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你每天至少做两次,但做对的可能性很小

这件事你每天至少做两次,但做对的可能性很小
2024年05月21日 15:09 中国新闻周刊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当电动牙刷开始认真思考

如何帮助用户真正实现科学的刷牙方式

几乎没有例外。每一次你牙龈发炎、牙根刺痛、智齿作妖……在把大把钞票交给牙医后,总能听到医生漫不经心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好好刷牙。

没错,造成各种口腔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实只要好好刷牙,就能解决掉大多数。

但你可能还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明明我有按时刷牙,为什么牙齿还是一个个病了、蛀了甚至离我而去了?

好好刷牙有多难

刷牙,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小事儿”,为什么那么重要?

这首先要从刷牙的目的说起。随着每日进食,在我们口腔看不见的地方,早有数不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悄悄堆积,就像埋在口腔深处的炸弹。

刷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去除牙菌斑。

研究表明,我们常见的牙科疾病,比如龋齿、牙周病、牙龈炎,90%以上都是牙齿上的牙菌斑所导致的。

作家村上春树就曾有过“惨痛教训”。据《海外文摘》,村上春树在自己的车里放了一把牙刷,每当交通信号灯变红时,就开始刷牙。年轻时他刷牙总是敷衍了事,导致后来多次出现口腔问题。村上春树认为,假如人生再重来一次,唯有饭后刷牙这件事,他想严格执行。

换句话说,与其等到出了大问题再去耗时耗力的治牙,日常好好刷牙,或许才是保护牙齿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方式。

但何为好好刷牙、护牙?

每天早、晚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严格执行标准刷牙方法。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定期去口腔医院检查牙齿。

随着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对这一套科学刷牙的方式并不陌生,“早就乖乖听话照做了”。

但多数情况下,“听过很多科普,却依然没有一口好牙”。原因在于,严格执行标准刷牙方法,真的太难了。

曾有妈妈发帖“吐槽”6岁的孩子还学不会“巴氏刷牙法”,没想网友宽慰到,“这有什么,我26岁都还没学会呢。”

作为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的刷牙姿势,“巴氏刷牙法”要求“刷毛与齿面成45°角,在牙龈沟做小幅颤动,在牙齿表面做纵向扫拂”。仅这一点就难倒了很多人,表示“标准刷牙方法也太反人类了吧!”

苦恼的人类把目光转向了高科技的解决方案:电动牙刷都这么智能了,总能帮上忙吧?

用了电动牙刷,就能解决“好好刷牙”的难题吗

先说结论,不一定。

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电动牙刷。

我们再来回顾下目标,是希望电动牙刷能够帮我们实现“巴氏刷牙法”,电动牙刷们能做到不?

纵观市面上多数的电动牙刷,只能让刷毛振动,刷头固定,不能做摆幅。这样的电动牙刷,难以契合“巴氏刷牙法”的一定角度纵向扫拂,“只振不扫”的结果可能导致藏在牙缝和死角的“脏东西”无法清除。

这也是当前一部分牙医还推荐使用手动牙刷的原因之一:传统的电动牙刷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无法契合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不当还可能伤害牙齿和牙龈。

还有一些电动牙刷会因为振动带来刷毛自然的小幅度扫动,但其实刷头并没有扫动,扫刷范围很难超过20°,在模拟“巴氏刷牙法”上还是有差距。

究其原因,过去几年里,电动牙刷行业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但基本都围绕着卷价格、卷外观、卷续航、卷附加功能打转。鲜少有人能思考电动牙刷如何帮助用户真正实现科学的刷牙方式。

去年,创新科技品牌徕芬从高速吹风机跨行进入电动牙刷行业,带来了业内首款大摆幅扫振电动牙刷。

扫振电动牙刷,顾名思义,与传统电动牙刷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同时扫动和振动,并且能够完成最大60°的大幅扫动,让刷毛刷到每个角落,更契合“巴氏刷牙法”对于口腔清洁的深入要求。

它不仅解决了传统电动牙刷长期存在的问题,还能避免用户不自觉地横刷,减轻刷毛对相对脆弱的牙齿颈部的磨损,避免楔状缺损等。

要做到这步并不容易,需要革新底层动力系统,从内到外重构电动牙刷,让电动牙刷变得更聪明点。

而每一项创新的背后,都是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

电动牙刷要实现大摆幅扫振一体,首先必须突破传统电动牙刷带有的“机械限位”的简易电机。

徕芬团队潜心自研出了一套“伺服系统”,让电机不再被“机械限位”限制,而是能够任意设置特定运作角度、特定频率、特定速度。

简单来说,就是为电动牙刷装上了一个会精准计算的“智慧大脑”。

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叫“伺服”(Servo)?这个源于古希腊的词,是“奴隶”的意思。也就是说,伺服系统,是“你希望它怎么做就一定会照做”的系统。

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指挥,还能反馈,知道自己下的指令执行得怎么样,如果有偏差的话就要弥补偏差。

过去,“伺服系统”更多地应用在机械臂和尖端医疗器械上,如今,徕芬开创性地把这项高精尖技术装进了电动牙刷里,让刷头原则上可以360°旋转,给实现还原“巴氏刷牙法”的大摆幅扫振一体刷牙模式创造了可能性。

但没有了机械限位器,如何知道电机的运行状态?

