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积累2亿用户,清华才子为何不务正业?

10年积累2亿用户,清华才子为何不务正业?
2017年09月12日 00:15 硕士博士圈

他是清华的少年大学生,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却不搞研究,偏去折腾计算机编程。最后,造出一个文艺社区,如今已有2亿用户。他是杨勃,网名阿北,豆瓣网的创始人。

1969年,杨勃出生于陕西汉中。“聪明早说话,富贵迟生牙,”7个月不到,杨勃就开始咿咿呀呀学语,奶奶惊呆了,“怕是要成为大人物。”

6岁那年,父亲给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没想到小家伙立马爱不释手,一看就是十几遍,一直翻到书上的字都被磨掉为止。

从此,杨勃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刨根问底。初一,他就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山融化,把西北的沙漠变成绿洲呢?”班主任搞得不耐烦了,直接扔给他一本爱因斯坦文集,“答案都在里面呢!”

没有想到杨勃还真就钻了进去,并痴迷上了物理。后来感觉高中物理不过瘾后,又开始自学理论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大学课程。

产业经济学高级课程班(符合条件可申请博士学位)

1985年,16岁的杨勃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就获得了一等奖,直接保送到清华物理系。

大学四年,杨勃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图书馆和机房度过的。为模拟宇宙大爆炸的过程,他没日没夜的泡在机房,“就想编出整套程序。”4年后,杨勃去了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继续攻读物理学博士。

不过,到了美国才知道,物理学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反而计算机非常吃香。所以一到寒暑假,杨勃就去计算机公司写程序,“一个暑假下来,可以挣到2000美元。”

一来二去,杨勃变成了计算机高手。正是靠着强大的编程能力,1998年博士毕业后,他在IBM谋得一份差事,“专门研究计算机硬盘”。不过,去了IBM才知道,国企毛病甚多,“一眼就可以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模样,什么职位,多少薪资,甚至退休能领多少退休金!”

2年后的2000年,杨勃熬不住了。复活节后的第一天,他给上司扔下一封辞职信,扭头上了回国的飞机。15个小时后,杨勃在汉中向家人宣布,“我要创业。”

这个时候,清华的同学邀他入伙,“跟我们一块干吧,北京机会多。”于是杨勃背着行李去了北京,住进了豆瓣胡同。同学办的是供应链管理公司,杨勃做总工程师。此后4年,公司业绩不断攀升,杨勃也成了元老级人物。

2003年春节,杨勃与朋友开车去云南游玩,沿途中发现5、6家小旅店,环境干净,风格独特,店老板偶尔做当地特有的汽锅鸡,杨勃一人能吃两大碗。

朋友感叹,“不来住一住,上哪儿知道这些小旅馆的好啊!”杨勃顿时来了灵感,“不如办个网站,让网友上传旅行攻略,分享见闻。”

朋友以为他说着玩得,没有想到春节过后,网站真就上线了,杨勃根据网上自助游群体自称“驴友”的说法,把网站起名“驴宗”。不过,“驴宗”上线后,市场反响平平,头一个月只有6个注册用户,到了第三个月,6个跑了4个,只剩2个。为此,杨勃很受伤。

既然旅游领域太窄,那就找个宽的。杨勃回家看见家里的3墙书和1墙碟片,就决定转做图书分享。

为什么做图书分享?因为数码产品、汽车、手机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那些东西一年也就出新十几款,很容易看透。而图书则完全不同,“每年的出版书数十万种,没人能全部看完。”

于是,2004年10月,杨勃拎着笔记本,去了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一坐就是5、6小时,埋头写分享程序,“豆瓣”两个字来自住的胡同口,“从图书分享开始,不局限于图书。”

2005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静悄悄就开张了,他自己负责维护,另外3人负责运营。没做钱做推广,就只是把链接放上论坛,简单介绍功能。

当时,豆瓣网站没有专题、没有编辑、没有软文,就连首页都没有。但令杨勃惊喜的是,第一天就有人来注册,“虽然只注册了ID,其他什么都留。”

为吸引人气,杨勃自己注册,起名“阿北”,写了各种书评放上去。接下来一周,哥们同学齐上阵,全是“读后感”。

没有想到3月22日,一个叫“苦咖啡豆”的豆瓣用户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到了豆瓣,“书评精彩,页面清新。”结果当晚,豆瓣就新增近100个新用户。

进入4月份,注册用户已突破1000人。杨勃就一边推广,一边在后台完善页面程序,“崇尚简洁风格,首页不做任何添加。”

此后,杨勃隔三岔五要去逛豆瓣的评论区。“发言修改”、“收藏排序”、“书目上传”等功能,都是他根据评论区一些内容增添的,“用户说的任何话都是产品改进的方向”。

当年6月,一位用户在豆瓣上传了一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没有想到引发数千万80后文艺青年的沸腾。网站上轰轰烈烈,各种围绕那本书的讨论与分享,甚至该书的中文译者也来到豆瓣,和网友们互动,探讨翻译时的心理感受。

用户增多,评论区热火朝天,杨勃顺势开发豆瓣小组。“用户可以自己组建主题小组,相同喜好者参加小组,分享讨论”。其中一个小组,“爱看电影”成员壮大,一个月就新增1200多人,发帖数量近900篇。

