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涛:推行风险减量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

周运涛:推行风险减量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
2024年05月09日 15:31 A智慧保

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抓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加强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夯实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政策指引下,以风险管理见长的保险业该如何深度助力国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将注重事后理赔向强化事前风险防范转移?

1月18日,由A智慧保与新时代保险研究院联手打造的2023年度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保险鼎峰108将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激发中坚力量 探寻信心之源”为主题,汇聚近百位“中国保险鼎峰108将”和企业高管、学界专家,共同解码行业转型、攻坚之道。

此次论坛上,中国金融科技50人青年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元宇宙与金融保险研究中心研究员周运涛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分享。周运涛指出,风险减量管理是对保险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延伸,既是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质效的内在需要与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多元共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监管指引下

风险减量成为行业一致行动

“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明确了行业推行风险减量服务的总体要求与实施路径,将保险深度参与和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行业共识,转化为行业的一致行动,在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周运涛分析称。

对于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目标和定位,监管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应把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

具体而言,《意见》要求,各财险公司要扩展服务内容,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等风险减量工作。要拓宽服务范围,在车险、责任险、农险等各类财产险业务中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同时,文件还鼓励各公司丰富风险减量服务形式,提升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

在周运涛看来,保险从风险等量管理演进到风险减量管理,一字之差,内涵与外延却发生重大变化,对保险的核心职能由过去重点关注的事后补偿,逐步向事中控制、事前防范转变。

“如此转变,不但有助于减少保险标的风险损失发生率,进而降低社会整体风险的暴露,实现社会相关多方共赢,同时保险事前、事中的管理服务,还极大强化了保险双方的多维交互,改变了以往保险服务低交互、低黏性的局面,对于深化保险供需双方风险共识、助力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周运涛进一步指出。

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多维共享体系

从保险公司探索实践上看,周运涛介绍称,以中国人保为例,在推进风险减量服务工作方面,开展了体系化的安排。如结合法人客户风险特点和服务需求,优化组织架构,设置了专门的风控技术部门,搭建风控服务机制,建立了风控工程师队伍,开发风控服务支持运营平台,并围绕保前风勘、保中风控、灾前预警、灾中减损、灾后恢复等不同环节,区分服务场景,研发出分领域服务赋能工具,实现保险服务模板数字化、服务流程线上化、服务决策智能化,全面服务客户风险预防和控制,助力客户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此外,周运涛指出,推动风险减量管理,不单是保险公司的事情,甚至不仅仅是保险行业的事情,需要有效整合行业内外多方有效资源,共同构建多元共建、多维共享的社会化体系;需要社会相关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保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部主任李有祥也曾指出,财险业还可在科技保险、绿色保险、养老保险、普惠保险、数字保险这五个关键领域做深做实风险减量服务工作。

李有祥提到,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应用与绿色低碳转型各个流程的研究,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使用运维设备制造等各环节,向科技和绿色产业提供更丰富的风险减量服务方案;增强普惠与养老领域风险减量服务能力,除了要关注企业的安全生产,还要关心个人风险管理,切实履行好保险业社会责任。

李有祥还提出,要坚持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风险减量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我国保险业风险减量服务的整体效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