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缪凌云
来源 丨野马财经
“国企混改”,寥寥四字,无疑是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更是对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2月10日,野马财经受邀参加的“2017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前董事长王建宙;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董事长徐念沙;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中国石化原副总裁张克华;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张思平,从多重角度对“国企混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什么是混改?
“混改”全称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即为“民营股份参股国企”。不过,这其实只解释了一个“混”字,而同样重要的,是股权“混”完之后文化的融“合”,以及再之后经营机制的“改”革。
中国石化原副总裁张克华分析,企业文化是混改中首先要面对的碰撞,国企基本上是官场文化,或者行政文化,而民企常常是老大文化甚至是家族管理。因此,“合”应该是融合,将前者融合成新的有机体。
至于“改”,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前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国有企业的最大弱点就是经营机制,混改最核心的目的之一,就是经营机制的改变。也正如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所说,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不是要民营企业的钱,而是要民营企业的机制。
除了对“混、合、改”的阐述之外,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张思平则从战略背景给出了另一个角度,其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是供给侧改革、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基本手段。
张思平分析,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说穿了供给侧改革就是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去产能主要是要求国有企业缩短战线,去杠杆是降低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去库存主要是调整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失衡,补短板要求国有企业服务大局发展公益性战略性产业,不是让民营企业补短板。
二、为何要混改?
上文提及,国企文化基本由官场文化主导,有着浓重的行政色彩。王梓木认为,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例如,一个市场的经营周期是15年,一个企业的战略周期是十年,一个新技术开发使用至少五年,可很多国企高管十年八年就换掉了,这两个周期显然是不匹配的,极大制约了国企的生命力,很难建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公司治理。
同样,王建宙认为国有企业的最大弱点就是经营机制,进一步细分,经营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又有两个,一个是决策机制,一个是容错机制。
王建宙分析,决策一方面有时间性,一个大的决策无论多大都不能拖很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减少各种审批,需要简化各种决策的程序,在坚持必要的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快决策的速度;另一方面有前瞻性,特别是大型企业,决策的前瞻性非常重要,在短期内没有效益,甚至中期内没有效益,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经济回报。因此,这就需要给予企业有自主的决策权。
另外,容错机制的背后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精神。敢于适当冒险的企业才有生机,冒险自然避免不了错误,那么在遵守决策机制各种程序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一些偏差,应该要容忍。
三、混改如何成功?
去行政化与改变、完善经营机制是国企混改的重要目的,只是,怎样才能到达这些目标,推动混改不断走向成功呢?
对于这个问题,王建宙分享了自己走访调研诸多企业后的感受——同股同权,这背后,是民营企业对于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尊重所有的股东意见的诉求。张克华亦从股权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混改后民营股东的股份比例应该是不少于34%,拥有否决权。
除此之外,王建宙继续补充,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在上市以后,母公司依然存在,即使主体业务全部上市了,母公司也有,但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母公司跟上市公司必须完全分开,不仅财务分开,而且管理也要分开,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的准则。
再者,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要放手使用职业经理人。且值得注意的是,好的职业经理人是没有办法从学校培养的,只有在实践中成长。
四、混改有哪些注意点?
混改是个好东西,能够带给国民经济诸多裨益,而有些细节也值得注意。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
张克华指出,对于那些扭亏无望的,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所谓的僵尸企业,应该在保证职工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坚决的清退,而不是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行列。
其分析,混改不能“拉郎配”这一点在中央一级的企业比较容易做到,但部分地方国企就有拉郎配的趋势,这是要避免的,不能一刀切。
其次,混改的目的是激活国有企业活力,但也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国企头上。
徐念沙即指出,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国有企业的特色病,正如西方管理学的理论中也有非常多的篇幅内容,是解决内部人控制、效率,以及公平的问题。
最后,张克华强调,混改需要时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示出来,不能够操之过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