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相亲角的真相,看完你不会再嘲笑那些父母

北上广相亲角的真相,看完你不会再嘲笑那些父母
2017年07月18日 12:10 长江商业评论

前几天,《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这篇文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文章以门当户对、“不找外地的”、属羊歧视、必须有房等条件,概括出了所谓“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中国式相亲价目表”。

▲图片来源:凤凰weekly

但我却疑问重重。

比如本文中,以北京中山公园、地坛公园等相亲角的见闻为出发点,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应用于北京全境?又是否能应用于全国婚姻市场?

若不能,那么“鄙视链”同“价目表”,也就有耸人听闻、撩动地图炮的嫌疑了。

相亲角的诞生和运转,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它集大众的焦虑、偏见、欲望于一身,充满矛盾和权力控制,可最终,仍使很多人获得了相应的情感满足,从而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需求。

本人常年混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对北京和上海的相亲角也有所了解。本着不贴标签的心态,这篇文,将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而深层次的“相亲角”。

你是相亲市场的底层吗?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中对于“房”和“户口”的偏见,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相亲角还存在着一些其他偏见。

比如至少有六类人,被污名化为婚姻市场中的“黑六类”。

1、年龄大的

中国男性最理想的结婚年龄,通常是30岁以后;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便逐年递减。从生物角度看,女性生育期也有时限。所以时间,对待女性远比男性要残酷。

体现在相亲角中,便是35岁以上女性的简历,基本乏人问津,而同年龄男性则是“抢手货”。

北京中山公园的一位家长就无奈地提到一点:

“我女儿今年34岁,优秀啊。比她条件好的男人,都40往上了,人家全都要二十多的小姑娘。要不是没办法,谁来这里啊?”

但她也很明白,即使在相亲角,女儿也不会有太多机会。

2、形象差的

相亲角的父母大多随身携带孩子的照片,遇到中意的相亲对象时,才拿出给对方观看。男性照片多强调事业有成,女性照片多体现其曼妙美丽,正所谓郎“财”女“貌”。

遇到“丑姑娘”时,有的男方家长觉得“丑人多作怪”;有人则希望让孙子长得好看,女方就不能太丑;还有些家长则认为“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打扮也是修养的一部分。

3、几类职业不受欢迎

首当其冲被“污名化”的,是女性公务员和外企女职员。前者接近权力,后者靠近市场,在相亲家长眼中,都具有风险性。

一位来自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父亲,就非常直白地说:

“这几种女孩子都不敢要的,你能保证人家不跟上头玩吗?”

由于工作时间不稳定,无暇顾及家庭,男女医护人员在婚姻市场上也受到一定的排挤。

4、有婚史的

相亲角是“初婚者”的天下。帮助子女寻求再婚对象的父母是受不欢迎的。

婚史污名的最大受害者,是带有小孩的离婚女性;其次,是带有小孩的离婚男性。即使男方有过短暂婚史,且没有小孩,也会被打入另册,除非其他条件非常不错。

5、性格“硬伤”

对于北方男性来说,“妻管严”是个完全不能接受的污名。一位出入上海相亲角、来自哈尔滨的父亲,就坦言绝不找上海女孩:

“上海姑娘管老公是出名的,我儿子婚后不铁定受欺负,成了‘妻管严’么?我们东北人,在外头被人说怕老婆,要被人瞧不起的。”

他挂牌择偶时,写明了只要北方人,激起很多上海家长的声讨。

与之相对,“女强人”也成了一些女性的结婚障碍。

6、不但歧视属羊的,也没放过属虎的

“属羊歧视”就不赘述了,生肖虎在家长们眼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有位北京家长特别认真地同我说:

“你们年轻人可不懂,羊算啥,真正伤人性命的是猛虎。而且属虎,还分‘上山虎’和‘下山虎’。前半夜出生的是‘上山虎’,那是下山找食儿吃饱了回来的,也许就不再寻摸吃的了。后半夜出生的‘下山虎’,正饿着,必须逮人来吃,逮着谁是谁……”

从上述六个偏见中,我们能瞧见父母们的谨慎。这种态度的形成,都是基于他们希望子女婚姻能幸福美满的初衷。

但如今饱受催婚之苦的城市青年们,也许并不能体会到这一部分父母心中的“怕”和“痛”。

来相亲角的父母究竟在怕什么?

