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马拉松有什么训练方法?

半程马拉松有什么训练方法?
2021年07月07日 16:00 小野说乐事

?以完成半程马拉松的目标成绩,分为成三个维度。如何进行半程马拉松的科学训练。

● 完赛:安全跑完第一个半马(目标完赛时间2个半小时-3小时)

● 进阶:半马跑进2小时

● 突破:半马剑指1小时40分

此前已有较多关于跑步训练的内容,关于训练计划的制定解读、训练名词的解释、比赛和日常训练装备的选择……重复部分不再过多提及。

完赛:安全跑完第一个半马

目标完赛时间:2个半小时-3小时

目标配速:8分30秒/公里 ~ 7分10秒/公里

训练周期:3-6个月

跑者要求:

具备能较为轻松的完成至少5公里、且养成每周至少2-3次跑步习惯的初跑者。

训练的前期,可以时间为单位进行慢跑训练,而后逐渐加入以距离为单位的训练——这些训练都不过分要求配速,以你的有氧心率区间强度、匀速完成即可;

养成运动习惯-保证每周约3次的慢跑-让身体肌肉/关节适应更长时间的慢跑,便是成长为长距离慢跑者的第一步

训练的中后期,会有15-18公里的中长跑距离,如果你能顺利完成,且感觉身体尚在可以继续跑的程度,此时你基本已经具备了完成半马的能力,只需要再让身体强化并适应即可;

切记不要盲目去提速或增加每次跑步的里程,你对伤病的感知往往要远慢于它实际出现的时间。

每周的跑步训练量尽量至多为上一周的5~10%。

以完赛为目标的半马训练,意味着你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去完成接近150分钟的慢跑。

较高强度的跑步训练未必是必须的(且容易增加受伤的风险),但你可以在跑步之余,增加一些核心部位及身体力量训练

——这些会给你的完赛增加很多筹码。

在比赛中切记即便感觉身体疲乏,也不要长时间的暂停跑步。这会让你的肌肉温度降低,并失去弹性,重新起跑会变得很痛苦——即便比赛最后3-5公里感觉非常艰苦,也不要长时间的行走。相比跑一(公里)走一(公里),40秒跑+20秒步行的组合,可能会身体的负担更小,且不会损失太多比赛时间。

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你可能会有数次在补给点补水、并有短暂停留的情况。

在需要进行补给/饮水时,提前100-200米降速,步行至补给点饮水后,再步行50-100米而后开始重新起跑,以稍微调整恢复。

进阶:半马跑进2小时

目标完赛时间:2小时整

目标配速:<5分40秒/公里

训练周期:3-6个月

跑者要求:

具备半马完赛成绩在2小时30分以内、每月总训练时长能保证约15小时/150公里的跑者

半马跑进2小时,通常意味着十公里需要具备至少跑进55分钟的能力,且相比此前有更好的维持配速的能力。

很多目标跑进2小时的跑者,往往会开始进行一些强度/速度训练,并在周末进行更长距离的拉练——但这不一定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在于,当具备了完成半马的能力,也有了向更快(2小时)进发的决心,很多跑者会在日常训练中出现提速,并认为这完全在自己能力内。

半程马拉松跑进2小时,日常训练中会出现更长距离的拉练及乳酸门槛跑等项目,切记,每次相同(强度)训练,至少间隔3天。既是帮助消化训练成果,也是给身体和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 能否达成目标,训练的执行程度是很关键的。

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伤病(伤病几乎是所有半马破二选手都会提到的因素)、不适合跑步的天气以及突发情况。

当训练无法按计划进行,如落后原计划4天内,可继续按当下的计划执行;

但如果超过4天,则最好调整本周的计划,并在重启时以有氧慢跑、而非强度训练(长距离/间歇跑/乳酸门槛跑等)开始

破二选手比赛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比赛前半程跑太快,过快的消耗自己体能。当下马拉松都有兔子/PACER的设置,控制住自己加速的冲动,选择跟进兔子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另外在日常训练中可增加针对补给点取水的练习(如何拿捏一次性水杯,且尽量在行进中完成饮水),这会让你在比赛中减少时间损失,也避免降速-提速的反复过程。

突破:半马剑指1小时40分

目标完赛时间:1小时40分

目标配速:<4分44秒/公里

训练周期:3-6个月

跑者要求:

具备半马完赛成绩在1小时55分以内、每月总训练时长能保证约20小时的跑者

半马跑进100分钟是每个中阶马拉松跑者向更快进发的必经门槛。也是在自己越跑越快的同时,慢慢理解很多老鸟经常提到的,「半马比全马更难跑」的意思

——这个阶段的跑者往往已经具备一定有氧能力,也积累了不少训练/比赛的经验,他们清楚维持住更高速度是多么有挑战,且已经做好了突破的决心。

增加跑量和单次训练的强度对提升成绩会很有帮助,但也要注意这样做潜在的伤病风险。 对这个水准的跑者而言,核心及身体力量训练要比其它人更重要,带来的收益也会更加立竿见影——所以不要光跑步,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健身房,兴许突破就在眼前。

比赛中,除了跟随兔子外,在大型马拉松赛事里,目标半马140的跑者整个比赛过程身边兴许会有很多配速接近的跑者,这是区别日常训练的一个优势——你可以选择目标配速的跑者们,与他们并肩作战。这种感觉会让你在面对困难时也咬牙坚持住。

但如果意识到双方配速并不相同(尤其过快),强行跟跑反而会让此前的训练功亏一篑。

前15公里,跟随跑/互相领跑会是比较好的选择。16-19公里兴许你的配速会出现起伏,此时无需过分担忧,不要试着让自己立即追回失去的时间。待身体“缓”回一些后,通过慢慢的追回时间,能让你燃烧更少的糖原,堆积更少的乳酸。这些都会让你的身体在最后阶段给予你力量。

一个好的长距离跑者都是配速大师。因而尽量让自己做到在比赛中,除了前2公里可能是热身阶段外,剩余18公里配速起伏最好不超过15秒/每公里,最后1公里有余力的话,稍微加速,享受突破的成就感。

补充半马训练需注意的点

以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的话,可以遵循:

以配速来衡量运动强度的话,可以遵循:

半程马拉松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对有氧能力要求极高的运动。

因而无论什么水准,不管什么目标成绩,日常训练有氧慢跑的比例,依然应该达到70%以上;

马拉松配速跑并不要求训练的全程都以马拉松配速进行,只是其中大部分距离即可。在进行的时候除了模拟配速外,也尽量以比赛时的状态去完成;

以完成半马的长距离训练,达到15-18公里即可。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跑得更快,或者同时会兼顾马拉松,此时的长距离可以达到26公里或2.5小时——但超过这一强度,意味着你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且未必对半马的成绩有明显的提升;

不要在中长距离训练中过度在意速度,过快的速度并不代表训练成果更高。

维持训练的强度和匀速即可;

在中长距离的跑步中,除了维持匀速外,最后3-5公里逐渐提速可以给你更为强势的心理暗示。这对比赛中遇到的困难时无疑是有正向帮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