徕芬伺服系统的解决方案,是业内独创的增加了两颗线性霍尔元器件,它可以将执行情况反馈给电机电控系统。算法实时调整电流,以确保刷头的振动频率、扫动速度与扫动幅度按照设定的范围工作。

所以伺服系统也解决了传统电动牙刷碰到阻力就动力衰减的问题。当它碰到特殊情况时,会给出新的指令,如动力补偿、动力减弱、动力不变等,纠正偏差的发生,让大家在刷牙时能真正的实现深度清洁。

有了伺服系统这个智慧敏锐的“最强大脑”,电动牙刷可以说是不仅“真的会刷牙了”,还“真的刷干净了”。

徕芬选用目前公认最护龈的0.02mm进口尖丝的软刷毛做成标准刷头,能保证在高强度电机、60°大摆幅刷干净牙的同时,不被刷毛刷伤牙齿、牙龈,解决了传统电动牙刷高效清洁与护龈不可兼得的长久难题。

在外观上,徕芬也致力于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它是电动牙刷行业内鲜少的一家,制造工艺对标旗舰手机,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在外观上做到一体无缝。这项工艺可不仅仅是好看,还解决了传统电动牙刷用久了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的卫生问题。

可以说,徕芬在电动牙刷上,既沉淀了深刻的科学刷牙思考和调研,还在技术和工艺上建立了足够厚的技术壁垒。这背后不仅是对用户的负责,更是作为创新科技企业为引领行业发展而迸发的创新胆识和科技实力。

而扫振一体作为目前接近科学的“巴氏刷牙法”的电动牙刷模式,徕芬已经从自主创新和用户市场反馈中证明其价值。作为引领者,徕芬的技术革新也为电动牙刷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扫振时代。

“电动牙刷自由”可能吗

科技企业在“好好刷牙”这件事上的努力,不仅因为口腔健康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还因为一口好牙,也决定着国民的自信和文明程度,体现着几代人的文化积累。

但眼下的问题还很严峻。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岁至44岁居民牙结石检出率为96.7%。中国正迅速成为强盛之国,但国人普遍的牙齿健康状况却与拥有的财富并不相符。

像徕芬这样致力于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科技企业,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

护牙的观念需要时间慢慢普及,而徕芬优先做的,是将“技术普惠”进行到底。

“技术普惠”绝不等于“性价比”,而是做高“质价比”,它包含两步:

一是把技术做拔尖,让产品性能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高性能的产品是聪明的、贴心的,它能减少学习成本,比如扫振电动牙刷让用户不必费时费力学习“巴氏刷牙法”,在洁牙护龈的同时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二是把价格往下探底至大众普惠。

数据显示,直到2020年我国电动牙刷渗透率仍仅为8.7%。影响消费者使用电动牙刷的一个原因是其高昂的价格,此外还需要每隔几个月规律地购买刷头替换。

目前,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的最低定价为299元,就是为了普及到更多国外品牌没有触达的消费人群。

而在电动牙刷刷头方面,市面上主流品牌无铜刷头基本在二三十元以上。此前就有网友吐槽,每年花在刷头上的钱都和电动牙刷差不多了。这确实是一个行业惯例,电动牙刷本身的复购率不高,利用刷头提升产品利润成了商家赚钱的优选。

但徕芬没有这么做。它购机即附赠三个刷头,日后复购,6支装仅需59元。也就是说徕芬已经为广大消费者将刷头打进了9.9元每支的普惠价,哪怕消费者每月换一次刷头,也不会存在过高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基于徕芬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用户尽可能减少使用产品的一切成本,同时享受极致的使用体验,提升生活品质。

简单来说,提供好产品还不贵。

徕芬在电动牙刷上的良好示范,也给了国货品牌迅速崛起一个启示:国货产品研发,要把硬核科技力用在如何真正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上,而不是为了提高产品溢价、或让产品看起来更有科技感而增加一些消费者不必要的智能功能。只有为群众制造的产品,才会终将被群众选择。

作者:涂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