相亲角,是一个圈子。

如果一位小年轻,想为自己找对象,而跑去相亲角,这属于坏了规矩。原因很简单,大家都靠满地的简历相亲,你反倒来“真人秀”,自然就成了相亲角中的强势一员,抢走了别人的潜在对象,肯定遭大爷大妈鄙视。

可见,跑相亲角的,主要是待婚青年的父母。孩子非但不是主体,还是异类。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

而且,也并非所有父母都能参与到相亲角中。

首先,相亲角兴起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深圳、济南等地,都属于大中型城市。其次,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淘汰”后,这些城市中的相亲角也普遍形成了相亲的“均价”,凡低于这个均价的,自然会被排挤出市场。

就拿北京、上海而言,“进角价”是:子女有一套自有住房。大家注意,子女自有住房,老人是不能住的,换而言之,子女的父母也得有自有住房,不能打扰儿女。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在城市中,也并不多见。

有条件进入相亲角的父母,供得起两套房子,有城市户口。其中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学历),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技术专家、国家干部、管理人员),已经进入了城市中产阶层。而他们的子女,以白领居多,是年轻一代的中产阶层。

具有这些条件的父母们,大多属于“知青一代”中的返城青年。而下乡和经历过“文革”,又是这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经历。

当年的一些政策,无一不是知青一代实现阶层上升的屏障。

随着时代发展,学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没有好学历,就没有好工作,继而没有好收入。比如后来的下岗大潮,让很多知青一代吃到了教育被耽误的苦果。

再就是婚姻上的被耽误。

很多下乡知青,在缺乏情感经验的前提下,匆匆结婚,于是就被永远留在了农村。当时虽然没有政策明文规定知青不许恋爱,但无论是招工、招生还是征兵,已婚青年都被拒之门外。在知青一代的认知中,婚恋,意味着有可能留在农村一辈子。

那些幸运地搭上高考这一快车的知青幸运儿,见识过他人留在农村的恐怖,也经历了下岗大潮的冲击。在他们心中,爱情和婚姻的甜蜜,冲淡不了对被湮没无闻的恐惧,也无法消解市场经济社会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动荡无常。

没什么人比这些“知青一代”的父母更能体会到“被耽误”的辛酸,所以他们才带着天然的对婚姻的焦虑,走入相亲角。

而这些焦虑,与其是指向婚姻,不如说是指向为子女谋得更平稳、更能“不被耽误”的人生。

相亲角里隐藏的欲望

通向平稳婚姻的道路,说到底是由择偶标准铺就成的。而这些标准,在相亲角中,往往反映了相亲父母们自己年轻时的普遍欲求。

比如20世纪70年代时,上海女性择偶有所谓的“五大员”之说: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卖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头子”是上海话,说明某人脑子灵活,吃得开。

当时北方城市的男性择偶也有“五大员”:长相像演员,体型像体操运动员,态度像服务员,声音像播音员,烹调像饮事员。

可以看出来,知青一代看待自己的婚恋,普遍还是遵循了“男主外,女主内”、“郎才女貌”的节奏,女人欣赏聪明的帅哥,男人喜欢温柔、善于持家的靓妹。

之所以金钱房屋不占主导,是因为这一部分,已经由计划经济下的“单位”给解决了:工资,大家拿的都差不多,贫富还没有分化;房子是由单位分配,住房没有流入市场。

当时,工会、党团支部和居委会,还会定期举办男女联谊会,给大龄青年牵线搭桥。而这些青年,也在公园里发展出自己的相亲地带。

但时至今日,这一切的具体表现形式就变成了:钱、房屋、车子、形象外貌(能维持美貌,也是要花钱的)、文凭等“看得见”的东西。

当代社会的冲击,对城市中为人父母的“知青一代”是巨大的。在下岗潮中,他们感受到了时代的突飞猛进和动荡;搭上高学历的顺风车,却又完全不相信比自己当年条件优异许多的孩子,会找不到对象。

这些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拿着在他们认知中非常重要的“条件”,走入他们年轻时“交朋友”的场所,为子女们寻求他们所理解的“安稳的婚姻”。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相亲资料

很多人觉得相亲角充满铜臭气、势利、现实,已经变成欲望之角,这也难怪。

欲望集中体现在房子和户口问题上。

在大中型城市的婚姻市场,有一条潜规则,就是子女的婚房,绝大多数都由男方父母购买,至少他们得付首付,按揭则由男方或双方共同承担。

但是这个“价码”在相亲角被提升了,要求子女必须有自有住房。

聚集于相亲角的父母,经济条件大都不差。很多女方家庭也买得起房子,但还是要求男方家庭也买得起。女方家父母的心态,在一位经常出入北京龙潭公园为女儿相亲的大娘口中,显得非常不客气:

