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如今又因债务被限制出境

80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如今又因债务被限制出境
2017年12月07日 18:25 知适

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作者 迟玉德 全莉

最新消息:山西前首富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

距离上一次大面积被曝光是在3年前,2014年,山西海鑫钢铁集团破产重组。从此,80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一个经典的接班失败案例频繁出现在各大财经头条。

李兆会这两年走到了穷途末路,他自2003年年初父亲被枪杀起接管海鑫集团,到2014年3月18日集团主体海鑫钢铁全面停产,以及11月12日海鑫系的5家企业又被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破产程序。据媒体披露,在召开了多次债权人会议后,确认海鑫钢铁共负债近250亿,其中银行债权近100亿,此外还有诸多上百亿的应收账款欠款。而海鑫的账面资产仅有70亿左右。

海鑫钢铁破产的新闻见诸报端后,李兆会没有给出任何形式的回应,甚至没有公开露过面。

1

少帅接班

2003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凶手随后饮弹自尽。

彼时,海鑫钢铁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以及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40亿元。

在李海仓去世后的第28天,儿子李兆会正式接班。那一年,李兆会22岁,当时正在澳大利亚留学,读营销和企业管理,之所以能留学,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是父亲的安排。

他开始思考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当爷爷李春元在最后一次监事会会议上宣布由他继承家业时,他说:“我要照顾我的家,我的母亲和妹妹。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李海仓

这之后,李兆会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改往日贪玩的习气,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由于工作勤奋,措施无差,再加上适逢钢铁价格上涨,海鑫钢铁在李兆会掌舵的头两年发展得不错。

2003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达到5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

2004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更是达到70多亿元,上缴利税12亿元,还成为当年度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当年8月,海鑫钢铁还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一举中标。

凭借这番亮丽的业绩,李兆会让公司内外的质疑者哑口无言,甚至把自己和家人吓了一大跳。上任仅一年的他就稳住了局面,赢得各方夸赞。

2

李兆会时代

在李兆会接班初期,为防止李兆会因没有经验而导致决策空白或混乱,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一个“总调度室”,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成员包括总经理李天虎(李兆会五叔,当初接班呼声最高的人)和副董事长辛存海。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李天虎和辛存海还是掌握实际决策权的,但这种局面维持的时间极短。

在获得不错成绩之后,李兆会开始清除异己,2003年6月,李兆会批准了“五叔”李天虎辞去海鑫钢铁总经理职务的申请,随后又设法将其在海鑫钢铁的股份悉数清除。2004年春节刚过,李兆会免除了辛存海“副董事长”的职务,而改任其为海鑫集团驻太原办事处负责人。辛存海也很识时务地离开海鑫总部而赶赴太原,不久便自谋前程。

在李天虎和辛存海被双双清除后,李兆会请来六叔李文杰和妹妹李兆霞来帮助自己,经过这样一番安排,李兆会完完全全地掌控了海鑫钢铁,再也没有人能跟他们“孤儿寡母”抢遗产了,海鑫钢铁正式进入“李兆会时代”。

在闻喜县专心搞钢铁大约三年后,李兆会便将公司交个六叔和妹妹,自己转向资本市场。

2006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发起了一股猛冲猛打的势头,上证指数从1074点最高上扬至6124点,全国人民陷入炒股的狂热状态。

2004年,李兆会以6.1亿元的价格,从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中色股份手中购入民生银行3.1%的股份。根据某财经媒体调用海鑫实业其后的增减持操作计算,李兆会在这支股票上共套现32.13亿元,整笔交易浮盈26亿元。

之后有媒体详细梳理了李兆会炒股的每一笔交易记录,最后测算出:李兆会历年炒股总投入40.589亿元,截至2014年二季度,其股票及套现总值为83.035亿元,投资浮盈高达42.446亿元。

3

破产风云

与在资本市场上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兆会在实业领域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

中国钢铁行业在李兆会入行后盛极而衰,由基础建设拉动的疯狂扩张,逐渐转为产能过剩,并且因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和2008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陷入全行业亏损状态。

对于李兆会而言,资本市场已经指望不上了,要想维持家业就必须回归实业。然而等他回归闻喜县时,海鑫钢铁已经差得不能再差了,公司上上下下都萎靡不振。

在钢铁行业转亏无望的情况下,李兆会又开始探索业务多元化的可能性。但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盈利,而海鑫钢铁的亏损和负债却在进一步恶化。2014年3月18日,海鑫钢铁全面停产,厂区内的煤场和电厂也已停工,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达好几个月,欠缴当地政府的税金则更是超过了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与海鑫钢铁有业务往来的债权人纷纷上门,同时,公司内部员工也掀起集体讨薪行动,面对这一连串变故,李兆会选择了逃避,既不露面也不回应。而据接近他的人透露,他对于扭转当下困局毫无对策,只是不断地说:“不想走(破产)清算。”

海鑫钢铁出事后,也曾出现过试图接盘的情况,包括河北的德龙钢铁和敬业集团,其中德龙钢铁最为上心。德龙钢铁是中民投选择整合钢铁资产平台的四大民营钢铁企业之一,但其工作人员在考察完海鑫钢铁的情况后放弃了收购念头,对媒体表示,海鑫钢铁的债务复杂而可怕,收购可以,但海鑫钢铁必须破产(清算)。

然而,海鑫钢铁的债权人不接受让海鑫破产清算的做法,他们联名向当地政府递交请愿书。在请愿书中,他们表示,启动海鑫破产清算司法程序本身就不可接受,因为那将以“合法形式”消灭他们的“合法债权”。

破产程序最终还是启动了,2014年11月16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钢铁集团4家债权人对海鑫集团的重整申请,标志着海鑫集团破产重整进入法律程序。

海鑫钢铁破产的新闻见诸报端后,李兆会没有给出任何形式的回应。

2015年,海鑫钢铁由北京建龙集团接盘,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