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0多年拍了600多部电影却在80岁贱卖公司

他用30多年拍了600多部电影却在80岁贱卖公司
2017年06月11日 15:57 华商韬略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

丨作者:迟玉德

现年90岁的邹文怀做了将近50年电影,是香港电影历史上从业最久的老板。

43岁之前,他为邵氏兄弟在香港影坛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43岁之后,他自创嘉禾电影,前后拍摄了600多部电影,并捧红了李小龙、洪金宝、成龙、张曼玉、陈可辛等一众巨星级演员和导演。八九十年代,人们一提“香港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嘉禾。

然而这样一个电影王国,却在1997年之后步履维艰,最终贱卖给一家内地公司,邹文怀和他开创的香港电影时代亦随之远去。

(这个片头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出走邵氏】

邹文怀的电影事业是从邵氏兄弟开始的。

1958年,51岁的邵逸夫从新加坡返回香港,进军电影制作领域。邵逸夫是著名电影大亨,在东南亚拥有广大院线,主要放映其二哥邵仁棣创办的“邵氏父子”制作的影片。然而邵氏父子在五十年代后期被同行“电懋”打得灰头土脸,邵仁棣指挥失当且失去信心,邵氏父子岌岌可危。为扭转局面,邵逸夫联合三哥邵仁枚创立邵氏兄弟。

新公司几乎是从零搭建的,邹文怀是邵逸夫雇佣的第二个人,第一个人是秘书。

邹文怀比邵逸夫小20岁,出生于香港,民国时期曾在上海读新闻,后来回港做了一名体育记者。30岁之后,他急切地寻找出头机会,经恩师吴嘉棠介绍,他进入邵氏兄弟从事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之外,邹文怀还包揽了行政和财务工作,权力比总经理还大——总经理只管发行,到了中后期,他成为仅次于邵逸夫和邵仁枚的三号人物。

邵氏兄弟以差异化路线与电懋展开竞争,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总结如下:

电懋老板陆运涛出身于一个马来西亚富商家庭,深受英国文化影响,一心想把西方戏剧与中国故事相结合,吸引了张爱玲、易文、陶秦等知名编剧和导演,专攻文艺片,而且精工细作。

邵逸夫则热衷中国传统文化,他的院线主要服务南洋华侨,满足人们的思乡之情,而华侨更感兴趣的是民间故事、经典名著和通俗小说。邵逸夫虽然也重视影片质量,但却不像陆运涛那样较真,他把电影看成一门工业,而不只是一门艺术。

为实现大规模生产,邵逸夫在清水湾买下一大块地皮,建立大型片场,同时从美国引进先进电影器材,提高影片音画质量。他还率先打开了武侠片市场,名震香港影坛。

邹文怀是邵逸夫最得力的执行人,将其各项政策一一落地。此外,他邀请何冠昌、梁风等好友加盟邵氏,创办《南国电影》等娱乐杂志,为邵氏电影大卖打下基础。

锐意进取之下,邵氏兄弟只用几年时间就崛起于香港影坛,与电懋平分秋色。

这时候发生了一起意外。1964年,电懋老板陆运涛和近60名高管集体遭遇空难,电懋从此一蹶不振,香港电影业进入邵氏兄弟时代。

对于香港电影人而言,邵氏兄弟一家独大并不是一件好事。

邵逸夫将电影工业视为流水线,建立了囊括制作、宣传、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导演和演员则只是产业链上的“螺丝钉”。邵逸夫虽然力推造星运动,但却给演员很低的待遇,不但给钱少,还要求签“包身约”,也就是不能给其他公司拍戏。这就是“大片场制度”。

导演和演员对于大片场制度非常不满。1963年,著名导演李翰祥在电懋的资助下自立门户,并带走了一批人。其后,邵逸夫对李翰祥发起长达数年的“围剿”,逼得后者走投无路。

邹文怀是大片场制度的执行人,对基层的苦衷非常理解,却无力改变什么,他甚至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邹文怀虽然号称“邵氏三号人物”,但一直没有什么地位,他的头衔是“宣传主任”、“制片经理”,最高做到“副总经理”。邵氏导演张彻将此形容为“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并指出这种安排就是为了防止邹文怀功高震主。后来的事情证明了这一点,邵逸夫安排红颜知己方逸华进入管理层,分走了邹文怀的一部分权力。