“房子我家买得起,但也要男孩子家买。这很自然。哦,你家生了儿子,难道没想过儿子会长大娶媳妇?几十年时间,你自己都不考虑?不准备?没有这个道理。好家长都会考虑到。总不能什么都不管,指着儿子去骗女孩子的东西,要脸不?好婆家坏婆家,这个问题上就是差别。”

而户口,在相亲角中显得更加“一口价”:综合条件不足或对等时,不考虑外地人;而在条件优于本地青年时,才可能入选。

户口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方面它牵扯到社会资源的便利,但更重要的是,“下乡知青”出身的家长们清楚,城市户口的宝贵性,是同人的社会身份紧密相连的。

这体现在相亲角的运作模式上:就是外地家长不但占绝对少数,且被本地家长排斥和拆台。

相亲角版“权力的游戏”

在对北京、上海的相亲角进行观察时,我发现其中各式各样规则的形成,都来源于家长同家长之间、家长同外来者之间,乃至家长同子女间的博弈。

博弈确定了相亲角中各个主体的权力关系,即:谁最有话语权和优势。

在上海的相亲角中,有位大妈一大早就来,从早站到晚,却应者寥寥。有熟悉就里的家长就偷偷解释:

“你看她每天往那儿一站,就开始吃东西,果皮纸屑也不拿塑料袋兜着,扔得一地都是,这种家长,能养出什么好孩子?你没看,都没人搭理她。”

可见,家长们在角里,相看的不只是子女,还有子女的父母。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

那些自身教养好的父母,子女如果条件不差,就是相亲角的“红人”,整天都被人围着攀谈。他们握有相亲角中的主动权。

而家里条件并不好的父母,一方面背地里给“红人”拆台,另一方面也会想方设法找寻其他路径,“推销”自己的孩子。他们找的人就是角里免费的中介。

免费中介,通常都是自己的子女相亲成功后,也希望帮助他人的热心人。他们比商业中介有优势之处,一在于免费,二在于他们长期在相亲角帮助沟通,几乎对角里所有家庭“知根知底”。

同时,中介们也是“红人”,他们握有大量信息,可以帮助信息流不那么顺畅的父母牵线搭桥。

相亲角中,有一些绝对的劣势群体。

最典型的,就是非本市户口的外地人,以及家里没有房的父母。

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家长,还是中介,当他们面对相亲角的外来者时,是一致对外的。比如角中会有骗子中介和婚托混入,不少父母上过当,只要遇到这类人,家长们都会主动联系公园和派出所进行驱逐。

同时,参与相亲的家长,同子女间,也存在博弈关系。

子女如果已经经济独立,按揭得起房子,在家庭中就拥有较多的话语权。而父母的催婚于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建议,而非命令。

但如果子女的婚房,尚需要父母张罗,甚至还要在家啃老、不能自活的话,那么是否通过相亲角结识异性,亦或是否同父母中意的人选见面,也就需要一定的妥协了。

说到底,握有资源多的人,才站在相亲角的金字塔尖。

都是来相亲,为啥成不了几对?

不管在年轻人眼中多么食古不化,相亲角都是一个新兴事物。

但“新”不意味着高效,相亲角的效率低下,是圈中人有目共睹的。

在相亲角家长中,总流传着一些“都市传说”,比如谁家姑娘就在这个角找了个高富帅,或者谁家小子寻到个白富美,结婚后各种虐狗。但这些传说都只是传说而已,谁也没有亲见过。

有社会调查者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蹲了足足一年,只有一对实打实成的,还是女方家放开标准,不计较男方身高,才顺利牵手。

这是相亲角低效率的第一个原因——

家长们条件太多,不愿妥协一丁点。

子女学历至少得是大本以上;本地户口;男方必须负担得起婚房(至少是首付)……当相亲角中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具有这些条件时,它们也就不能称其为“决定性条件”了。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相亲资料

相应地,反倒是年龄、外貌、属相、性格等主流婚姻市场中的“次级条件”,决定了相亲成败。完全合衬的最优者,才是Mr.Right。

家长们都是一个想法:我孩子那么优秀,凭什么要屈就?离自己的要求哪怕只差毫厘,比如身高、肤色等,也不放松口径。因此,相亲角参与者的条件,较之外界,远为苛刻。筛选条件多,符合条件的对象,自然就少。

