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方式改革

创新设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方式改革
2024年05月11日 05:00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金融支农创新,将财政资金改“补”为“投”,设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农业基金),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基金159亿元,有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

  一、“三次创新”推进资金管理方式改革

  近年来,通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三次创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逐步探索形成农业基金投资模式。

  一是探索设立脱贫攻坚产业基金。2016年至2020年,贵州先后设立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子基金、绿色产业扶贫基金,投入财政资金92亿元,撬动金融资金投资705亿元,支持629个脱贫攻坚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推动产业发展,为贵州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贡献“金融智慧”。

  二是创新实施农银企产业共同体项目。2019年至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创新实施“农银企产业共同体”试点项目,投入财政资金9.5亿元,支持69个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SPV”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公司,即地方国有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组建以实施创新试点项目为目的并按照《公司法》管理的特殊项目公司,作为创新试点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有效破解农业投融资难题。

  三是全面推进农业基金投资。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更加注重市场化方式发展产业,2021年设立农业基金,每年预算安排45亿元注资,采取“战略性股权投资+参股专项基金”方式投资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基金159亿元(其中专项基金募资29亿元),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422亿元,为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式改革提供贵州经验。

  二、“三个强化”提升农业基金投资效能

  一是强化工作规范运行。划分建设项目、生产运营和基础设施等类别,制定“三类标准体系”;按照市县初筛、专班审查、基金尽调等程序,建立“三级审查制度”;由行业部门、基金公司和金融专家参与,建立“三方投决机制”。

  二是强化基金融资引资。在投资原则上,严格执行“基金参股不控股”,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项目互推机制,鼓励“投贷联动”;在招商引资上,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方式推动“基金入黔”,吸引牧原股份、象屿物流等全国行业头部企业来黔投资。

  三是强化资金全程监管。基金投资前,将项目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共同纳入银行监管账户;基金使用前,严格履行托管银行和基金管理人审批程序;基金投资后,根据需要委派董事监事高管,实时跟进运营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三、“三个聚焦”确保农业基金投资成效

  一是聚焦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投放基金6.42亿元支持优良品种培育推广,取得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果;投放基金6.55亿元支持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撬动资金29.58亿元,总结推广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635”工作机制,即县直部门、乡镇、村、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农民代表“六方会审”,行业专家、镇村两级和村民“三方共建”,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资金管理、耕地指标、助农增收“五个重点”,投放基金9.52亿元支持11个粮食储备加工项目,新增粮食储存6.5万吨、粮食加工产能50万吨。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累计投资茶叶、辣椒、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禽、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项目125个,投放基金93.73亿元,直接带动18.24万人就业、间接带动96.44万人增收,有力推动贵州山地特色优势产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三是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壮大领军企业。投资85.49亿元推动97家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和市场化运营,投资50.63亿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农业领域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8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引进多家省外优质企业落地贵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农业农村 贵州省 支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