邹文怀个性圆融,对于这种安排一直隐忍不发,直到邵逸夫宣布了一个决定。

1967年,邵逸夫进军方兴未艾的电视业,创立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为加快发展TVB,他决定削减邵氏一半的拍片计划,让邹文怀等高管震惊不已。

邹文怀自知无力改变邵逸夫的决定,他也不想再为别人打工,便于1970年带着好友何冠昌和梁风创立嘉禾。

【双雄争霸】

成立嘉禾前,邹文怀做了全方位准备。他从泰国和台湾获得一笔启动资金,与电懋谈妥发行事宜——电懋拥有发行公司和院线,还找到一个稳赚的项目——《独臂刀大战盲侠》。

《独臂刀》是邵氏在1967年推出的武侠开山之作,也是香港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1969年,邵氏再推《独臂刀王》,同样大卖。邹文怀参与了《独臂刀》系列的制作,他以重利成功说服主演王羽转投嘉禾,之后又与日本电影人谈妥合拍事宜,并租用台湾片场拍片。

影片果然火了,嘉禾一炮而红。但在拍摄及放映期间,嘉禾一直在跟邵氏打官司,邵逸夫指控嘉禾“侵犯版权”,聘请庞大律师团试图用这场官司拖垮嘉禾。官司的结果是嘉禾败诉,但只需赔偿邵氏十万港元。

邹文怀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为嘉禾赢得了一席之地,不过他很清楚如果没有自己的招牌,嘉禾走不远。就在这时,上天为他送来了一块金字招牌——李小龙。

1970年,在美奋斗十年的李小龙回港省亲。这一年他30岁,拍过几部好莱坞电影,有一些名气,但一直是二三流角色。他看好香港电影业,希望能一炮而红,邵氏兄弟则是他理想的合作伙伴。

然而邵逸夫却不怎么重视李小龙,他欢迎李小龙加盟邵氏,但要求李小龙和其他演员一样签“包身约”,片酬也只出每部2000美元,与李小龙要求的1万美元相去甚远。

邹文怀得知消息后立刻游说李小龙,开出7500美元的片酬外加分红,李小龙动心了。随后,双方拍摄了《唐山大兄》,狂卖350万港元,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为抓牢冉冉升起的李小龙,邹文怀与李小龙成立了合资公司——协和电影,他负责融资、发行和运营,李小龙负责制作,《猛龙过江》就是协和拍的,该片狂收票房530万港元,再破纪录。

李小龙的爆红让嘉禾气势如虹,对邵氏构成巨大威胁。那几年,邵逸夫把“叛将”李翰祥又请了回来,以《大军阀》、《风月奇谭》、《一乐也》等风月笑片应战。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73年7月,如日中天的李小龙在友人家中猝死,他的去世打乱了嘉禾的规划。不过嘉禾并没有就此走衰,而是迎来了许冠文、洪金宝、成龙等一众巨星加盟,因为它已经通过李小龙塑造了一个“明星发财”的传奇。

喜剧明星许冠文原来是邵氏的演员,1973年,他拿着新剧本《鬼马双星》找邵逸夫谈分红合作,结果遭到断然拒绝。受挫之后,他带着剧本怒投嘉禾,结果大卖600多万港元,甚至打破了李小龙的票房纪录。后来他又制作了数部年度票房冠军,还在嘉禾的支持下创立“许氏电影”。

通过李小龙和许冠文,嘉禾形成了一套“独立制片人制度”,即嘉禾大力发展融资、发行及院线,同时支持导演和演员成立服从嘉禾指挥的卫星公司,嘉禾与卫星公司之间则通过监制协调。这套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共同创业,有福同享”,它大大调动了导演和演员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了嘉禾的财务负担,使嘉禾成为一个电影创业平台。

许冠文之后,洪金宝、成龙、吴宇森等大牌导演和演员纷纷加盟嘉禾,洪金宝、成龙等创立卫星公司,成龙还拜嘉禾创始人之一的何冠昌为义父。

到七十年代末,嘉禾已经与邵氏不相伯仲,进入八十年代,嘉禾的上升势头更加明显,邵氏则逐渐式微,于1987年正式停产。

【黄金时代】

邵氏式微后,嘉禾并没有迎来一家独大的局面,因为随着市场井喷,各路资本都涌了进来,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

