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云南省剑川兴教寺

中国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云南省剑川兴教寺
2020年11月23日 20:09 华笺流香

兴教寺,位于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中,地处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该寺由鹤庆知府高兴发动剑川10家土官兴建。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2006年5月25日,沙溪兴教寺作为明至民国时期古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兴教寺历史上曾历经多次维修,现存大殿及中殿。其中大殿又称万佛殿,通面阔5间18米,通进深4间14.5米。下檐5间为四面回廊式,外檐四周檐柱共20棵,各柱头以栏相连。额上施普柏枋,枋上架下檐斗拱,四面共计斗拱46朵,拱眼位置用3道叠坊相连,上刻如意纹图案,枋中心施一齐心斗。斗拱结构古朴,梁柱肥硕大方,下檐翼角飞翅,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特色。

殿壁四周里外两面满绘重彩描金的佛教壁画,为明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沙溪甸头村的白族绘画大师张宝所绘。现仅存20余幅,内容有《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佛会图》、《太子游苑园》、《大日如来与阿难迦叶》、《东方阿閦如来》、《织盛金轮图》等。中殿,又称天王殿,通向阔19米,通进深16.5米,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山门对面有一古戏台,系魁阁带戏台。阁穿斗式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戏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6米,高13.5米。

兴教寺大殿的建筑结构特点:南北顺深长18米,东西进深14.5米,高19米。梁柱肥硕,雄浑凝重,斗拱浑厚大方,12根立柱微微倾斜,中间用两架过梁、穿枋支撑屋顶,建筑物的重力被合理地分解到了斗拱和立柱墙体上,形成大殿如此巨大开阔的空间,而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而且,这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极强。

这些建筑的梁柱衔接手法精巧复杂,做工大气,既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古建筑大殿式样遗风,又深受白族建筑风格和藏密寺院建筑风范的影响,属国内罕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