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姚振华的杠杆人生

“野蛮人”姚振华的杠杆人生
2017年05月19日 21:00 朝阳财富

极限的杠杆等于你能容忍的最大回撤,换一句话说,极限的杠杆是你能离死亡最近的距离。

杠杆的魅力在于以小博大、以少胜多、以虚无撬动所有。因杠杆撬动而到达的人生巅峰自然风光无限,但华丽面子的背后得有靠谱的里子。加杠杆不难,难得是加杠杆后不会断裂。

近日,一则关于前海人寿向某会请求恢复万能险业务的消息迅速传播,而就在刚刚前海人寿辟谣称:公司现金流稳定,经营一切正常。

不论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姚振华书写了一个真实版的案例,那就让我们解读一下关于他的那些杠杆。

隐约传来杠杆脆裂声

5月16日,一则恳请保监会恢复万能险销售的报告在网络疯传。报告人前海人寿称,2017年公司将有600亿资金要退保,为避免引发群体事件、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恳请保监会给予一定万能险的销售额度,以便提升公司现金流。

言外之意是公司现金流紧张,若没新资金进来,会有断裂风险。

今年2月底,前海人寿及时任董事长姚振华接到了保监会的处罚:前海人寿暂停万能险销售及新产品申报,姚振华也被禁止保险业从业资格十年。

当时,“支持险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主力军”的保监会时任主席还未落马。而今不到三月,事件发展的迅速令人瞠目,并隐约听到杠杆断裂的嘎吱声。

姚振华的杠杆隐忧始于去年“万宝之争”中,宝能系对万科的收购举牌,并在随后引发万宝大战,二者一度水火不容,宝能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并要罢免万科董事会,其中就有万科的灵魂人物王石。

野蛮人入侵的前、中、后,万科及王石都有反击的言论及行动,十四亿吃瓜群众搬起小板凳硬是观摩了一场狗血剧情。

收购南玻A并“清洗”其高管层及董事会的成功,给足了宝能系战无不胜的信心,在与万科的争战中似乎还略胜一筹,姚振华快马加鞭标瞄准下一个目标——格力电器。董阿姨奋力回击提出“罪人论”,紧接着就有了证监会主席“土豪、妖精、害人精、强盗野蛮人”的痛斥。

自此,姚振华的杠杆开始出现裂纹,并服软妥协,表示收购纯是财务投资。

如果回顾一下姚振华的发家史,又何尝不是一部杠杆史。

从“菜贩子”到“超级富豪”

从“菜贩子”到中国超级富豪,他用了20年。

1970年,出生于广东潮汕,1992年,22岁的他毕业后,进入国企深业集团,后辞职下海,先是经营深圳市的早餐工程,于是就有了姚振华“炸油条”出身一说;后又组建净菜市场,甚至把蔬菜卖到了香港,于是就有了“卖蔬菜”出身一说。

姚振华创业初期,据说得贵人相助——一个叫姚沐生的家族“带头大哥”出资1800万支持姚的事业,宗族势力强盛的潮汕地区,抱团取暖、相互提携本就是传统,当然这也有着杠杆的原理——利用乡亲宗族建立起信任,产生并创造了信用,让姚振华凭空就撬动了一笔巨额资金得以为己所用,从而开启了一场激荡人心的杠杆人生。

201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他以95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十。

20年的韬光养晦、闷声发财,一向低调的姚振华已然从一介小商人成长为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尖阶层人物,曾经的早餐店和蔬菜市场也早已腾龙换鸟,20年时间,他将将其掌舵的“宝能系”发展成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而神秘的商业帝国。

姚振华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加杠杆的人生,是时间杠杆/事业杠杆/平台杠杆/宗族人脉杠杆的综合运用,并撬动起了自己的财富螺旋,循环向上、周而复始、财富越来越多、调动的资源越来越大,以致登上财富巅峰。

他的资本并购,运用了什么样的金融杠杆呢?

资本腾挪下的杠杆

姚振华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大肆收购,并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那他的资金都来自哪里呢?

一个是前海人寿,另一个是广金所。当然,重要的是前者。

2012年,新上任的保监会掌门项俊波启动了新一轮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支持险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主力军。

随后,嗅觉灵敏的大佬们纷纷筹集重金,火线杀入,恒大系、安邦系、宝能系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

3年前,姚老板响应号召,从一名实业家进军保险业,并借助万能险筹集的巨额资金,前海人寿得以快速发展。在2015年股灾期间,前海人寿频频举牌,成为为国护盘的英雄。

说到前海人寿,其所发售的保险当中,80%以上的是万能险。

什么是万能险?

万能险兼具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对于投保人而言,他的保费一部分投入风险保障账户,起到保险作用;另一部分投入投资账户,用于对外投资,具体比例可由投保人自由选择。

所以,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与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且具有最低保障收益率,一般为2.5%。如此一来,上不封顶,下设保障。

前海人寿2017年要退保的600亿就是之前售卖的万能险到了“还本付息”的时刻,恳请发售新的万能险“吸储”新的资金去支付到期的“本息”。

另一资金筹措渠道为广金所,年化收益在7%左右,当然实际费用会远高于此,因资金融资方/担保方/平台方的关联关系(互为股东或有共同个股东),很容易让人产生自融嫌疑。

这就是姚振华资本腾挪下的金融杠杆:少量的自有资金,“高息”借入大量“债务”,筹措天量的资金,去资本市场大肆收购。这违法违规吗?未必!所有的流程设计或法律设计或许都是合规的,最起码从法律法规层面上看是这样的。

万能险本身就是金融杠杆,万能险筹措的资金再去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并获取控股权,相当于杠杆上又加了杠杆。

本来,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不料画风渐渐有了变化。

杠杆撬动的并购举牌

并购举牌的杠杆的又体现在哪里呢?

寻找一家股权分散、业绩良好、现金流奶牛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悄然吸筹、逐步控股,紧接着改组董事会、逼退原有高管层、安插自己的人马,悄无声息的完成换血重组。

自前海人寿成立后,宝能系及其一致行动人先后举牌或参股近十家上市公司,在南玻A的并购举牌中大获全胜——副总裁辞职、高管层调整、原有的9名董事会成员中4位被替换成宝能系人马,从而实现完全控制。从第一大股东到最后换人,宝能操作下的南玻A也就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

作为地产商人的他,还对万科也起了据为己有的歹心。

他把这一熟练操作手法运用在万科的股权争夺战中。

后来,宝能系坐上了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交椅,控股25.4%。

后来,他还打起了格力电器董小姐的注意,但董小姐可不是好惹的,反击称“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宝能他们会成为罪人”。

很快她得到了高层的声援(包括刘士余的痛斥),杠杆慢慢出现了倾斜、不管用了。

于是,姚振华就遭遇了保险业史上最严厉的顶格处罚:撤销其前海人寿董事长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

随后保监会修改了原来对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规定:明确险资入市只能从事财务投资,不能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标。

这就是宝能系及姚振华用金融杠杆筹措资金,再杠杆并购举牌上市公司的杠杆逻辑:利用一个平台(前海人寿)和介质(万能险),通过层层复杂的金融杠杆设计,筹措杠杆资金,以被收购上市公司为支点,来撬动更大财富。

而现在,杠杆出现了问题。

如今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姚振华竟是这么一副落魄的模样。

姚振华的事情给我们三个启发:

第一、千万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

第二、不要轻易得罪一个个性刚强的中年单身女人;

第三、别以为一个到处爬山、泡妞、做红烧肉的老男人是好欺负的。

综合自:米筐投资、投行大师兄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