第二个原因,来自于传统的婚姻观念——

B女配A男,A女只能单。

婚姻角中的适婚男性,仍持“男强女弱”的婚姻观念;而适婚女性家境大都不错,不乏A女。由于近些年女性经济地位提高,她们的婚姻观念转变,较之男性为快,因此均希望婚姻是“强强联合”。

当男性相亲者令女方觉得“没出息”时,她们会毫不妥协地拒绝。而女方家长也都在追寻“上迁婚”,认为没必要委屈,这就导致相亲角的姑娘们,很难嫁出去。

低效的第三个原因在于——

家长同子女的婚姻理念不合。

参与相亲角的,大多数是家长。但他们剃头挑子一头热,子女们并不买账。一方面,是年轻人们比较反感“相亲”这种模式,觉得老掉牙,封建;另一方面,与家长们极端现实的择偶条件相比,子女们更讲“感觉”和“缘分”。

北京地坛公园的一位母亲,就同我抱怨她女儿条件太苛刻:

“我是服了,好不容易找到个条件合我心意的,她倒好,同人家聊了一会儿,就说不见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对方太乏味,连什么王者荣耀都不打……唉,我算是放弃了,听天由命吧。”

条件苛刻不是关键,关键是,家长同子女奉行的,压根儿就不是一种条件。

效率如此低,为何相亲角人气依旧“旺”?

原因无他,因为相亲角不但传达了父母希望孩子婚姻幸福的愿望,它同时也承载着父母们超越了相亲行为的情感。

相亲角,是个名副其实的“情感之角”。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亲厚、孝道伦理,所以中国的亲子关系,比之西方,原就更加亲密。但是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日益剧烈,体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70后、80后的子女忙于工作,往往难以陪伴老人。

而知青一代的家长,如果不来相亲角,他们的日常生活通常会是晨练、购物、照顾宠物、忙活家务;精神生活可能是看电视、读书读报,其中少数人会选择上网。

而相亲角的日常,为这些家长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和生活体验。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摄影:“书米”@王鑫

既然是为孩子相亲,他们的共同话题中,自然就少不了孩子们的林林总总。他们彼此赞扬着孩子们的优点,讲述他们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就,自豪地交换孩子们的照片,细数着育儿的困难和教儿的不易……

然而话题还不止这些,你说一句今天超市几点有促销,我说一句几路车换几路车费用最省最便宜,他说一句最近哪儿哪儿发生火灾,逃生方法要牢记……大到家国大事,社会事件,小到晨练象棋,鸡毛蒜皮。

最有意思的是,有些家长,是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他们来到相亲角,本意是给孩子找对象,却无意中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结果人家的“相亲角”,成了他们的“鹊桥会”,你说喜是不喜?

而且相亲角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两代人之间的交流。

有一位自称不婚主义者的小黄姑娘就坦言:

“以前我也蛮反感我妈去相亲角的。后来我们母女俩聊了聊,发现多出很多共同话题。我妈遇上奇葩,我也跟着吐槽,挺开心的,感觉跟‘非诚勿扰’似的。后来就觉得,不想再苛责我妈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为我的事她没少操心。我虽然有我的生活路径,但也能理解她的焦急。”

通过对相亲角的观察,我发现各家父母间的交流,与亲子间的交流,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唯有沟通,才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写在最后

面对近来一系列的相关文章,我们应该如何评判相亲角这个事物呢?

首先,不要片面地妖魔化相亲角,相亲角不代表婚姻市场全貌。

集中在其间的家长,其类型往往有着历史特殊性,且其期待,也有着历史特殊性,甚至可以说是大城市里的少数。

其次,看问题要全面。任何一种社会存在,哪怕再坏,也都有好的一面。

就拿相亲角来说,那种互通有无、情感交流的功能,是人际距离日益扩大的当代社会中,极为难得的。

而至于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出入相亲角的老人?

我曾见过一位老人家,聊天后得知他是一位退休大学教授。他面皮很薄,怕亲朋好友发现自己出现在相亲角,毕竟,他在他们眼中,子女绝不可能找不到对象。

然而他还是来到了相亲角,戴着墨镜,身影微微佝偻,矜持,拘谨……那瞬间,我仿佛看见了朱自清笔下,那位父亲的背影。

即使在家中,把孩子训斥得一无是处,在这里,孩子想必也一定是他口中耀眼的明星吧?

我们可以心系天下,可以议论时政,可以质疑社会……

但在这样的身影前,请不要嘲笑他们。

作者:大燕威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ditor@ckreview.cn

广告及商务合作|bd@ckreview.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