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智延,原载于京原路8号(ID:zgjzzzs)
1“斜杠人生”塑造更多可能
“至于后来为什么爱读书了,因为它不断给我正反馈,让我对一些事情产生了继续做的欲望”。
中国记者:魏老师,您好!还是先请您讲讲个人的职业脉络吧。
魏武挥: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外贸而不是媒体,毕业出来后在当时的上海邮电管理局工作了五年,年轻人总是想折腾,所以到了2000年时决定下海。因为我在邮电工作过,而互联网基础设施当时都是通过邮电来铺的,所以我对互联网其实还算了解,于是就转向互联网公司工作了。到了2005年我去香港浸会大学攻读与媒体专业相关的研究生,毕业回来后,就进入上海交大做了一名教师,直到现在。虽然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媒体人,但其实一直和媒体走得非常近。
中国记者:您曾经说过去香港的这一年给您人生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能具体谈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吗?
魏武挥:是的,在香港这一年对我非常重要,也是浸会大学让我的灵魂爆发了一场革命,让我开始自发性的向往读书,我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转型的。在此之前我对读书的刻板印象很重,过去的学业也不大理想。至于后来为什么爱读书了,因为它不断给我正反馈,也就是我在浸会时,从优异的成绩中找到了读书的自信,最后以merit学位身份毕业,是当年大陆留学生中分数最高的,这些让我对一些事情产生了继续做的欲望,其实读书如同游戏一样,如果一门心思专注于此,便会飞快地进入角色。而后我也变成一个喜欢搞学术研究的人,开始立志成为一名学者,所以毕业之后去做大学老师也是顺势而为。
中国记者: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您一直有着优质又高产的写作,前后在FT中文网、钛媒体等开设过科技专栏,又是如何保持这种持续的创作力呢?
魏武挥:坦率讲我从不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好,有很多内容就是当下忽然想表达出来的观点,严格意义上我也没有在所谓的传统媒体里待过,就是一直喜欢写点东西,自小培养出了一种写作习惯。至于持续的创作力,因为好奇心驱动吧。我觉得写作是一种输入和输出,我输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我至今还保持着一周看一本书的习惯,譬如一些商业书籍或是学术书籍;此外就是喜欢跟人交流,我现在最多的就是和创业者们聊天,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项目不值得投资,但是有很多创业者值得你跟他聊一聊,因为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能想到的创业点也都不一样,即便他不一定对,但至少自成逻辑,可以激发出更大空间的想象力,这种交流其实很有意思。
2投资视角下的媒体商业价值
“能够真正把忠实用户导流过来,才具有商业价值。在今天这个时代,任何一门生意,都非常讲究客户留存”。
中国记者:您所在的“天奇”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是什么契机促使您转型做投资人的?
魏武挥:其实做投资这件事情也是误打误撞,刚好有朋友想让我去他们的创业公司做营销顾问,加之我是学传播的,这门学科非常大的一个应用是在营销上面,自己也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和实力。后来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把公司卖了,又找了几个出资方,最先做的是一个孵化器,我大概是在2011年加入,还做过这个孵化器其中一个孵化项目的CMO(首席营销官),后来这个项目以较高的数值卖出。再后来,孵化器转为一个VC(风险投资),我被邀请为投资合伙人,也就是基金的顾问。直到今年我开始以管理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后,基本上是比较深入地介入到一家基金的运作了。
“天奇”主要是投硬件、人工智能和新零售,而不太愿意投媒体项目,尤其是纯以广告为收入模型的内容创业项目。我们认为单纯的去投一个媒体,从风险投资角度看它的增数依然是不够的,资本的回报也不是太大。
不过,其实很多媒体是能够吸引流量,通过渠道入口去做生意的。吸引流量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是有意义的,它会降低你的销售成本,可以利用这个内容来作为一个接触C端(客户端)的方式,某种程度上起到保护伞的作用。也是由于我个人的一些媒体情结吧,改变了基金原来的想法,加之自身又和媒体打交道多年,所以最终“天奇”也开始愿意投资和关注一些媒体项目。但我们依然希望投资的内容项目不是以纯广告方式经营的。
中国记者:目前您负责投资的相关媒体项目有哪些成长性较好的案例?能否具体介绍下?