于是,杨勃抓紧时机,开辟出图书之外的战场——豆瓣电影,“用户可以发表影评,给电影评分,通过豆瓣购买电影票”。

领域一拓宽不要紧,豆瓣成员立马剧增,帖子一周内就多了400篇,从此坐实了豆瓣在影评圈的江湖老大地位,“最权威,最客观,最真实。”

尝到甜头后,杨勃又开通了豆瓣音乐,虏获一批爱音乐的用户。

2005年7月,注册用户接近1万人,9月,突破3万,日访问量超过20万。此时,豆瓣积累书、影、音三方面的用户基础,小组讨论让用户活跃度高达90%。

8月29日,豆瓣进入知名IT评论人洪波的法眼,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阿北的豆瓣》一文,立马引发网络主流媒体的关注。从此,豆瓣从网友的小打小闹走上了互联网正规军的道路。

之后,杨勃将豆瓣的线上交流拓展到了线下。豆瓣同城可提供同一区域的集体活动信息,把音乐会、演唱会的时间和票价发送给同城用户。二手书碟交换功能开通后,用户还可以互相交换获得自己喜爱的收藏品。

2005年年底,豆瓣网站已有5万多名注册用户,日访问量高达5000万。次年2月,用户数量突破10万。

联创策源的冯波专门注册ID,成为豆瓣用户,两个星期体验下来,他感觉豆瓣的模式确实很独特,一般人学不来。一个月后,果断拍板,“豆瓣不会死在互联网厮杀里,我们投!”于是,2006年,联创策源送来200万美元的投资。

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当年2月,豆瓣评论区蹦出一个问题,“豆瓣从哪儿赚钱?会不会有一天办不下去,网站就关了?”网友们纷纷担心,“不要啊!豆瓣一定要生命力顽强!”、“跪求豆瓣老板现身答疑!”

杨勃正要回复,突然一个帖子被顶到首页,感动得他眼泪哗哗,“为豆瓣集资,帮助我们的精神乌托邦茁壮成长!”

其实,豆瓣根本不缺钱,它看上去好像不盈利,但杨勃有一个独门秘籍,就是“比价”系统,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比价,可以找到一本书在卓越和当当的价格。

用户所不知的是,豆瓣和当当、亚马逊等网上商城早已达成合作,网友通过豆瓣的购买链接付费买书,产生的收益由豆瓣和书商分成,“分成收益支持豆瓣运营。”

后来的豆瓣电影、音乐、同城也是这样,用户通过豆瓣链接购买电影票和演唱会门票,豆瓣都能得到收益。

2007年11月,豆瓣成员突破100万。

2009年,豆瓣迎来第二次投资、这次,联创策源拉来挚信资本,一共投了近千万美元。之后2011年9月,又搞定了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相较于很多互联网产品,豆瓣给人的感觉是文艺范儿太重,属于“小众”主义。那么,它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呢?

第一,重心明确,引发读书人的共鸣

以“书”为切入点,豆瓣吸引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大多是“网上学者”,他们学识好、素质高,令豆瓣形成良好的口碑,并循环传播。喜好阅读的人习惯批注,网站引导用户“不灌水、不转载,鼓励原创,”从而激发出各种经典的评论。

而书具有“圈子阅读”的特性,一本书可以连结两个人、甚至一批人,强烈的交流需求就催化了豆瓣小组的形成。

第二,保持特色,拒绝积分升级系统

要不要搞积分系统,杨勃与团队讨论了很多次,最后大伙达成共识,“豆瓣需要高质量帖子和高素质用户,”所以,最终决定不采用,杨勃不希望用户为了积分来豆瓣,为了积分而灌水。

同时,相对于其他网站的五颜六色,豆瓣没有开放“贴图”功能,评论主要通过文字表达,杨勃很直接,“豆瓣就要干净整洁,贴图会让乱七八糟的东西涌进来,降低网站素质。”

第三,用户交流词汇别具特色,形成“豆瓣语言”

杨勃设计的网站引导语很轻松、很口语化,“好了,发言吧”、“给你的发言起一个标题吧”、“过些天来看看,没准就有了,”用户不会感到拘束。

还有官方独创、以“豆”为主的独特词汇,“豆邮”是方便用户互相联系的网站邮局,“豆列”是个人特定主题的收藏列表。

除此之外,网友们也脑洞大开。“我们都是豆粉,豆瓣的粉丝!”“大家好,我是今天刚来的小豆芽。”“唉,我都是长了5年的老黄豆了!”杨勃就在网站上潜水,收集“豆”式语言,录入“豆瓣词典”。

共同主题、意见领袖、独特语言体系,形成豆瓣整体的人文特色,“特定的文化主义,是别人照抄都没法儿搬走的豆瓣价值。”

如今,豆瓣的注册用户稳定在2亿以上,网站访问量每天就有1.6亿,杨勃正在尝试豆瓣的商业多元化发展,还把当年的“驴宗”引进豆瓣,形成豆瓣旅行板块。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杨勃正带领着我们享受人生旅途的美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