成龙是这个黄金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1979年,他离开前公司加入嘉禾,随后拍摄了《师弟出马》,大卖1000万港元。随后,在嘉禾力推下,他几乎年年推出重磅新片。嘉禾还把成龙推向好莱坞市场,拍摄了英语片《炮弹飞车》。

除了成龙这个台柱子,嘉禾其他演员也全情投入,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显示,八十年代后半叶,公司每年制作25~30部影片,同时建立了遍及世界的发行网和院线,创华人世界之最。

更让嘉禾骄傲的是,它于1990年以动画片《忍者神龟》为题材拍摄的真人电影《忍者龟》,在全球狂收10亿港元票房,成为当年全球第三卖座影片。

凭着这股势头,邹文怀带领嘉禾于1994年上市,个人身家则飙涨至6亿港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香港内外资本在嘉禾崛起后纷纷涌入,推出了各自的电影品牌。

在本土资本中,金公主最为活跃,而新艺城是金公主旗下公司中的佼佼者。

1980年,麦嘉、黄百鸣、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联合创立新艺城,希望建立一个年轻电影人的创业平台。新艺城的办公条件很艰苦,七个创始人围在一个十多平米的小房间,但他们的作品却威震江湖。

1982年,新艺城推出贺岁片《最佳拍档》,狂卖2600万港元,刷新香港票房纪录;

1986年,它又推出《英雄本色》,狂收近3500万港元票房,“小马哥”更成为两岸三地观众的偶像。

可惜这种势头尚未延续到九十年代,七位创始人就因理念和利益分歧各奔东西。

除了新艺城外,德宝也在八十年代兴盛一时。德宝由洪金宝和岑建勋于1984年创立,但他们很快又将公司卖给富商潘迪生,潘迪生又说服邵逸夫将邵氏的院线转让给德宝,以对抗嘉禾。整个八十年代,嘉禾、新艺城、德宝三足鼎立,它们周围还有一些小的独立电影公司。

进入九十年代,新艺城和德宝双双关停,但嘉禾仍未一统江湖,而是进入了战国时代。

彼时,港片风靡东南亚和台湾,巨大的需求又推动香港电影人拼命生产,整个市场一年需要两三百部港片。台湾片商为抢夺片源甚至主动跑到香港买片花,就是买一个电影计划,比如指定这是一部金庸武侠片,导演得是王家卫,主演是张国荣、梁朝伟、林青霞,剧情是……此外,台湾片商还扶植刘德华、李连杰、王家卫等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电影公司。

那个时候,稍有名气的导演、演员、编剧、武术指导都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赶工。比如编剧文隽就曾4天写出一个剧本,拍出的片子居然还能卖1900万港元。明星档期更是被排得满满当当,有的明星一天要在几个片场穿梭,导演则必须在两三个小时内搞定一切。明星片酬也涨到了天价,并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没能维持多久,香港电影业就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危机。

【危机四伏】

危机最早从1993年开始。

当年,台湾当局调整了两项电影政策,一是放宽对好莱坞和日本电影的进口限制,二是允许台湾片商赴内地拍摄外景。这两项政策给了台湾观众和片商更多选择,尤其是后者。

介入香港电影业的几年间,台湾片商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赚到钱。由于市场太火,港片的粗制滥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明星片酬的暴涨又让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还有一些香港电影人拿到投资后拖延工期,当时的统计显示:截至1993年5月,有超过250部影片未能如期交货。

随着“97回归”临近,香港电影圈弥漫着一种“狂捞一笔”的投机心态,然而台湾片商不愿意做冤大头。1993年,台湾片商与香港电影从业协会进行谈判,要求后者抑制港片制作成本并压低演员片酬。谈判没有取得实效,台湾片商愤而撤资。

失去台湾市场的同时,香港电影在其他市场也遭遇重创。

首先,内地加强了对粗制滥造港片及合拍片的限制;其次,东南亚市场也开始大量引进制作更加精良的好莱坞电影,并把以前投资香港电影的钱转投成本更低的本国电影;再次,香港本土市场也出现大幅萎缩,1992年的观影人数比1988年少了1900万人次,并且本土观众也更爱看好莱坞电影;最后,盗版VCD、DVD的风行让院线生意越来越难干,九十年代后期,黄百鸣停办东方院线,一家著名院线改建为商场,嘉禾则放弃了香港院线。