魏武挥:2014年投过一个叫“清单”的项目,那个时候所谓内容创业四个字还没起来,所以估值较低。这个项目的回报高达60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进入价格非常低,算是一种超前眼光和运气所在。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气的项目叫“新榜”,这是所有做内容创业和新老媒体行业的人大都知道的。我们视这个项目为行业中的一个枢纽。
中国记者:当下新兴自媒体掀起了投资热,从投资者角度看什么样的新媒体项目会吸引到您?评估它未来能否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
魏武挥:我对于今天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也就是所谓的内容创业项目没有太大兴趣,拿公众号做融资本身就存在风险,首先它的所有权就是颇受争议的。从商业角度而言公众账号偏媒体属性,可以用来积累初始用户,快速建立个人品牌,但盈利模式不能仅靠广告营销,它是形成不了指数型增长的,所以广告在媒体行业里有天花板,即便做到像《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这样的地位,市值也不会太大。像百度、微信、头条这种平台性的例外,它们其实是在做渠道、做流量的。目前微信公众号估值存在严重泡沫,自媒体尽管形式新颖,但其本质与传统媒体并无区别,依然是做纯内容的生产者。在度过红利期并进入良性稳定发展阶段后,价值泡沫恐怕难以持续。倒是那些能给用户提供独到服务、繁杂功能的APP,它每日的用户活跃度很高,这是能够吸引我们的,也是一家媒体商业潜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为能够真正把忠实用户导流过来,才具有商业价值。在今天这个时代,任何一门生意都非常讲究客户留存。
3新媒体的商业服务模式
“在没有什么应用可以替代微信这个现象级产品位置的前提下,微信此类渠道巨头的动作势必会影响媒体的商业趋势,目前也依然是内容创业的头号选择”。
中国记者:针对新媒体运营者,像大鱼号等平台都陆续推出了内容扶持计划,您觉得内容分发渠道的多样化意味着什么?新媒体行业的商业变现机会除了广告之外,还将有哪些突破?
魏武挥:传播渠道的切换和无限增加的新兴应用,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其实是很艰难的,带来的是更为激烈的竞争红海。我个人就是内容创作者,我深知每一次的传播渠道转换几乎是从0开始,你能带走一批铁粉,但你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带过去。某种程度上,传播被渠道掌握在手中,而不是内容生产方。
对原创内容的大力扶持,使得基于内容的创业有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又迎来了一个有力渠道。但今天很多做内容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微信上面,因为这些传播渠道总能分得一杯羹。类似微信这种将生产力工具下放的平台出现,使得做一个媒体的成本变得极低,因此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将媒体当成渠道手段,依托以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去其他领域变现,而不再单纯依赖广告的新锐。
中国记者:您在新媒体领域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经历,能分享一下近期您关注的热点么?近来有哪些新动向?
魏武挥:我最近在关注日本的一款移动端新闻产品NewsPicks,它在2016年被评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新闻客户端。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过去所说的门户,就是把很多内容汇聚在一起,每篇新闻底下又有很多评论。但区别在于它的评论者全部是有头衔的专业人士,这些中等长度的评论内容也符合当下人的轻阅读习惯。用户很喜欢看这些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观点评论,也就是所谓专业性的第三方解读。这样的内容产品适合本身内容专业度很高的领域,我觉得微信号不足以表现这样的形式。今日头条做的那个“悟空问答”和它有点像,这可能是种新的产品形态。
我个人认为媒体始终是一个非常值得做的形态,共享经济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它解决的就是资源高效配置问题,从而催生出未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4机制创新是传统媒体的突围之路
“不能单看媒体的转型,而是看整个社会的转型,互联网应当是改变任何一个行业的。媒体变局的未来,谁都不敢断言,不‘过剩’怎么‘试错’?”
中国记者:传统媒体一直做新媒体方向上的一些拓展,您认为新旧媒体之间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还需推进哪些改革?
