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要流量,但不能唯流量

中国记协:要流量,但不能唯流量
2024年05月11日 17:43 澎湃新闻

随着网络发展和传播格局变化,主流媒体大力挺进主战场,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影响、扩大流量。

流量大,好处显而易见:触达受众、影响广泛。许多媒体转变观念,在优质内容上下功夫,在技术引领上想高招,在创新管理上勇突破,采制播发了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让正能量澎湃出大流量。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流量是把双刃剑。不注重导向的流量,极易导致动作变形、操作失范,甚至造成负面影响。我们从近期多起网络热点传播中,也看到有些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为了追流量、博眼球,新闻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损害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漠视职业规范:有的将网红博主演绎剧情当成新闻转发;有的不规范使用语言造成歧义误解;有的一味求快仅凭只言片语就作出猜测性报道……

违背新闻伦理:有的报道血腥、暴力等敏感事件时,反复露出刺激性画面;有的报道未成年人相关案件时,违反规定曝光细节和个人隐私;有的故意渲染极端事件影响,增加公众焦虑……

缺失价值判断:有的将偶发事件当作普遍事件大加渲染,给民众造成“社会问题很大”的印象;有的“轰炸式”报道明星花边,蹭流量、博眼球,肤浅简单;有的只展现问题,不关注原因,更不探讨解决问题办法……

主流媒体是新闻宣传主力军。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必须把握好导向与流量的关系,旗帜鲜明把导向放在第一位。

特别是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不失语、不误语,做到切入舆情热点、亮明观点态度、引导舆情走势、引领社会风尚。

要恪守职业规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价值取向,对事实真相负责,多方核实信源,严守采编流程,平衡客观报道。

要遵守新闻伦理。不放大血腥暴力场面,不制作涉黄擦边内容,不煽动公众情绪,不制造矛盾对立。

要坚守主流价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内容品格,反对低俗媚俗,抵制封建迷信,不刻意将偶发事件渲染为普遍现象。敢于正视问题,探寻解决之道。

主流媒体拥有独特地位,承担特殊使命,在选题策划、采访调研、产品制作、稿件发布等各个环节,都要树立导向意识,多问几个问题:新闻事件如何关注、稿件播发是否规范、社会效果能否正向。

对互联网,正能量是总要求,用得好是真本事。流量给人压力,让人兴奋。做到既坚持导向,又拥有流量,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主流媒体应牢记职责使命,增强政治判断,主动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做出主流媒体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