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NMD以及CNMD到底有什么区别?

TMD、NMD以及CNMD到底有什么区别?
2017年12月11日 07:45 核电那些事

近来局势如此“扑朔迷离”,面对导弹一类的强大进攻武器,世界上的军事强国纷纷研制和部署了反导系统。今天主要普及一下美国的NMD、TMD以及中国的CNMD(脑海中回荡的声音纯属巧合)。

 

世界核武器分布

1993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出了“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部分: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导弹袭击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用于保护美国海外驻军及相关盟国免遭导弹威胁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TMD与NMD共同构成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构想的两大内容。

美国军事基地分布

NMD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可以通过这一系统,从敌方导弹一发射,就对它进行侦察、跟踪、定位、锁定,在它进入美国领空前将其摧毁。

NMD是一个战略和联合作战层面的系统,包括海基“神盾”拦截系统、太空战卫星、机载雷射武器和高空拦截导弹,目标是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导弹。

NMD分三阶段部署,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可以拦截至少10枚从任何方向袭击美国的普通弹头。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部署更多雷达、拦截器和专属追踪导弹的预警卫星,可以拦截具有反制能力的弹头。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建造拦截基地,进一步增加雷达和拦截器数量,可以拦截具有复合反制功能的弹头。

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拦截导弹、地基雷达、天基传感器、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以及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NMD全部组成是:2处发射阵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信中继站、15部雷达、30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系统。

反导系统

TMD是用于保护美国海外驻军及相关盟国免遭导弹威胁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在局部冲突愈演愈烈的现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提升。对该系统的使用,比较成熟的有三种策略:一是在来袭导弹发射前侦察到并将其摧毁;二是在来袭导弹发射升空时将其摧毁;三是在来袭导弹飞行途中或重回大气层时予以拦截摧毁。

以美国为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设想由低层防御和高层防御两部分组成。低层防御设想包括“爱国者”-3(PAC-3)、“扩大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海军区域防御”(NAD)系统。其中,“爱国者”-3“海军区域防御”系统、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海军战区防御体系”构成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

PAC-3是爱国者系统的最新型号,由发射装置主要由地面雷达设备、截击控制站和8部导弹发射设备组成。是为部队和固定设施提供保护,抵御近、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固定翼或旋转翼飞机等的攻击。可发射多枚导弹同时推毁距离不等的目标,能用C-17或C-5飞机运输部署在世界各地。

导弹车

高层防御包括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海军战区防御体系(NTW)、空军助推段防御(BPI)。其中,爱国者-3、海军区域防御系统、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海军战区防御体系构成TMD的核心和重点开发项目。

THAAD

而我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即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CNMD(Chinese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由防空、海防、地对地三大导弹系列组成,并不是单一的应对导弹威胁,而是组成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中坚力量。

据公开资料报道,在防空导弹方面,“红旗”-9A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可用于全昼夜、全天候拦截3万米以下的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和2万米以下的近程弹道导弹。在对海导弹方面,以“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为原型,中国专家研制了其海基型——“海红旗”-9,安装在052C型导弹驱逐舰的垂直发射模块中。在对地攻击导弹方面,有报道称,中国研制的“动能-2”系统能拦截高度达2~2.2万米的卫星,构成了对地防御的中坚力量。

重点介绍一下红旗-9。红旗9远程地空导弹简称HQ-9,我中国第一种区域防空导弹。

参加阅兵的红旗-9

红旗-9采用终端主动雷达制导,能同时追踪距离300公里以内、高度7000m以下的100个空中目标,并自动进行威胁评估,选出最具威胁的六个目标优先接战,从雷达接触目标到发射导弹接战所需的反应时间约12~15秒。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能一次控制6枚导弹攻击3~6个目标(采用两弹打一机时可对付三个目标,而对付六个目标则是六枚导弹各接战一枚),对同一个空中目标可先后动用两枚导弹进行重复攻击,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约5秒。

一个完整的红旗-9旅级作战单位由六个营级单位组成,每个营由一辆营级控制车、一辆火控雷达车、八辆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每个营有32枚备射弹,而旅级单位还有一辆旅级指挥车,每个旅最多能同时接战48个空中目标(平均每部火控雷达接战8个)。

还是那句话,强大国防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前提!

阅兵式

本期编辑:不署名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