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摄影收藏中的“科技”元素

经济参考报

□曾璜

随着摄影收藏的兴起和影像艺术品“原作”概念的普及,国内的收藏界逐渐认识到照片作为“影像”载体的同时,还是一种与科技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媒介。

近年来的市场上,出现有达盖尔法照片、安布罗法照片、金属板照片、铂金照片、蛋白照片、银盐纸基照片、西巴彩色照片和彩色转印照片;还有碳版(Carbon Print)、凹凸版(Gravure Printing)、珂罗版(Connor Version)等多种等同于摄影原作的印刷品。而在数码影像时代,新技术催生了更多的工艺和材质,如彩色打印(C-PRINT和艺术微喷TM),甚至玻璃砖头瓦片木块都成为了影像艺术品的载体。很多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媒材,如宣纸、丝绸、绢、藏纸、巴东纸等也成为了影像艺术家创作的视觉元素,让摄影艺术充满了中国特色和想象空间。

早期的摄影艺术史常常基于摄影技术技法的发展史,因此,承载着摄影科技含量的作品成为了国外摄影收藏最重要的脉络之一。鉴于目前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四个体系都启动有摄影收藏,社会上也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影像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机构,我们《经济参考报》特组稿介绍“摄影收藏中的科技”,为藏家提供如何收藏影像科技历史的参照系和市场参照价格,填补国内摄影收藏领域的空白。

自1839年法国宣布摄影术发明以来的170年间,摄影术在成像仪器、摄影器材、影像记录材料、视觉表达形式、影像呈现媒介和作品装裱展示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针孔成像到宝丽来一次成像,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盐,从金属板工艺到各式各样的特殊感光材料(钯铂金工艺、重铬酸盐等),从蓝色法工艺和简单的涂抹上色到兰晒、调棕、调兰、西巴(Cibachorme)和彩色转印工艺(Dye Transfer),从碳纸印刷到艺术微喷,从摄影版画到网络传输,从需要马车运输的巨大画幅相机到手机随手拍,从在拍摄现场配制感光乳剂到网络远程拍摄,摄影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为艺术品打上了一个时代的美学特性,甚至催生出摄影艺术的大家。

摄影术在中国发展和普及与中国的近代史紧密关联,它由第一次鸦片战争侵华的外国军队带入中国,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向北方和内地扩散。新近的研究表明:“1842年7月16日,英军的伍斯纳姆医生(Dr.Woosnam)和麻恭少校(Major Malcolm)用达盖尔银版法在镇江拍摄的照片应该是最早的中国照片”,现存于法国国家的博物馆中埃及尔(Ilite)于1844年拍摄于澳门的照片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原版照片。本土科学家邹伯奇于1844年完成了《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自制了照相机和其他摄影仪器,进行了摄影活动,是最早实践摄影的中国人。1848年,闽人林箴访美归国,带回照相机,是已知最早将摄影术带回的中国人。

早期科技出版物帮助摄影摆脱了“妖术”之说,让摄影术得以在中国推广和扩散。最早的摄影出版物《格致入门》出自时任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人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 1827年-1916年)之手,那是1868年。英国医生德贞(Dr.Dudgeon John Hepburn,1837-1901)于1873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摄影术工具书《脱影奇观》,介绍了银版法、湿版法和卡罗法。徐寿(1818年-1884年)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与英国人付兰雅(John Fryer, 1839年-1929年)合作编译了《色相留真》,后又编辑出版了《照相器》、《摄影干板法》等专业书刊,成为了第一位出版摄影书的中国人。

1949年以前,国内市场充斥着外国摄影器材。虽然在邹伯奇之后,还有一批本土摄影人,如广东李莲友、江苏胡伯翔和胡伯洲兄弟、四川陆栋、上海陈筱舫、北京张印泉等,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摄影科技,但都属于小规模小范围的个体实验。自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里,始终处于战乱中的中国历届政府没有、也不可能从政策和经济上扶植民族的摄影工业。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西方和苏修对新中国的封锁开始后,照相器材和感光材料成为了国防工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照相设备和感光材料的工业生产状况。

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缺乏影像技术的标准,艺术家没有机会看到国外高品质的摄影原作,也没有经济能力和知识去解决摄影科技完成度的问题,便借用了后现代艺术理论“技术技法不重要”的说法,让影像艺术品在没有科技标准的情况下进入了市场。其实“技术不重要”的观念是基于西方已经基本建立起影像科技标准的语境上,很多西方的当代影像艺术品都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科技含量。

旅美摄影教授陈建中评论道:摄影进入中国之后,从来都没有经历过它在欧美所经历的技术美学探索历程。纵然从早年的中国摄影刊物到当代的各种摄影论坛,对于摄影的技术不乏讨论和尝试,但这些讨论和尝试都只是停留在对西方摄影技术的现有性上做一些技巧性应用的探索,很少有从摄影这个成像技术的原始技术美学意义上进行创新应用的独到试验,而数字技术的快速滥觞更使得摄影这个依赖于光化学的视觉媒介被虚拟的数位处理方式给简单地复杂化了,基于光化学的成像原理似乎不再是摄影成像的必要条件。摄影在大众娱乐的氛围下或者变得对于现有技术吹毛求疵的猛钻牛角尖,或者变得不在乎其技术之美的随意处理。摄影在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贵族”,就已经变成了“平民”。

随着中国摄影艺术和市场的逐渐成熟,材质已成为影像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进入了举办摄影艺术的原作展的阶段,比如2012年底在北京、武汉和丽水举办的法国国家摄影博物馆藏“中国最早的照片”全国巡回展,2013年中国摄影展览馆举办的开馆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原作100”(original),2014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乘物游心”原作展、世纪坛“原作175+175”、泰康空间“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2015年)和尤伦斯“中国摄影书籍”(2015年),2016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早期中国摄影史原版作品收藏展”等。

(中国特稿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