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024年05月11日 05:00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现代化涵盖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层面,其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更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经营体系不健全等。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对于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石。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农业现代化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此外,农业现代化还能够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装备升级、品种改良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装备升级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品种改良则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创新等措施,能够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产品。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易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农业现代化则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同时,农业现代化还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当前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滞后。在部分较偏远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和投入不足,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农田道路建设滞后,影响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制约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应用。

  农业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和能力有限,许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难以得到充分研发和推广,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许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导致研发进展较慢、创新成果不足。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许多优秀人才纷纷流向其他行业,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问题。

  农业经营体系不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小农户经营分散问题突出。小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由于小农户经营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主体,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部分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服务内容较单一,导致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农业现代化助力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首先,政策制定应体现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战略布局,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其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强化政策引导的关键。这包括优化财政补贴结构、提高补贴效率,确保补贴资金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技术创新;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业生产活力。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在强化政策引导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因此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作物特性,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资金的使用透明、公正,防止政策被滥用或挪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方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着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推动农业朝着绿色、优质、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品牌的打造,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另一方面,提升农业产业链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农业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农业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开辟更多增收途径,增强农业自身的发展活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和农产品流通效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需要在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保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同时,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绿色发展实践,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激励机制。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选择。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未来,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行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努力开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