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补上信息管理漏洞

幼儿园如何补上信息管理漏洞
2024年05月12日 09:08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教育报

    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传统教育赋能,幼儿园管理也迅速融入时代元素。覆盖全园的5G网络、教师与幼儿出勤智能打卡、一键式报警平台等,都可以让幼儿园管理“借网前行”。然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载体多元化,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幼儿园的大小事故也极易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开来,甚至发酵裂变成较大的舆情危机。因此,幼儿园既要顺应数字时代的要求,让科技为教育赋能,更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危机。

漏洞一:信息技术人员缺失威胁园所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是支持数字校园建设的人才基础,为园所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专业支撑。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安全管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等,园所有一至两名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非常重要。可是,目前此类专业人才在幼儿园非常罕见。

    园所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空缺,就会导致园所日常管理中的信息安全、软件运用、数据管理等严重依赖外援。比如监控设备、保教资源APP运用等基本要靠厂家或商家的指导和支持。除了会增加相应的办园成本,外人入园维修、操作设备等行为对园所数据安全也会构成威胁。例如,幼儿园的师幼信息管理系统,如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信息泄露,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教师、幼儿及家长安全。

    因此,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配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是园所在数字时代补齐短板预防危机的重要举措。

漏洞二:数字设备功能缺陷为幼儿安全埋下隐患。AI时代技术飞速发展,幼儿园教育装备也越来越智能化,但如果设备欠先进,数据更新迭代不及时,就会给园所制造新危机。2022年9月,某幼儿园为方便管理,在园门口新设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家长每日接送幼儿进出校园时只要刷脸,系统就会自动实时向家长手机推送信息。一天,一名家长收到了门禁系统的手机短信通知,告知他孩子上午9点半被接走了。家长很疑惑,赶紧与家人确认,得知家里并没有人去接孩子,于是赶紧电话联系班级教师。巧的是,教师在忙没有接听电话,吓得家长火急火燎赶往幼儿园。园所经调查发现,是隔壁班级一名与他长得有点儿像的家长接走了自己的孩子,系统却把短信发到了这名家长的手机上,张冠李戴的门禁系统让大家虚惊一场。家长怨气很大,将事件发在班级微信群,一时间,家长对园所的门禁设备和安全管理提出疑问。

    该案例中的门禁系统精准度不高,暴露出该款数字化设备的功能缺陷。购买正规、高性能、有质量保障的设备,及时更新和升级系统平台,是预防出现此类事故的关键。同时,管理者要增强责任心,注重人脑与电脑的结合,做到“虚”“实”同步,牢记管理的核心永远是“人”。园所在配备人工智能设备后,不能当“甩手掌柜”,既要加强设备性能的检测,也要做好特殊情况下如停电断网、网络故障、识别错误等情况下的预防工作。

漏洞三:数据监管不力引发家园信任危机。数字校园建设极大拓展和延伸了教育的空间与时间,但也带来了安全应用和规范管理的新挑战。例如,上述案例中智能门禁系统的人脸数据属个人信息,幼儿园在采集、应用和保存过程中,需制定相应的安保制度,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如果因为监管不当造成数据丢失,被不法分子窃取或利用实施犯罪,那么,幼儿园作为数据采集和使用者,自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许多园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因校园监控视频数据管理不当造成的家园矛盾不在少数。例如,有家长要求园所实时开放监控,在查看过程中根据视频片段“断章取义”,质疑教师行为不当引发冲突;有家长或员工将园所监控视频片段上传网络泄露信息;还有教师在运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教学管理时,缺乏监管机制引发危机。比如,有教师在微信群泄露幼儿家庭信息被告侵犯隐私……

    为预防数字时代的新型危机,幼儿园需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应用数据;另一方面要引导和监管教师用好技术,预防危机发生。

漏洞四:教职工法律意识不强可能引发网络侵权。某幼儿园园长收到法院传票,说自己幼儿园微信公众号被人起诉侵犯著作权,要求幼儿园立刻删除此作品,在报纸上刊登道歉信息,并赔偿经济损失1万元。园长先是一头雾水,半天才想起被人起诉的这篇推文发布在7年前。当时园所曾利用公众号每日推送幼儿故事,目的是引导家长在家培养孩子睡前听故事、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园长没想到,这篇没署名的故事,竟然会被人告侵权。开庭时,园长据理力争进行申辩,但最后法院认定幼儿园未经作者许可,也未支付使用费就传播其作品,侵害了原作者的著作权,判决园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共计600元。

    上述案例是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校园管理危机,很多园长和教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使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时缺乏风险意识。其实,除了上述案例中的作品引用可能涉及侵权,还有音乐、绘画、摄影作品等,在没有得到作者或当事人的许可下就随意引用,甚至是幼儿园教师最喜欢发朋友圈的幼儿照片,都可能涉及侵权,当事人或园所很可能被卷入官司。

    因此,幼儿园在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宣传的同时,危机隐患也在倍增,只有提前谋划、防患未然,加大对员工的普法宣传,才能最大程度规避法律风险。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教师 信息技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