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林老师教你立夏养生攻略: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

红杏林老师教你立夏养生攻略: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
2024年05月06日 23:15 金融界财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当树梢染上层层叠叠的翠绿、屋顶的倒影映入莲叶田田的池塘时,夏天,就开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向来被认为是世间万物蓄满能量、即将加速生长的季节。物生长,人有成人礼,立夏便是万物的“成物礼”。

红杏林老师认为大家更应根据节气变化,调节自己的饮食、作息和心态,顺时养生、以待夏来。季节的转换,炎炎夏日即将到来,保护好身体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个时刻,记住三忌、三宜、三秘诀,好好度过这入夏黄金15天。

三忌千万要远离

1、忌食用寒凉之物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加快。过多的食用寒凉之物,可能刺激脾胃,阻碍阳气自然生发。此外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运动,多补水。

2、忌情绪暴躁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高温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和烦躁。若有心神不安、食欲不振等情况,要学会自我调节。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疏解,保持开心、精神饱满的状态。切忌大喜大悲,以免伤心、伤神。

3、忌熬夜觉少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强调“春夏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养心,熬夜又被称为是“熬心血”。

因此在立夏时节,应当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多做运动。

随着立夏的到来,白天变得更长,黑夜变得更短,人们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时期,适当的午睡和补觉十分必要。

三宜要多做

1、养脾健胃,滋补身体

立夏饮食原则: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莲子等。如果感到炎热难耐,红杏林老师建议可以食用西瓜、桃子等水果,有助于清热解暑。

此外,早晚喝粥,饮汤也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些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健脾祛湿、补养身体,还能够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2、养阳补元气

崇尚“顺时而食”的古人,喜欢在立夏时节,通过尝三新和吃夏蛋的食补方式,来“养阳补元气”。

“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立夏这一天,惜春的风雅人士,会备下酒席为春天送行,名为“饯春”。

而“饯春”宴上的主角就是“立夏三新”: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鲥鱼。不仅都十分鲜嫩可口,而且都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既能生津止渴,也能滋补阳气。

立夏时节,因为气温上升,人们常会感觉四肢疲乏、食欲不振。用茶叶末、胡桃壳或其他香辛料煮制而成的“立夏蛋”,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还性平温和,既能补气虚,也能滋阴润燥。

3、适当午睡,养心安神

老话讲:“心主火,夏主热”。如果情感过极,会导致心神不宁。因此,立夏后,养护心神非常重要。午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闭目养神”的核心关键其实是养心。闭目养神既有助于提供高品质的午间休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

立夏三秘诀

1、吃淡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增多,需及时补充水分。此时应选择清淡的食物,如清炖汤、蒸菜等,避免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此外,清淡饮食还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预防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

2、吃苦

夏季可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黄连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凉血的功效,有助于清热解暑,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苦味食物还能刺激味蕾,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3、吃酸

酸味食物如柠檬、醋等具有收敛作用,可生津止渴、健胃消食。适量食用酸味食物有助于缓解夏季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问题。此外,酸味食物还能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生命旺盛。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无论是从养生、人生哲理还是文学意象的角度来看,立夏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体验。红杏林老师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在立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和谐,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好的季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