为《电影手册》出身的巨匠克洛德·夏布洛尔、埃里克·侯麦雅克·里维特,也包含了摄影师转行、至今仍活跃在影坛的“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更有“后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莱奥·卡拉克斯。精心挑选的六部大师之作,每一部都充满了新浪潮独特而迷人的作者美学,也饱含了电影大师们突破常规、大胆创新的电影精神。

1959年初上映的《表兄弟》不仅是克洛德·夏布洛尔的处女作,在电影史上也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开山之作。电影表现了对法国中产阶级虚伪空洞生活的质疑,通过一对出身、性格都截然不同的表兄弟之间的冲突,强化不同价值观的对峙。夏布洛尔凭借该片在当年的第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鸣惊人,并收获了最佳影片金熊奖,成为新浪潮的经典代表作。

作为电影手册五虎将之一,雅克·里维特一直以来坚持电影创作的艺术纯粹性,其作品也具有鲜明的实验精神。他的电影拍摄周期都比较长,作为新浪潮第一个开始拍片的导演,这部长片处女作《巴黎属于我们》却直到1961年才上映。电影讲述大学生安妮结识了一群戏剧的朋友,并加入了他们的剧组,结果戏剧成员接连遭遇不测,使得安妮十分困惑和不安。里维特在营造神秘暧昧的悬疑气氛上非常独到,也通过情绪的渲染反映了巴黎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新浪潮佳作。

埃里克·侯麦可谓是大器晚成,早年以记者为生,39岁才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长片《狮子星座》。电影于1962年上映,讲述了寄居巴黎的音乐家皮埃尔,随着姑妈去世留下的可观遗产,以及不断出现的意外事件,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实的镜头搭配浓重的文学腔调,侯麦日后的风格已在这部电影中初显雏形。故事也富含着侯麦对于现代人生活的反思,像一则充满哲理韵味的道德寓言,嘲讽了现代都市浮华外壳下的冰冷现实

另一部放映的侯麦电影是1983年的《沙滩上的宝莲》,这也是侯麦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与《狮子星座》不同,这部电影已经是彩色片,故事背景也从大城市转移到了乡间海边。电影依旧是侯麦式的道德寓言,围绕了三男三女在海滩上的艳遇故事,一边涌动着爱情邂逅的心动和甜蜜,一边揭露着现实的谎言和虚伪。不得不说,彩色的画面让侯麦清新、简约的影像风格变得更加迷人。

阿涅斯·瓦尔达的创作周期十分漫长,直到今年还有新片上映,而她的第一部长片则要追溯到新浪潮发生以前。1961年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是她在新浪潮时期的重要作品,其手法新锐,摄影精美,内涵深刻。电影以近乎与现实同等的时间长度,记叙了一位女歌手克莱奥下午5点至7点在巴黎街头游荡的过程。在仅仅两个小时内,通过形形色色的相遇和拜访,探索了克莱奥起起伏伏的内心世界。

跟前面几位大师比起来,莱奥·卡拉克斯是真正的晚辈了。他成名于1983年的处女作《男孩遇见女孩》,随后与朱丽叶·比诺什合作拍摄《坏血》,再次受到好评。本次展映的是他1991年与比诺什二度合作的电影《新桥恋人》,故事讲述了一个富家女与流浪汉之间疯狂而浪漫的爱情故事。其颠覆的故事,炽烈的情感,充满诗意的镜头,非常适合情侣一起来观看。

不知哪位导演才是你的心头好呢?还是说,想要把整个系列全部集齐呢?无论怎样,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对于热爱电影的你,绝对不能错过!

四月,让我们一起来北京畅听新浪潮的回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