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2024年05月11日 05:35 媒体滚动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错那市开展“冬季农闲精准普法”专项活动;日喀则市举办“法润边关·幸福边民”法治文艺边境行活动;普兰县巴嘎乡依托牦牛运输旅游服务中心向国内外游客宣传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朗县全面推广“以案释法”法治夜校……   自开展“八五”普法以来,西藏自治区普法办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积极探索精准普法工作新路径,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宪法法律法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努力实现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西藏通过实施“送法进万家”法治固安工程,大力推行群众法治订单、责任部门接单、普法办督单的“三单”普法模式,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三官”(即法官、检察官、警官)以案释法讲师团、人民调解员、乡村“法律明白人”等深入村居精准普法。   截至目前,西藏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1个,培育“农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5863户,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98万人,选派660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扎实推动“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

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西藏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出台《关于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工作举措》《西藏自治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规范领导干部日常学法、自觉守法、带头普法、严格考法、年度述法。   坚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等制度,组织开展各类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4480场次,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提高其依法履职水平。   编制《自治区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应知应会手册》,面向全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1.2万余本。充分利用“学法风暴”学法用法考试平台,每年常态化开展无纸化学法考试14次,参与人数42万余人。   与此同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对账式考核”,切实增强“关键少数”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推动普法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

贯彻落实法治教育大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近年来,西藏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好各级各类学校法治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国家统编教材在全区全面推广使用,青少年学生接受法治教育覆盖率达100%。全区选聘1078名优秀政法干警担任99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实现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   同时,部署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预防青少年性侵、“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等专项普法,以“开学法治第一课”“学宪法讲宪法”“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形式,不断深化“法律进校园”活动。   此外,打造以自治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代表的一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接受法治教育。持续打造拉萨市“卓·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在全区率先编译《青少年盲文普法手册》,确保法治道路上不落下每一个孩子。

拓宽“掌上普法”新模式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普法办不断拓宽“掌上普法”新模式,利用“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法治建设成果、常用法律知识、典型案例,成为全区法治讯息重要集散地,阅读量突破8080余万。   “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连续两次荣获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账号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账号。“法治西藏”抖音号则按照“贴近党委政府部署、贴近社会公众关心、贴近重点普法内容”原则,聚焦家庭暴力、校园霸凌、酒驾、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易发多发的法律问题,邀请正能量网红和优秀文艺工作者参演,用生活化的语言、接地气的鲜活案例,推出一大批弘扬法治正能量的汉藏双语优质作品。累计创作发布作品35条,总播放量达1072万。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普法办运用好“西藏自治区智慧移动普法”平台,已累计为80.2万余人次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免费法律服务。

法治宣传融入群众生活

  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层层推荐、专家评审、候选人背景审查等环节,近日,西藏自治区普法办公布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10名“法治人物”和5件“法治新闻”候选名单。   近年来,西藏全力打造自治区“法治人物”“法治新闻”活动品牌,连续5年开展“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面向全社会上好法治公开课,营造信仰法治、厉行法治、捍卫法治的浓厚氛围。   同时,以重点普法对象为突破口,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创建活动,助力实现精准普法、生动普法、有效普法、高质量普法。全区共建成5630余处各具特色、覆盖城乡、社会认同的法治文化阵地,集法治宣传、知识普及、文化传承、道德滋养和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法治宣传融入群众生活。   其中,布达拉宫法治示范景区、日喀则市宪法主题广场和林芝市滨河法治公园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区法治文化阵地样板。   此外,西藏自治区普法办开设“珠峰说法”“羌塘政法”“法治阿里”等系列普法栏目,打造拉萨贡嘎机场T3航站楼公益普法、拉林铁路法治列车和民法典公交车等阵地,制作普法短视频24期、法治动漫38期,编制具有西藏特色的“八五”普法教材和“法治西藏”系列口袋书等,进一步丰富法治文化产品,让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同时,大力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结合“三下乡”及各类文化艺术节、民风民俗活动,开展各类法治文艺演出等88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25.6万余人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法律 领导干部 西藏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