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傅雷家书》: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

纸短情长—《傅雷家书》: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
2021年01月17日 16:58 益妹说娱

星期五文艺:2020年最后的几天,当地时间12月28日钢琴家傅聪在英国去世。这个消息立即传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占据了热搜,并引起了撕裂般的讨论。有人说为什么要对一个英国人这么关心,他换了国籍就不再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怀念他?有人则认为我们不要关心国籍,傅聪是华夏子孙,是中国伟大翻译家傅雷的儿子,是受着中国文化熏陶走出来的世界级钢琴家,我们应该给予尊重。这样撕裂的讨论在网上轰轰烈烈,不过到现在已经消失匿迹了。网络就是一个容易失忆的地方,再热闹的话题,一周之后也会消失。而这篇文章,算是“马后炮”,在热点过去之后,我们坐下来去看看《傅雷家书》吧。

来自网络

一、傅雷和傅聪:传统的文化中的父与子

傅雷曾经被允许给在海外留学的儿子傅聪邮寄三本书,他选择的一本是《世说新语》。其实深思这本书是有深意的。在当时那个时期,荒诞的年代用特殊的方式保全自身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魏晋人士的酗酒、癫狂和吃药都是一种妄图解脱的方式,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气节和自身的生命,也只能如此。嵇康可以傲然蔑视死亡,阮籍不能。毕竟嵇康吃药欲化仙,阮籍喝酒要避世。

来自网络

傅雷夫妻在那个年代,他们响应号召投身在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之中,一种知识分子的理想让他们忘记了历史中曾经的惨痛教训。当反右倾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时,当傅雷被扣上帽子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太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鲁迅是清醒的,张爱玲是清醒,所以鲁迅一直和左翼作家保持距离,所以张爱玲进行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逃离。

傅雷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他保持着“士”的精神。“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古诗十九首》的名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太子萧统所编纂的《萧统文选》中的选篇目。傅聪说,这是傅雷最喜欢的诗句,他总是忧国忧民,为人类的命运担忧。其实,这就是中国“士”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通过《傅雷家书》传递给了他的儿子。我们从这本家书中,其实看不到什么教育方法,是一个传统的父亲对儿子的一系列的要求。

《傅雷家书》是从 1954 到1966 年 的12 年间传递的信件,记录傅雷夫妇与傅聪和傅敏的生活。在2016 年再版后记中讲道 :

父母的家信不是为了发表而创作,只是普通的家信,写在纸上的家常话。1981 年我将这些家信辑集成书,公之于众,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寄托我们的哀思。

当我们看到这本出版的家书时,其实也明白了傅雷夫妇选择自杀的决绝,仿佛看到了嵇康在生前弹完一曲《广陵散》的悲壮。

傅聪,是在傅雷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傅聪的根是中国文化,而他能够接纳西方文化并且融会贯通。他是艺术家,他,是十个手指在黑白键盘是飞舞的钢琴诗人。他能够用音乐征服各种肤色的人群。这些成就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文化上的,艺术上的甚至是生活经历上的。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改换国籍,如果不带偏见去发掘那段历史,其实你就会明白,有的时候,某些时期对艺术家、对文学家来说生存太艰难了。

二、《傅雷家书》:从人格教育到文化教育

我们翻开《傅雷家书》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严苛的人。你能从《傅雷家书》中看到一个严父的形象,他不断给儿子灌输做人的原则,艺术修养的方法。衣食住行样样都要求傅聪做到君子之风,事无巨细都替傅聪想得周全。傅聪很坦率地说,他以为父亲过于严格、慎微。幸亏他一半像父亲,另一半像母亲,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宽容、乐天的品格。

傅雷对于傅聪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上。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在表面上千差万别,内里上却有着一些联系。傅雷曾经形容东方人的人格 :比起近代的西方人来,我们中华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腊人,因此更自然、更健康……亲切、熨帖、温厚、惆怅、凄凉,而又对人生常带哲学意味极浓的深思默想 ;爱人生,恋念人生而又随时准备飘然远行,高蹈,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等等的表现,岂不是我们汉晋六朝唐宋以来的文学中屡见不鲜的吗?(1961.2.6)

不仅仅在人格教育上,文化教育上傅雷也是处处类比。比如曾经他在信件中和儿子傅聪探讨白居易与音乐弹奏技巧:

上星期我替恩德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 ;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得 pause(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 attack( 明确起音 ),声势雄壮。”(1954.2.28)

三、傅雷: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父母的人格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的做人。傅雷这样一个严父,当然更是在做人方面要求更是严苛。

(一)做人要诚挚

傅雷曾经在《家书》中说:“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得拿出勇气来面对事实,用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应付。”(1955.5.11)他不仅仅是停留在大道理上,其实他本身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傅雷是一个柔弱文人,可是当在那个特殊时期,他翻译的书不能出版,依然不低头。他的诚挚不仅仅是对人,更是对得起良心。

生活中,他要求孩子们“有礼有节,同时秉持正直、刚强的道德规范。”(1960.12.31)这就像是儒家中“礼”的思想,在道德规范方面一直有着“约束”。

(二)家国情怀

其实,当网络掀起批判傅聪的热潮时,那些人没有去看傅聪的报道,也没有去看傅雷的经历,更没有看这本《傅雷家书》。如果说论家国情怀,傅雷做到了。当然傅聪依然做到了。他引导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下长大,但是不局限于一种思想,做到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傅聪远赴波兰深造时,他提醒道 :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期望。”1954.3.24)。当傅聪代表中国参加肖邦音乐大赛获奖的时候,他告诫儿子:“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1955.3.20)

可能对于父母的教导,大多数孩子都是当时不理解,过后多年才知其用心良苦。傅聪曾经在1965年写道: “我一天比一天体会到小时候爸爸说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在艺术上的成绩、缺点,和我做人的成绩、缺点是分不开的 ;也有的是做人的缺点,在艺术上倒是好处,譬如‘不失赤子之心’。其实我自己认为尽管用到做人上面难些,常常上当,我也宁可如此。”(1965.5.18)做人要有赤子之心,这是傅雷给儿子最好的引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