这一切在“97亚洲金融风暴”后达到高潮,香港的著名导演和演员则纷纷赴内地或好莱坞发展,包括嘉禾的台柱子成龙。

1997年,70岁邹文怀面对的是一个债务缠身的嘉禾,而二当家何冠昌也于同年去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8年,邹文怀竞标政府特批的将军澳影城用地,不料邵逸夫突然联合六家电影公司出来搅局,并拍得标的;嘉禾原来的斧山道片场则被政府收回。邹文怀失去了根据地。

1999年以后,邹文怀又在资本市场遭遇连番打击。

首先是负责发行及院线的嘉禾娱乐因违反上市规则被停牌,接着负责制作的嘉禾电影因巨额亏损清盘重整,重整后的嘉禾大不如前,连成龙也改变不了什么。更要命的是,2000年,成为寰亚大股东的林建岳想把嘉禾也收入囊中,邹文怀请李嘉诚出手才保住公司。

邹文怀虽然挡住了林建岳的收购,但挡不住寰亚的崛起。2002年,寰亚推出名震江湖的《无间道》,气血两亏的嘉禾则淡出了电影制作领域,变成一家主要靠发行和融资赚钱的轻资产公司。

【退出江湖】

1997年之后,邹文怀虽然雄风不再,但没打算马上退出江湖,毕竟邵逸夫在这个年纪时还与他一决高下。但随着嘉禾股票暴跌,他发现自己没有再战的资本了。

2003年,成龙彻底离开嘉禾,与英皇总裁杨受成联手创立英皇电影。英皇电影虽然继续延续港片风格,但开始制作主要服务内地市场的合拍片,比如2005年的《神话》。

陆港合拍片成了香港电影人的重要出路,内地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则成为带领香港电影人北上的旗手。2003年~2009年,博纳垄断了大约80%港片或合拍片的发行,并藉此成为与华谊、光线齐名的民营电影三巨头。

还有一些香港电影人赴好莱坞发展,或固守本土市场,前者成功的屈指可数,后者则面临市场日益萎缩的困境,市场萎缩又造成本土电影人才青黄不接。2002年的纯正港片《无间道》是香港电影的落日余晖,香港电影此后的命运已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邹文怀看透了这一切,他没有心气争了。况且,他也没有办法将事业传给下一代,他有两个儿子,但对电影业都没有兴趣;他还有一个女儿,他送女儿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电影硕士,但这个女儿不会做生意,把嘉禾搞得一塌糊涂。对于邹文怀而言,重振嘉禾雄风已经遥不可及,更现实的是挽回财务损失。

2007年10月,邹文怀将自己及女儿所持有的嘉禾集团24.78%的股份及可换股债券,以2亿多港元的价格卖给内地公司橙天娱乐,橙天娱乐成为嘉禾第一大股东。

橙天娱乐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新公司,主要从事音乐制作业务。收购嘉禾后的2009年,公司更名为“橙天嘉禾”,规划新公司不再涉足电影制作业务,而主要发展院线,尤其是推广“多元化观影模式”,也就是在一线城市建立高端影院式会所,让电影院不光能看电影,还能办生日聚会、商务会谈、中大型party、公司高管会、新品发布会等。

之所以如此规划,是因为橙天管理层不看好内地电影市场,认为国人不会像欧美人那样形成高频电影消费。

橙天管理层看走眼了,在其收购嘉禾后的十年间,内地电影市场高速崛起,产销两旺,电影制作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院线公司更是风光无二,尤其是万达。

截至2017年5月,万达在全国建立了418家影院,拥有3670块银幕。此外,万达还通过收购,在美国、欧洲和澳洲拥有了庞大院线。如今,万达共拥有1352家影院、14347块银幕,成为全球最大院线运营商,其声势甚至超过当年的邵氏兄弟。

反观橙天嘉禾,则只拥有107家影院、781块银幕,而且连年亏损。今年1月份,橙天嘉禾被以约33亿元的价格卖给另一家院线运营商南海控股,目前,其市值只剩下21亿港元,股价不足1港元。

嘉禾传奇,黯然落幕。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新浪财经头条】,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nrWO6g2bEhsTjZBRO_49g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