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口头禅遭调侃,主持水平被质疑,50岁却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鲁豫口头禅遭调侃,主持水平被质疑,50岁却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021年01月16日 14:43 少许牛奶的年代

陈鲁豫是内地最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她采访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明星、国外精英政要,阅历丰富。

然而当你搜索“鲁豫主持水平”这样的中性词汇时,会出现一些质疑其能力的答案。不少网友表示好奇,为什么只会说“真的吗”和“我不信”,资源却能这么好。鲁豫的口头禅被调侃,被玩成梗,甚至被做成表情包。

当然,也有粉丝认为鲁豫的风格接地气,能让受访者放松,拉近彼此距离。

不管外界对鲁豫主持风格评价如何,这位外媒口中的“中国奥普拉”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白岩松主持的《对话》节目第三季中,鲁豫带来了女性智慧演讲。节目时长1小时,三分之二是鲁豫的主题演讲,剩余时间则是与大学生听众的问答环节。

鲁豫演讲的核心是“独立”,她理解的独立是“能够按照我的心意,以我的节奏,过完我的一生。”换言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鲁豫的演讲环节语速不急不缓,声音高亢自信,多年的主持功底给了她很好的节奏感和叙事能力。如果这稿件也是鲁豫亲笔所写,那么她的文字功底也非常了得。

鲁豫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她不急着下结论,也不钻牛角尖,而是留下空间给大家思考。

老实说,看了《对白》之后,我对鲁豫的表达能力有了新的认知。

这期节目大体可分为三个主题:机会、生活、梦想。这其中有我十分认同,和不那么认同的部分。

先找机会上场,而不是先讲条件

鲁豫讲了两个故事,都与她有关。

一个朋友给鲁豫内推了一个大学生,从小在国外出生长大,想要回国寻找实习机会。鲁豫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于是要来了简历。

好家伙,竟然是全英文的简历。

鲁豫第一反应有些不悦,她说:“我是学英文的,我看的懂。但会英语是我的事,你来中国求职却用英文,不妥。”

接下来这位ABC还有更离谱的要求,一周只能工作2天,1个全天和2个半天。

我不知道这个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高高在上,但这的确不像一个求职者的态度。果不其然,鲁豫回绝了,说这样的人我不敢用,用了是对团队的不负责任。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入乡随俗,遵守和尊重同样重要。对于工作时间有特殊要求却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显得没有团队合作精神。

鲁豫还分享了第二个故事,就是她第一次出来做主持人的时候,因为学生的身份被“降薪”,从600变300元。鲁豫并没有计较,因为她更看重的是机会,如果她成功了,日后别说300,3千3万也赚得回来。

所以鲁豫的结论是,先找上场机会,别先讲条件。

我个人对这话同意一半,双向选择即便条件不对等,在人格上必须对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结合自身情况,通常在可及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不管是未来发展还是眼下福利,这是很现实的生活。有时候,这种选择可能存在唯一性,白话就是没得选。

像故事里的ABC,他的人脉可以接触到鲁豫。而鲁豫去央视当主持人,也意味着她的眼界和平台百里挑一。他们有能力做取舍,清楚明白自己放弃之后将得到什么。ABC可以利用人脉再找一家实习单位,而鲁豫少赚300块钱,得到的是一个大舞台。

所以为“入场券”而放弃谈条件,难免有些矫情。我认为必要的权利值得争取,比如工作时间、性质和薪资待遇等等。

有多少人工作多年没有升职加薪,价值没有被看到,只因不敢开口,怕饭碗不保。是金子当然会发光,但平庸仍是大多数。总想着被选择后再强大,结果很可能是温水煮青蛙。

鲁豫显然站在了雇主,或是更高的层次说这句话。对于还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误解这其中的意思。

中和一下:我认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提出无理要求,寻找自己能胜任的岗位并珍惜机会。

自己的生活,自己承担

鲁豫与团队搭建了一个与读者互动的平台,她每周抽出固定时间给粉丝回信。她收到上千封问她“怎么办”的信件。这其中包括升学、跳槽、爱情、婚姻,但鲁豫并没有答案。

因为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承担,不能被牵着鼻子走。鲁豫举了一个例子,她的一个明星朋友的老公出gui了,而且人尽皆知。

不管是粉丝还是朋友都劝她离婚,可她却想且行且珍惜,再试一试。

结果试过一年之后,还是离了。

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人要想独立,就要对自己负责。别人劝你分开那是别人的事,不能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打乱了自己生活的步调。一时冲动分开了,财产和孩子怎么办,没试试你怎么知道能不能破镜重圆。

这种与世界为敌的状态,更考验一个人的内心。唱反调不是目的,做自己才是。

如何平衡梦想与生活

这是本期鲁豫演讲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她说年轻人需要社会的扶持,女性的努力需要男性的参与。

诚然,我们是社会的一环,不管多么强大的内心和背景,都不可能是独行侠。如何让更多人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需要角色、性别、身份的换位思考。

在互动问答中,有一个打扮帅气的女生,她说自己剪短发1年了家人还没看习惯。鲁豫调侃说:说不定2年就习惯了。

这是一个很基础又很常见的梦想与生活的矛盾性,这位女同学渴望做自己追求个性,但是她的这个形象的接受率却不高。

除了家人的反对,她在社交生活中也常被指指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和穿着碍着别人什么事了?可性别的固有印象,就是让如此简单的请求无法实现。

这还可能影响她将来的求学和就业,你说,跟梦想有没有关系?

整场《对白》看下来,鲁豫是个极其有主见的人,她虽然很少说行或者不行,对或者不对的简单判断。但她从不被提问牵着鼻子走,鲁豫有很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也是她在50岁能活成自己喜欢样子的主要原因。

大学快毕业那年,鲁豫的爸爸出国公干,留她一人在家。鲁豫突然想到自己不知道家里的存折在哪里,万一有突发状况,她不知道该找谁求助。那一次,是鲁豫被迫独立的开始。

不难发现鲁豫有自己的小世界,她被照顾得很好,爸爸走之前没想到过关于金钱的问题。

也是原生家庭的安全感,让鲁豫看待事情从来不以钱出发,这允许她有大局观。那份做自己喜欢事情的自由与空间,让她越来越有能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就像烧饼在《追光吧!哥哥》说的那样,艺人是买方说了算,邀约不断那就是红。即便大众对鲁豫的主持能力褒贬不一,但是她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从主持人到演讲人,资本从未放弃过鲁豫。

鲁豫的无需刻意讨好,再次说明她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为成功人士,回顾过去难免会有鸡汤味道,如今身份的转换也造就了角度的差异。鲁豫的演讲和回答纵使有主观的地方,但整体很有参考意义。

人生无法预知,教训很难规避,勇敢做自己的同时也要学着与世界和平共处。共同参与创造更平和的环境与氛围,像鲁豫这样活出自我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