魏武挥:我觉得融合最大的障碍是机制体制的局限。我们常说市场里如果没有退出机制,一定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于是你会发现随着一年年过去,从传统媒体出走的资深人士已很多,不少新人也不再考虑拥抱传统媒体。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动力孱弱,报纸的情况必然堪忧。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垄断性和区域性的优势不再,被冲击最大的就是都市报,我记得《中国记者》杂志的陈国权说过:第一批倒下的报纸就是都市报。我非常同意这点,都市报是独特性的一种媒体形态,市场化、区域性较强。好内容永远有人在做,但聚合的才有生存的基础,才能把内容有效分发出去。从媒体经营角度而言,我认为财团化,借助政策、资本和上市力量,创新管理机制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就相当于一个投资公司,主营是投资内容,将来媒体最核心的操控者是资本高手。
不能单看媒体的转型,而要看整个社会的转型,互联网应当是改变任何一个行业的。商业史上公司在碰到所谓的经济变革时能够成功转型的非常少,所以Web1.0时代“我写你看”的传播方式没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传统媒体不是一个能够固化的概念,事实上媒体正在兴盛,正在以另外一种新的形态展现出来,它的发展依然有着很多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发挥对它的想象力。至于这些变革的好坏是由未来人决定的,不要用今天的道德伦理去衡量百年以后的社会道德伦理。
中国记者:新媒体的崛起让很多人看到了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有人忧虑传统媒体与技术的关系,您怎么看?
魏武挥:其实中国的传统媒体从来没有在技术上落后过,媒体人对于技术的敏感从来没有低过。人民网、新华网建站都比新浪、知乎要早,报纸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也都是第一批尝鲜者,他们对于技术的追求不曾止步。目前比较火的AR、VR、机器人写作、无人机航拍……也都是有实力的媒体机构在做,有很多企业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用呢,这其实也在无形中抬高了内容生产门槛,拉开与对手的距离。
传统媒体在生存上,当务之急是寻找盈利模式。当“内容+广告”的单一模式难以为继的时候,只有找到新的资金来源让媒体能够继续运转,才有精力专注产品创新。今天媒体世界的大变局对很多传统媒体人并不是悲剧,因为内容为本,为本的东西是丢不掉的,这也是容易被忽视和否定的,内容的生产依然需要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这是一个他们获得重生的时代。媒体变局的未来,谁都不敢断言,不“过剩”怎么“试错”?
中国记者:您前面提到媒体鄙视链的变化,这是否是媒体创新盈利模式的突破点所在?
魏武挥:我觉得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最应该重视的是“发行”,现在“发行”应该是最强。因为从行业生态角度看,一定是传播渠道为王。过去传统媒体能够控制传播渠道,实现内容生产与传播合一,广告收入自然也基本全部归属媒体。而今天,传播主要由渠道掌握,这意味着,渠道获取了大部分广告收入。作为内容生产者,更实务的还是重视自身的专业技能,否则外面行业再怎么变化,跟你也没关系。今天尤其要讲采编和经营分开,我认为混淆的商业逻辑太脆弱,混业的格局太小也不会做大。内容现在依然要尽心去做,利用媒体的价值去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这样才会使整个行业运转更有效率。
5编辑职能永远不能缺位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湮没专业的媒体,编辑职能永远不能缺位”。
中国记者:新媒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记者对社会的介入程度和自我认同,给传统媒体采编报道带来了很大冲击,有人自觉不自觉认为媒体行业里编辑的职能已经逐渐弱化和被替代,您认为当下传统媒体人应当如何重新认识自身价值?
魏武挥:我不觉得编辑能力弱化了,机器人写作在目前来说替代不了人工,像你今天做的采访,机器人目前就无法做。它也就是写个短评快的播报而已。当下做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专业性是自媒体很难取代的,那是需要多年积累才能达到的。编辑和技术不是对立的,没有人能取代编辑对内容的把控。内容的运营需要人工干预和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去做海量内容的优化,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是将编辑的作用放大。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也无法湮没专业媒体,编辑职能永远不能缺位。
今天新一代的媒体机构正在崛起中。专业性训练有素的媒体人依然是内容行业里的主力军,而不是什么个人自媒体。媒体行业最大的迭代在于传播,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发行,从原来的媒体低端现在被推到了顶端。内容生产是当下机构迭代方面做的最不够也可能最有为的地方。
中国记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在培养传媒人才上又有哪些独特的要求和理念?
魏武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在教学中这些理论的东西相对稳定。对我来说,实务是我的教学优势,因为我本身对市场比较敏感与实务界又有广泛联系,所以通常会把业界最鲜活的东西带进校园里来跟学生讲。新闻传播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觉得作为这门专业的学生视野一定要开阔,要对世界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年轻时多看点书绝对有好处,很多知识需要大量的阅读去积累,通畅的信息渠道也可以让传媒专业的人和媒体人有更宽广的视野。
版权信息本文版权属于京原路8号,原标题《新媒体浪潮下的思考者——天奇基金管理合伙人、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魏武挥访谈》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