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Reddy Go创始人,悉尼“共享单车”将上路!

专访Reddy Go创始人,悉尼“共享单车”将上路!
2017年06月20日 05:50 澳洲财经见闻

本篇共1683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Donald Tang,共享单车Reddy Go的创始人。毕业于悉尼科技大学(UTS)的Donald表示,在Darling Harbour等部分区域工作的人们没办法乘火车或公交车到办公室。于是,Donald创办了Reddy Go。

从今年7月份起,Reddy Go将会在悉尼商业中心(CBD)火车站附近投放带GPS的红色共享单车。此外,Top Ryde、Macquarie Park、Chatswood、Rhodes、Burwood、Parramatta和Hurstville等地区也都是Reddy Go计划投放单车的地方。

据了解,Donald与悉尼市政府协商了数月时间,因此错过成为澳洲第一家提供共享单车服务的公司。新加坡公司Obike已于上周四在墨尔本街头投放了首批共享单车。对此,Donald表示,有竞争是好事。Reddy Go 计划在半年内将单车量增至6,000辆,遍布悉尼几大社区。

那么在澳大利亚市场如何打开共享单车的市场呢?

《澳洲财经见闻》非常高兴能够请来Donald来分享他的创业理念!

专访正文

澳洲财经见闻:请问最开始为什么会有做单车的想法呢?

Donald:从环境方面而言,澳洲环境对于单车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共享单车的概念在包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已经非常流行。而同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悉尼、墨尔本等澳洲城市,人口出行需求还是处在持续不断增长中。我们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发现共享单车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决定将共享单车搬到澳洲。

澳洲财经见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澳两国还是有所不同的,那澳洲共享单车的特殊性在哪里?

Donald:确实如此,中澳两国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

人口

首先从人口上来讲:以悉尼为例,悉尼常驻人口刚过500万;而悉尼每年旅游的流动人口大约可以达到700万-800万之间。所以说,流动人口加上常驻人口的数量可能连半个上海都比不上。

但单从人口来看,并不是致命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澳洲和中国城市分布的区别。

城区

澳洲的人口聚集点非常密集的,比如说有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再比如说,几个众所周知的华人聚集地。那么,从这方面来讲,运营上可能就要求Reddy Go更加精确,因为区与区之间相对距离还是相对较远。这点不像中国。

在中国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中的区和区之间基本上都是连成一片。那么在澳洲,区域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如从悉尼商业中心(CBD)骑车到Chatswood,就相对比较困难,因为比较远,除非你是有目的性的去锻炼。

这就要求Reddy Go在投放过程中的手法和方式要和中国区别开来。不能够大规模片区的投放,需要精确到每个区每个街道,进行点打点的精准投放。

法律法规上的区别

对单车的要求:

法律法规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单车的要求,中国的单车没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说头灯或者尾灯。只需要在单车的后面装上放光片就行。

但是澳洲不一样,澳洲必须有闪烁的头灯和闪烁的尾灯,这样的话在夜晚骑行不单单能给骑行者提供照明,还能为路上的司机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提高安全度。

头盔的问题:

在中国,是建议佩戴头盔,并不是强制佩戴头盔。但是在澳洲是强制佩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dy Go也是采购了一批优质的符合澳洲质量标准的头盔,会放在单车的车篮里,供大家免费使用。

当然,这是Reddy Go给大家提供的一种福利。但是骑单车本身需要佩戴头盔这件事情,还是需要骑行者自己有足够的法律意识。我们只能强力建议,或者在每次扫码或打开App的时间,去提醒骑行者佩戴头盔!

澳洲财经见闻:那么请问,在澳洲这个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呢?相信许多读者和观众也对此比较好奇。

Donald:首先盈利和商业模式是单车租赁产生的利润,租赁价格目前我们订的是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在悉尼和墨尔本大家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

主要的目的为了让大家可以承受,而且是长期使用,频繁使用,方便大家的出行。这样可以增加用户的量,当用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话,就可以产生一个效应。这就是中国所说的“薄利多销”。整个共享单车的事业来说,并不单纯为了暴利而存在,而是主要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生活。

其次,在澳洲市场上我们还没有考虑到的,但是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的广告投放。因为每一部单车都是一个移动的媒体。那么在澳洲,在悉尼等大城市来讲的话,这也是一个做广告的途径。那么未来,我们可能会开放这个广告投放的渠道。当然,我们会对广告的内容加以把控。我们要求,广告客户最少是遵循绿色出行、健康生活、全民一体化的概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