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第五次全国金融会议前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于国务院会议,大家总是充满期待,因为除了政府官员在会上研究重大问题之外,常有一些特别人物受邀亮相,这次也不例外。
在这六位参会人员,有一位比较特别,他曾备受全球关注,在亚洲金融风暴和香港1997股灾之后临危受命就任香港证监会主席,他就是本期的财富人物沈联涛。
亲历1997年金融危机
沈联涛出生于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传奇爱国华商沈芷人最小的儿子,也是现今少有的几位能跻身国际金融学界和政界主流圈的华裔金融家。虽说,沈联涛是马来西亚国籍,但他迄今最辉煌的工作经历却是在香港。
1993年,沈联涛受聘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掌管储备管理部及外事经研部。在此之前,他曾在马来西亚央行以及世界银行工作过。沈联涛在金管局副总裁的岗位上做了五年,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1997年那场影响整个东南亚、关乎港币生死的金融危机,并在2010年作为“证人”,出现在美国一部剖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的纪录影片《监守自盗》中。
作为当时香港金管局的高管,金管局参与救市之举,他可能比谁都清楚,而随着而来的争议,加深了沈联涛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理解,以至于他在退休之后,仍然决定潜心研究这场危机,10年之后,当危机归于平淡时,他以亲历者的角度在专栏中写道“尽管这次非传统的入市干预行动在当时遭到了世界乃至香港舆论的广泛抨击,但正是这’完美一击’使得香港最终跳过了’一夜回到十年前’的经济深渊。这次香港保卫战的重要启示就是: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策,危急时刻,最大胆的行动反而可能风险最小。”
连任7年证监会主席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沈联涛对于金融危机保持着一种天生的警觉,再加上他在工作上的强势和利落,使得沈联涛成为金融危机之后重整香港股市、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的不二人选。
1998年,沈联涛被任命为香港证监会主席,大家都知道,证监会主席被称为坐在火山口上的人,香港证监会主席也是一样,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挑战,要与众多国际“玩家”进行博弈,但就在这个“高危”的职位上,沈联涛一口气干了7年,是历任中任期最长的一位。
鉴于金融危机的教训,沈联涛上任伊始就针对香港资本市场进行一系列改革。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找到最关键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翻新证券法,该部法律在2003年生效,将香港的监管制度现代化,并更加符合国际标准。第二件事是“交易所股份化”,2000年,香港交易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挂牌上市后,其监管券商的工作正式移交给了香港证监会。第三件事情是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支付系统以及港交所的基础设施。
沈联涛在任期内的一系列改革,在维持市场的高水平、促进市场发展、执行法规及教育投资者四个首要工作范畴取得了重大成果,帮助香港乃至亚洲成功规避多次金融危机,为香港的经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功过是非历史定夺
不过,2002年的“仙股事件”还是给香港证券监管部门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失。2002年7月25日,香港交易所发表“上市规则修订建议”咨询文件,建议建立除牌机制,股价持续30天低于0.5港元的“细价股”(即仙股)必须合并。次日,许多投资者在香港股市大量抛售“细价股”,香港主板上市的761只股票中,有577只股票齐跌,这被香港媒体称为“仙股事件”,当时沈联涛被市场指责为“仙股罪人”之一,对于任内发生的“仙股事件”,沈联涛之前一直避而不谈,离任时他表示:“对于整个证监会来说,这是一个教训,我们应该与市场好好沟通。”
2005年,连任3届的沈联涛卸任香港证监会主席一职,卸任之后的沈联涛并没有闲着,因为有着许多专家无法企及的丰富经历,他逐步转型为学者,成为国际知名金融学家,也成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智慧囊。
回顾自己曾经7年的工作,沈联涛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完美,因为监管工作不讨好,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但我已尽力而为了,好坏由历史定夺。”在水皮看来,沈联涛还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个人。
華夏時報 —思想创造价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
▶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