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命运接近“尘埃落定”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命运接近“尘埃落定”
2024年05月11日 14:34 财经网

4月30日,财报一直处于“难产”状态的长城资产,发布了2022年、2023年的年报。其中,2022年的业绩实现亏损453亿元,有媒体称,这样亏损额超过了当时已经“爆雷”的华融(亏损276亿元),成为当年亏损最多的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如果考虑此前2021年的85.61亿元亏损,长城资产两年累积亏损538亿元。在四大AMC之中,亏损额位于华融之后排名第二。如果以2022年6月末的612亿元净资产来看,长城资产已经接近于“资不抵债”了。

长城资产2022年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按照长城资产解释,是受国内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持续、房地产债务危机陆续爆发等原因,公司部分资产质量下迁,计提拨备和公允价值损失压力增大导致。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主业营业收入156亿,但其公允价值价值变动为负253亿,信用减值损失208亿,因此导致营业利润亏损447亿。这实际上意味着业绩变动主要还是计提此前投资损失的结果。

当然,好的消息是,在账面“出清”之后,长城资产2023年实现了盈利,财报显示,其2023年营业收入248.45亿元,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2亿元。这也意味着在瘦身“回归主业”的情况下,长城资产目前仍可以“正常经营”,未来长城资产可能能够避免华融那样被注资重组的命运。

实际上,在完成处置银行业金融不良资产的政策性业务之后,华融、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迎来市场化转型的高速发展时期。不过,2018年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放缓,四大AMC都陆续出现困难。

目前长城资产披露年报和季报,可能意味着长城资产的命运已经决定。当然,和另外两家相对较为安全的信达(约1.5万亿元总资产)、东方(约1.2万亿元总资产)相比,长城资产目前的资产规模为5265亿元。实际上,2022年,市场就曾传言光大集团对长城资产进行尽调,可能像中信收购华融那样,对长城资产进行收购。

今年1月,有媒体曾报道称,在华融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之后,长城、信达、东方等另外三家AMC将由财政部直接主管改为由中投持股并管理。当然,长城与信达、东方如果并入中投,或许表明其与被中信重组彻底“消失”的华融面临不同的命运。不过,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指出,无论是被大型金控集团收购,还是并入中投,都意味着四大AMC在金融监管部门的特殊地位消失,表明“四大资管”的角色将随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而消失。

当然,四大AMC成为“过去式”,并不意味着其完全消失,更多还是在市场转型受挫之后“回归主业”的瘦身和缩水。一方面,其“全牌照”的金融业务需要大幅收缩,在聚焦主业的要求之下,各类金融牌照会被陆续清理;另一方面,随着管理层级的理顺、地位的下降,其在金融领域的角色也会被弱化。在金融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AMC更多还是发挥处置不良资产的功能性、专业化的作用。长城资产公布往年的年报,可能意味着其结局接近于尘埃落定了。

最终分析结论:近期,长城资产发布了曾经被推迟的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不出所料的是,由于计提了大量投资损失,长城资产2022年出现巨额亏损,使之接近于资不抵债。这一年报的发布,实际上意味着长城资产的命运可能很快会有结果。这也意味着曾经具有特殊地位的四大资管的结局即将尘埃落定。(来源:安邦咨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